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观点碰撞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10日03:17 人民网-江南时报

  编者按:9月9日,本报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新学年伊始,扬州大学专门为贫困学生安排了宿舍,即所谓的“贫困生楼”,引起争议。这则报道甫一见报,即在国内产生较大反响,仅本版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评论稿件30多篇。这些稿件见仁见智,有赞有弹,体现了公众对于教育的关注程度和水平。今择其中有代表性的两篇在本版“碰撞”,以推动有益的讨论。

  正方

  “贫困生楼”不好?别起哄了

  上海 王若山

  “贫困生楼”引来争议,说是“贫富分居”,“使学生的精神状态显现出明显的差距”。我不赞同这种看法。

  平心而论,“贫困生”这个“帽子”不仅让很多学生存在着很重的心理负担,恐怕也是校园内外争议“贫困生楼”的一个重要原因。有的贫困生比较坦然,自己家里本来就不宽裕,人家称自己为“贫困生”也算实事求是,为自己安排这样一座“贫困生楼”更是雪中送炭,因此他们感到这是一种关心、一种温暖。有的大学生则比较敏感,担心自己会因为家里不宽裕而被人瞧不起,他们对“贫困生楼”这种名称可能就觉得比较刺眼。应该说,同学们有这种想法不奇怪,青年人难免有一点虚荣,经过学习和疏导,他们不难提高认识。奇怪的是社会上一些人跟着起哄,认为“贫困生楼”含有一种“歧视的信息”,这就让人难以理解他们的本意到底是什么了。依我看来,设“贫困生楼”无疑是一件教育青年、功德无量的大好事。可以相信,若干年以后,现在的莘莘学子会对母校的这一善举无限感激,也会对自己学生时代住在“贫困生楼”的这一段人生经历无比自豪。而且我还觉得,想住“贫困生楼”的,恐怕并不仅仅是“贫困生”。大凡对父母的艰难创业稍有体会的孩子,即使现在家庭并不贫困,他也是不愿意大手大脚去乱花父母的辛勤劳动所得的。

  因此,我建议,把“贫困生楼”的名字改成“节俭楼”。“贫困生”可以住,愿意与“贫困生”一起刻苦学习的其他同学也可以住。这样一来,所谓“歧视”,也就不攻自破了。

  反方

  “贫困生楼”将击碎社会焊接点

  北京 郭松民

  在社会上“不要仇富”的呼吁和对“为富不仁”的控诉交替上升的大背景下,大学几乎成了惟一一个能够敉平贫富对立的地方了,说它是防止社会断裂的焊接点也不为过。因为只有在大学,财富才不会成为衡量一个人价值高低的主要标志,一个人的才华、能力、道德水平和奋斗精神才是他能不能受到尊重的主要原因。也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穷人的子弟和富家子弟才能够平等的交流,加深对对方的理解,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建立起真挚的友谊,为他们日后走上社会在不同阶层间进行沟通与合作奠定基础。

  但“贫困生楼”的出现将无情地击碎这个焊接点,因为它把原来仅仅是背景的不平等显性化、仪式化、固定化了。你受到不同的对待,和你的品质无关,仅仅和你父母的财富有关。原本应该是统一的大学生群体,被极为清晰地分割成了“贫困生楼的居民”和“公寓楼的居民”。大学生的“我们”分裂了,分裂成了“我们”和“你们”。同在一所大学,却不在同一个世界生活,有的被蔑视,有的被仇恨。这种强烈的反差势必留下巨大的心理阴影,“蔑视”和“仇恨”也将被他们从校园带进社会。从这事引申开去,笔者认为,我们的大学校长应该比其他人更为敏感地意识到社会断裂的严重后果,也应该比其他人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来未雨绸缪!一切从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和长远发展的考虑出发,才能说是真正有眼光的大学校长。作为一个契机,扬大的“贫困生楼”事件,应该引发我们对整个教育理念的再反思。

  《江南时报》 (2004年09月10日 第四版)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第61届威尼斯电影节
北京将更换出租车车型
庆祝第20个教师节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周而复:往事回首录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