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本报回访清远四所“四高”学校 “学校还在,我就不走”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10日08:38 南方日报

  又是一年秋风起,又到满山枫叶红。在第20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我们到清远“四高”学校进行回访,这“四高”学校分别是连州市高山中学、阳山县高峰学校、清新县高田中学、清城区高桥中学。

  这是我们第四次到“四高”学校采访,这“四高”学校,均地处当地的贫困山区,教学条件相当艰苦,山还是那些山,学校还是那些学校,所不同的是:这四所学校所在的“麻雀”乡镇,在今年清远市乡镇大撤并中,无一例外地被撤销合并到相邻的大镇中了(其中,连州的高山镇并到西江镇、阳山的高峰镇并到青莲镇、清新的高田镇并到飞来峡镇、清城的高桥镇并到源潭镇),所幸的是,当地政府充分考虑到山区学生上学难问题,这四所学校又都全部被保留了下来。我们在回访中,再次感受到园丁们甘守寂寞清贫、安教乐教的精神风貌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老臣子”未挪过“窝”

  在清城区高桥中学校长办公室,我们见到了一位被校领导尊称为“老臣子”的老教师,只见他年约50开外,穿一身灰白整洁的夏装,虽然头发已开始斑白,但两眼仍炯炯有神,瘦削的面上显出智慧与刚毅。

  他大名叫龙炽森,1973年师范毕业后就一直任教于高桥中学,这一教就是31年!从未挪过“窝”。31年来,经他教过的学生数不胜数,远的不说,就说目前的高桥中学,在五名学校行政领导中,从校长到其他3名校领导都是他亲手教出的学生,而他的第一、二代弟子教出的学生,有不少也回母校当上了教师,在全校51名教师中,有一半以上教师都是他的学生或学生的学生,至今在高桥中学,他已是“四代同教”,私下里有不少教师尊称他为“师爷”。

  我们了解到,有不少像高桥中学的龙炽森、高田中学的祝建文、高峰中学的李水荀、高山中学的王永华等一批老教师、老臣子,他们长期扎根山区,以大山作伴,以教书育人为乐,淡泊名利,安教乐教。

  山沟里的“教师之家”

  在阳山县高峰学校,我们听到了一个关于“教师之家”的故事:“教师之家”的家长名叫梁路松,是原高峰镇屋村村委会水尾村人,原是该校教师,前年退体回家,他从教30多年,全镇近10所村委会小学或村教学点,他几乎都去任教过,每到一地,他都以校为家,扎根山区默默地耕耘。他深知山区师资奇缺和山区农民对知识的渴望,在自己当好园丁的同时,鼓励和支持儿女们子承父业,长大后报考师范院校,为山区的教育事业作贡献。在他的引导和鼓励下,他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先后都考上了师范院校,毕业后又全部回到了家乡的学校任教,现在,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先后都成了家,而他们所找的妻子或丈夫,也全部都是教师!这样,他一家中有7个教师。但是,这样一个或许令不少人羡慕的“教师之家”,由于各自在任教的学校里安下了“家”,一年中也难得有几次聚在一起享受家人的团圆之乐,而这样的分离,对于他们来说是早也成为习惯了。

  在“四高”学校,类似梁路松这样的教师之家并不鲜见,而夫妻同为教师却各在不同乡镇山区学校任教的为数也不少。他们不仅自己常年为山区的教育事业奉献着,由于地处边远山区,交通不便,他们只能做“星期六夫妻”,更无法在父母面前多尽孝,就连自己幼小的儿女也为此作出了奉献:由于山区条件有限,许多乡镇未开办幼儿园,以致很多教师的儿女无法像城里的孩子一样,到幼儿园接受良好的教育,只能送回乡下寄养。

  年轻教师充满活力

  在山区学校,有一群充满活力的年轻教师。

  胡道平是从外省被招聘来的教师之一。今年8月,他在江西某著名学院化学本科毕业后,接受了县教育局的聘请,在10天前来到清新县高田中学报到。刚到学校时,从小生活在都市的他,看到地外偏僻山沟的学校,心里着实吃了一惊,然而,连日来地方政府和学校领导接二连三地来到宿舍慰问,家访时学生家长的热情好客,这一切都令他深受感动,他的心变得坦然踏实了:这里虽然环境差些,条件艰苦一点,但人们对知识的追求更迫切、更强烈。艰苦的地方更能磨练人的意志,也更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于是,他安下了心来,很快便把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为了锻炼自己的才干,新学期开学后,他主动向校领导请缨担任班主任。

  高山中学,是“四高”学校中地外最边远偏僻、离县(市)城最远的学校。黄转有老师因有美术专长,7年前在连州师范毕业后分配到这所中学任教。山区学校专业教师不多,他除了上美术课外,还主动提出兼教历史、地理等课程,虽然苦点累点,但当他看到自己的学生在不断地成长进步,心里感到特别的欣慰和自豪。课余时间或节假日,他还经常留在学校,与学生们打球娱乐,带着他们到山上写生、画画,或者教他们练毛笔字。按理说,有着一技之长的他完全有条件外调到环境较好的学校去,可他7年来从未要求过调动。如今,他已在高山中学娶妻生子,去年还把父亲接到学校居住。他说:“我舍不得山里可爱的学生娃,只要学校还在,我就不走。”

  本报记者 梁有华 特约通讯员 楚然 志荣 罗成 高文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第61届威尼斯电影节
北京将更换出租车车型
庆祝第20个教师节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周而复:往事回首录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