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机制四大变化 新政策推助学贷款走出“瓶颈”(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10日18:39 新华网 | ||||
广东率先开通“奖学助学工作网”还贷主风险银行高校财政三方共担公安部门参与建立全社会诚信网络 根据有关测算,在广东省高校就读的大学生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加起来至少需要8000元。目前广东农村年人均收入4000多元,个别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年人均收入只有2000多元。来自农村和城镇低收入家庭的大学生要筹措学费面临极大的困难,贫困新生申请助学贷款要求非常迫切。 今年9月6日召开的广东省政府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明确了中央对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所作的在还贷日期等方面的重大调整。调整后的助学贷款机制的实施,能够给高校助学贷款现状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大学生申请贷款的满足率能在多大程度上提高,如何解决及时还贷和恶意欠贷的“瓶颈”问题,成为了各方讨论的热点。“广东奖学助学工作网”前天的正式开通,拉开了新机制开始运作的序幕。 前天下午,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江海燕、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小鲁连同两位来自高校和银行的代表在全场的倒数声中按下手闸,“广东奖学助学工作网”就此正式开通。对助学贷款的申请、审核、追贷等程序全程实行网上操作,广东走出了全国的第一步。 作为学生代表上台拉下该网站开通闸杠的柯仰烽,是华南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专业的新生,他对新开通的“奖学助学工作网”充满了期待。小柯告诉记者,很多同学确实都非常迫切地需要助学贷款的帮助来完成学业,但繁琐的申请手续与同学们的急切需求构成的巨大矛盾,却往往让很多人头痛不已。过去同学申请助学贷款要跑遍各个部门进行申报、审核,“现在可以实现在网上申请助学贷款和奖学金,大大地方便了我们申请,也节省很多无谓的资源消耗”。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系的2001级学生凌康福也有着相似的想法:“以前申请助学贷款实在是太麻烦了!”家住湛江的他举例说,自己身在广州,在申请助学贷款的时候却被要求出示原居住地的人口出生证明和收入证明。为了出具这些证明,有时候自己和家人只能在广州和湛江两地来回跑,疲于奔命。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新闻系的2001级学生小张则感觉自己在落实贷款的过程中一直被“牵着鼻子走”,学校在这方面的宣传解释也不多。“好不容易申请到了,每次要在很多份借据上签名,却从来没有人告诉我为什么同样的借据要签六份,感觉自己挺被动的”。 随着“广东奖学助学工作网”的开通,康福他们的烦恼将成为“过去时”。据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小鲁介绍,该网站的开通将省却以往学生申请贷款时要在学校、银行、原住址所在的各个部门之间来回奔跑的麻烦,在网上实现申请、审核、发放、追贷的全部流程。 据介绍,想申请贷款的学生可以凭自己的身份证号码在网站进行用户注册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用户”账号,然后在网上填写表格进行申报。网络用户登陆网站后可以浏览各种助学贷款的最新通知、有关的知识查询和政策法规的读本。学生可以通过登陆这个网站详细了解有关助学贷款的申请程序和发放流程,摆脱以往“瞎子摸象”式的盲目和被动。 李小鲁说:“整个‘助贷’的操作过程比以前更加便捷,同时审核程序也会更加规范、严格。” 广东的新做法,是在中央最近对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作出重大调整的基础上进行的。新出台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变化: 一是贴息方式变化。改变目前在整个贷款合同期间,对学生贷款利息给予50%财政补贴的做法,实行借款的学生在校期间的贷款利息全部由财政补贴,毕业后全部自付的办法,借款学生贷款利息还付将从毕业后开始计付。这与广东省现行政策一致。 二是延长了还贷期限。改变目前自学生毕业之日起即开始偿还贷款本金、4年内还清的做法,实行借款学生毕业后视就业情况,在1至2年后开始还贷、6年内还清的做法;学生贷款还本付息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可以一次或分次提前还贷,提前还贷的,经办银行要按贷款实际期限计算利息,不得加收除应付利息之外的其他任何费用;对毕业后自愿到国家需要的艰苦地区、艰苦行业工作,服务期达到一定年限的借款学生,经批准可以奖学金方式代偿其贷款本息,具体办法将结合学生就业政策另行制订。 三是建立风险补偿专项资金。按当年贷款发生额的一定比例,由财政和高校各承担50%,建立专项资金。学校的50%由财政部门按“收支两条线”返还的学费收入中直接拨给教育部门,教育部门实行专款专用。部委院校由中央财政负责。 四是以招标方式确定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经办银行。据透露,广东省助学贷款银行招标工作正在准备中,一个月内有望落实。 