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外机构竞技“外资信用卡元年”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11日05:38 新京报

  外资机构有望年内获准发行外币信用卡,汇丰、渣打显露切入中国市场野心

  2003年被公认为“中国信用卡元年”,而2004年有望成为“外资信用卡元年”。

  有报道称,外资金融机构银行卡管理条例可能在年内出台,届时外资银行可能将先行获得在中国发行外币信用卡的资格。另一方面,外资银行通过参股国内商业银行,拿到了在2007年前率先抢占人民币市场的入场券。

  本周,据报道,交通银行和汇丰银行控股公司将于近日成立一家合资信用卡公司。交行持股51%、汇丰银行持有49%股权。此公司主要从事信用卡及其他信用卡衍生业务。

  日前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渣打银行也正欲通过参股股份制银行的办法,进军中国信用卡市场。

  一不愿透露姓名的国有银行银行卡部资深人士表示,中国巨大的市场需求是驱使外资争相进入的原因,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中产阶层进入重要形成期,这些为我国步入信用卡的快速发展期奠定了基础。

  VISA近期发布的一个最新完成的调查报告指出:中国目前信用卡的潜在目标人群在3000-6000万,预计2010年中国中等收入的人群可能超过2亿人。VISA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信用卡发展潜力最大的市场。

  其亚太区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熊安平预测,从2004年开始,中国在信用卡方面每年将获得80%至100%的增长,5年后年发卡量可超1000万张,相当于目前整个香港的发卡量。

  价格战能否抵挡服务牌?

  有关专家指出,在我国信用卡市场,本土银行打的是价格战,而外资银行打的是服务牌。

  据了解,我国目前共有7家商业银行发行了双币种信用卡,普通卡年费一般定价在80元-100元之间。但为了抢占市场,很多银行都采取了免年费或变相免年费的价格促销策略。

  据北京建行银行卡部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每年发生三笔刷卡消费业务,龙卡信用卡的年费就予以免收,“这实际上就相当于变相免收。”

  据专家介绍,信用卡业务的主要利润来自于年费收入、透支利息收入和用于消费的手续费用。免了年费收入,就相当于将信用卡的利润至少砍掉了三分之一。

  那么国内的银行为什么还愿意提供信用卡的“免费午餐”呢?中国银联总裁万建华在近日演讲时对此给出的答案是,银行卡产业具有典型的规模经济特征,追求规模化和集中化发展是各类银行卡机构取得市场竞争优势的主要手段。

  然而,外资银行并未参与国内银行之间的价格战。

  今年2月,花旗和浦东发展银行联合推出的双币种信用卡,采取了花旗银行一贯的策略,对普通卡和金卡分别收取180元和360元的年费。

  一股份制银行个人业务部负责人指出,当消费者选择了一家银行的信用卡,就选择了在这家银行建立自己的个人信用并同时享受这家银行提供的一系列服务。随着我国信用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对消费者服务意识的提高,价格将不再是消费者选择信用卡的决定因素。

  外资进入并非完全利空?

  外资以其强大的资本实力和高端的技术支持对我国市场虎视眈眈,垂涎已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副部长魏加宁发出呼吁,“谁最了解我们自己的民族特点?

  我们需要增强民族银行卡产业的竞争力。“

  业内专家指出,香港、台湾信用卡市场发展的实践证明,本土银行如果能够借鉴外资银行风险控制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完全有可能占据信用卡市场的主导地位。

  熊安平表示,信用卡业务的规模和银行规模通常并不成正比,与银行网点多少的关系也不大,这将给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大型银行的信用卡规模却很可能非常小。美国前10大信用卡机构中,有7家根本不是银行。但是熊安平强调,小银行要做大信用卡市场,必须进行大量而持续的投入。

  据银联内部人士介绍,随着我国居民旅游、商务、求学等出境需求的不断增长,信用卡境外使用将日益普遍。本土银行虽然在内地具有较强的持卡人服务能力,但依托Visa、MasterCard等信用卡国际组织在境外提供的服务,往往不能充分适应持卡人的个性化需求,无法有效提高持卡人对发卡银行的忠诚度。而本土银行单独建立境外持卡人服务体系,不仅成本投入较大,在时间和质量上也难以有效保证。

  本土银行若能够相互协作,共同建立起统一的持卡人境外服务体系,将极大地增强与外资银行的竞争能力。

  本报记者周扬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第61届威尼斯电影节
北京将更换出租车车型
庆祝第20个教师节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周而复:往事回首录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