珍藏了半个世纪的“人大代表当选证”(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09日17:49 人民网 | ||||
“这是咱们中国老百姓受欺压了100多年后,重新当家作主的标志。”刘如堂老人举着证件激动地说。 1922年出生的刘如堂,从小就过着受苦受穷的日子,为了谋生,他15岁就开始与成年人一起修黄河、筑堤坝,干起了与其年龄极不相称的粗重活。第二年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到了山东境内,刘如堂就转而给当地的财主打起了长工,吃尽了苦,受尽了气。“旧社会穷人的日子很苦,虽然付出的劳动很多,却还是任人欺凌,过着猪狗不如的日子。多亏解放后党的土改政策,咱穷人才翻了身!”说起这些事老人显得很激动。 也正是年少时这些贫苦坎坷的经历,坚定了他永远跟随共产党走的信念。抗日战争结束后,刘如堂就参加了村里的基干队,1946年参加了防特务渗透的联防队。1947年,村里派出一个16人组成的担架排,支援在华北地区作战的人民解放军,刘如堂被任命为排长。期间,他先后参加过临沂解放战役、孟良崮战役、潍县解放战役等多次关键性的战役。同年,刘如堂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9年,刘老再次随军南下参加渡江战役,先后转战安徽、南京、上海等地,一年后回到山东惠民老家。此后,刘如堂被安排在县党校工作,成了一名正式国家职工。虽然盼来了和平的日子,人民也自己当家作了主人,可因长期的战乱,加上天灾(当时大雨连连,田里涝灾严重),村民的生活仍十分艰苦。看到这些,倔强的刘如堂毅然离开工作单位回村当起了农民,并很快被选为村长。 1954年,我国确立了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五支刘乡也召开建国以来的首届人民代表大会。刘如堂被选为全村唯一的一名人大代表,在会上他又当选为五支刘乡副乡长。1961年,刘如堂被安排到县税务局工作,1979年秋光荣退休。退休后,他选择了回村定居。刘如堂有6个儿子,1个女儿,照理说应该是五世同堂、其乐融融,然而他退休后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1981年,大儿子丧妻;1982年,刚获准接班的六儿子因病失掉了“铁饭碗”;1983年老五又英年早逝,撇下年轻的妻子和三个幼小的孩子;很快,老伴也先他而去。然而一连串的打击并没有将生性坚强的刘如堂击倒,他不但替老五将三个孩子拉扯成人,自己也仍身板硬朗、思维敏捷。平时,他喜欢坐在门口读自己常年自费订阅的报纸杂志,或者侍弄一下自己的小花园和小菜园。 “我真想活到一百岁,再到以前战斗过的地方看一看!看看在北京举办的奥运会!”刘如堂充满憧憬地说。(山东省惠民县委宣传部 刘秀刚李召阳李寿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