新办法:建立风险补偿专项资金 学校银行财政三方共担风险 据了解,近年来随着广东省高校扩招和高等教育稳步发展,高校中贫困生和特困生的比例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据统计,广东省大学生中贫困生在学生总人数中约占20%,特困生则占8%-10%左右;截止至今年7月,全省有59所高校开办了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其中有18所职业类学校,3所民办学校,有2.63万学生申请到国家助学贷款。然而合同金额3.43亿元,实际发放的却只有2.65亿元。另据统计,全省累计助学贷款申请人数满足率和申请金额满足率都只有50%左右。 据悉,影响助学贷款发放满足率的原因主要是银行自身承担的风险过大,学生准时还贷率偏低,甚至有部分毕业生恶意欠贷。针对这个现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加以调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的建立。李小鲁介绍说,即按当年贷款发生额的15%,由财政和高校各承担一半即7.5%的原则建立专项资金。学校的这一半资金由财政部门按“收支两条线”返还的学费收入中直接拨给教育部门,教育部门实行专款专用。通过专项资金的设立以及“助贷”工作网和银行信贷系统的对接,将学校、银行、财政三家联合在一起,将有效地减低银行的还贷风险,调动银行批贷的积极性。李小鲁表示,除此之外,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还将对学生毕业档案进行跟踪,以减轻银行追贷的压力。 李小鲁笑说:“只要将来大学生还贷及时,银行非旦不用担心收不到钱,而且还会赚到大钱!” 恶意欠贷社会影响恶劣 公安部门参与完善诚信系统 有学者指出:“在影响国家助学贷款健康发展的各种因素中,学生信用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学生有信用,就会降低贷款风险和成本,化解各种矛盾。”据悉,在违约的国内大学生中,大部分人确实是因为无力偿还贷款,他们或者没有找到工作,或者因为薪水太低没钱偿还。但高文化水平的大学生恶意欠贷往往会在社会上造成更加恶劣的影响,败坏了社会的道德风气,更严重的后果是由此带来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2002年,因违约率高达50%,西安交通大学成为第一所被银行叫停助学贷款的高校。这一年,高校被停发贷款成为全国性的普遍现象,至今全国大部分高校的贫困学生仍无法获得国家助学贷款。 2003年,国家助学贷款开始进入首批还贷高峰,但全国借贷学生平均违约率接近20%,远远超出银行所能承受的程度。恶意欠贷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银行运作不畅,从而使新入学的贫困生受到牵连而无缘获得助学贷款,这对他们很不公平。有人还担心:恶意欠贷者一旦逃债成功,会对其思想、观念和人格产生不良影响,以致在今后的日子里可能实施更恶劣的行为。 针对此“老大难”问题,李小鲁指出,这是由于全社会的诚信网络没有完善,目前还缺乏有效的监控手段,加上部分大学生不够自律,钻了空子所致。 据了解,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大学生毕业后不仅依时返还国家助学贷款,连商业贷款也不需要催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毕业生如果在自己的个人资料中留下曾经恶意欠贷的不良记录,就可能在自己的一生中都面临由诚信问题带来的后果:找不到好工作,出不了国,也没办法贷款买车子、房子,甚至面临身败名裂的严重后果,而且这种“待遇”还将伴随其终生。“中国引入这种机制的日子很快就要到来了。”李小鲁说,今年全国和省里关于高校贫困学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电视电话会议中,均首次请了公安部门参与进来,这是一个强烈的信号。 利用IC卡追贷将成现实 欠钱不还可能失去一生信誉 专家建议,对那些有能力进行高消费却不还贷的人,要有严厉的惩罚和跟踪制度。这种措施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现实。 据介绍,随着我国公民全面领取第二代智能身份证日子的临近,利用IC卡身份证建立公民终身信用档案将成为追贷的有力手段,加上全国银行信用系统将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大联网,恶意欠贷将越来越难。 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校方均表示,他们已经建立起了学生信用档案,借款学生毕业时,必须与经办银行办理还款确认手续后,方可办理毕业手续,学生的贷款情况也将载入学生个人档案。 记者还了解到,在新的国家助学贷款机制下,国家金融管理部门目前正加快全国个人资信征询系统建设,健全银行风险防范机制,在经办银行建立有效的还贷监测系统,对没有按照协议约定的期限、数额归还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经办银行将对违约贷款金额计收罚息,并将其违约行为载入金融机构征信系统,金融机构不再为其办理新的贷款和其他授信业务。同时,对连续拖欠贷款超过一年且不与经办银行主动联系的借款学生,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将在新闻媒体及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学历查询系统网站上公布名单。 李小鲁表示,享受助学贷款的大学生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根据就业情况完成自己的还贷义务,“助学贷款金额不过两万多元左右,相信大学生们不会愿意用这两万多元作为换取自己一生信誉的代价”。(记者/莫艳民 实习生/李文龙 摄影/黄伟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