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五邑心理调适让大学生健康成长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10日09:28 南方日报

  五邑大学连续11年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建起心理教育网络

  心理调适让大学生健康成长

  引子

  今秋大学新生入学时,教育部在部分城市的直属高校试点,以新标准测试入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程度,并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该项目的启动,旨在借鉴西方心理测量表的基础上,建立适合中国文化环境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评定体系,在全面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基础上,为大学生建立强有力的心理支持系统,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

  情商训练成了选修热门

  看看五邑大学刚入学的新生功课表就会发现,必修课中有一门《大学生心理健康》,这是五邑大学德育教研室与校医务室连续11年来开设的课程。

  “课堂是德育课的重要阵地,尤其是心理健康课,入耳动心才能保证授课质量。”德育教研室邝副主任总结多年上课经验时说。“‘入耳’须有的放矢、生动活泼,‘动心’须富于思辨、引发共鸣。”他们针对学生实际,调整德育课的内容:一年级是以入学教育、学习方法教育、养成规范教育为主的适应教育,二、三年级是以道德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婚恋观教育、形势政策教育为主的发展教育,毕业班则是以社会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就业指导教育为主的成材教育。授课时,变“单向灌输”为“多向交流”,将讨论、辩论、大意、演讲等引入课堂,引导学生入情入景、潜移默化;且较多采用“案例教学”,选取正反典型实例作为教学素材,有时还请来毕业生“现身说法”,再辅以集声音、图片、影视资料、文字于一体的“多媒体”教学手段。

  “老师会找来许多反映现实、情感方面的片子,比如中央电视台的‘对话’、‘聊天’等几个谈话节目,还有一些关于亲情、爱情、友情方面的电影给大家看,现场讨论或是写观后感”,一位大三男生坦言喜欢这样的授课方式。老师则是这样解释授课方式:“通过这样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形成认识,从而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做到‘知行’统一”。

  除了《大学生心理健康》这门必修课,像《大学生心理调控与成功指导》、《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等公共选修课也受到学生的喜爱和好评,另外一些课程内容涉及社会心理学、人际交往、情商训练等的公选课更是学生选修的热门。

  专业心理调适打开学生心扉

  没有专职辅导员,班导师的担子不轻,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都要管。“班导师很容易把心理教育当作思想政治工作来做”,一位前来寻求心理咨询的班干部这样解释为什么不喜欢跟老师沟通。确实,心理教育涉及的专业性很强,要解决学生人格发展问题,跟思想政治工作完全不同,没有专业知识是不行的。

  目前在高校内担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任的主要是三类人:德育教师、政工干部和心理专业人员。其中前两者占绝大多数。而在五邑大学,德育教研室和心理咨询辅导中心的老师承担着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担。

  从1993年成立心理教育辅导中心开始,该校逐步建立了一个心理教育网络,以咨询中心、德育教研室和学生社团为主,“让所有学生能在不同层面接受心理教育”。通过面对面、网络、电话、问卷调查等咨询方式为该校学生排忧解难;而由关工委的离退休教师主办的“谈心亭”则发挥自身丰富人生阅历的优势来言传身教。

  社团让心理健康离学生更近

  每星期二下午,在五邑大学教学楼主楼二楼的顺德堂或是多功能电教室,来自各院系的学生聚在一起,从学习生活中选取一个大家关注的心理话题,自由发言,一同“认识生活、感悟生命、完善自我、健全个性、愉快生活”。这是由五邑大学心理发展社主持的“周二心理论坛”现场的情景;当我们登录他们的“心之旅”网站,就会发现学生可在网站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发表心理卫生保健见解,接受网上心理疏导和调适;“项老师心理在线”就让许多学生背对背地得到交流和指导,在那里,营造出人人关注心理健康的浓烈氛围;每年新生入学,该社团主办的“大型新生咨询会”就为刚踏进校门的师弟师妹提供完整的在校指南;在“心理文化周”里,他们利用网络、广播、橱窗、校报等阵地,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心理会员俱乐部的会员则调动同学们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宣传的积极性。

  该社团成员谢伟峰同学表示:“心理问题过去一直比较敏感,不少学生有戒心,但我们的实践证明,学生自己组织的社团对大家进行宣传教育更容易获得同学们的认同。”

  记者随机采访一些学生,让他们谈谈对接受心理咨询的看法。管理学院的李洁彬同学对记者说,心理健康并不神秘,只是因为以前了解得太少,现在学校有关心理健康的宣传越来越多,慢慢地大家都意识到心理健康其实离我们学生很近。

  “现在大学生来进行心理咨询,并不是因为他们有心理问题,而主要是想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正如一些心理专家指出的,高校教育的成功不仅在于为学生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更在于帮助他们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提高应付环境变化的能力,最终使他们能够掌握生活的主动权。

  资料链接

  据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16%—25.4%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以焦虑不安、恐怖、神经衰弱、强迫症状和抑郁情绪为主。另据广东高校学生心理普查的结果显示,约20%的大学生有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其中一半学生需要立即安排辅导,另一半学生则有间发性的精神问题,需要精神咨询。精神障碍已成为每年大学新生退学的主要原因。在大学生群体中,因心理问题导致人格出现偏差乃至引发犯罪的事例正在上升。从今年开始,每年5月25日被定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日”,“525”的谐音是“我爱我”,以此提醒大学生关爱自身的心理健康。

  文/图 杨兴乐 林盛

  图:

  新生入学,诸多不惯,难免会引发心理问题。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第61届威尼斯电影节
北京将更换出租车车型
庆祝第20个教师节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周而复:往事回首录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