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图书馆九十五岁了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10日08:29 光明日报 |
记者 邢宇皓 本报北京9月9日电 今天,来到国家图书馆的读者又一次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在文津广场,伴随清晨国旗和馆旗的冉冉升起,他们和千余名国图工作人员一道,静静地迎来了国家图书馆第95个“生日”。 1909年9月9日,本着“保国粹而惠士林”的初衷,国家图书馆的前身——京师图书馆开始筹建,这也开启了中国近现代图书馆事业的先河。1916年京师图书馆开始接受呈缴本,从而确立了国家馆的地位。从“京师图书馆”到“国立北平图书馆”,再到“北京图书馆”直至“国家图书馆”,95年来,名称的改变见证了国图从近代图书馆向现代化图书馆的过渡。目前,国图每年新增馆藏六七十万册(件),截至2003年底,馆藏文献已达2411万册件,居世界国家图书馆第五位,其中善本特藏108万册件,“敦煌遗书”、“赵城金藏”、“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号称四大镇馆之宝。在数字资源建设方面,已加工全文影像数据7800万页,年网上访问量近2亿点击人次。国图已经成为广大读者心目中崇高的求知殿堂,日均接待到馆读者1.36万人次,年咨询量达26万件,每年举办的200余场讲座吸引读者6.4万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