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不过黄河心不死(通讯)(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11日06:03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孔祥文
职工们正在利用浮吊,对水中桥墩进行混凝土施工作业。孔祥文摄

  在国内十二跨一联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中最长的铁路桥梁———呼准铁路黄河特大桥,正在紧张建设中,担负施工的中铁十四局集团呼准项目部成功破解了多项国内技术难题,受到同行和国内桥梁专家的一致好评。

  遭遇黄河水之“惑”

  呼准铁路是内蒙古自治区“十五”重点建设项目,也是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以BOT方式参与开发建设的第一个铁路项目,其中中铁十四局集团呼准项目部施工的黄河特大桥是全线两项重点控制性工程之一,大桥全长2150.53米,有45个桥墩,主桥为十二跨一联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长达896米,系国内铁路桥梁之最。

  该桥施工任务繁重,技术含量高,有效工期仅13个月。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黄河上造桥“缺水”是职工们施工中面临的第一道难题,最浅处仅有30多厘米,而满载的浮船航行正常水位至少在1.5米以上。项目部副经理孙银章和总工程师刘成和等经过研究后,决定以开掘“人工渠”、创造“人工水”的办法趁着风力小的时候加紧钢围堰作业。

  然而,黄河一旦发威,它就会重现“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壮观景象,加上工地地质复杂,沙土液化严重,一经扰动,极易下陷、塌落,给桥墩承台施工带来巨大困难。施工者决心与黄河打一场“拉锯战”,他们用钢模板在不断塌落的基坑中搭建起围堰,止住了流沙,接着在四周投放沙袋,堵住涌水。就这样,职工们边抽水边展开混凝土施工,提前完成任务。

  科技挑战“不可能”

  黄河特大桥技术难度大,尤其是其流沙、涌水等国内桥梁施工中非常罕见。项目部专门成立了以青年技术员为骨干的技术小组,并联合设计院、监理单位以及国内有关桥梁专家展开科技攻关,使一项项“不可能”变为现实,科技让黄河特大桥魅力备增。技术人员翻阅了国内外大量相关书籍,并深入现场勘察,发现现场地下水位高,但河床水量小,经过反复计算,大胆提出在富含水地区广泛使用的井点降水法施工法,取得了巨大成功,建设单位和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指挥部给予了高度评价。

  “国优”尽在掌握中

  黄河特大桥规模庞大,气势恢弘,是全线的重点控制性工程,也是全线的创优“制高点”,建设单位要求质量必须创建“国优”,并将此写进合同书中。

  压力产生动力。自今年5月10日开工后,项目部便将“国优”标准作为“合格”标准,高起点制定了创优规划,严格奖惩,狠抓细节管理,不留一点质量遗憾。随着大桥上部墩身施工逐步展开,工地上桩基础、承台等施工“全面开花”,给质量创优工作带来了多“点”考验。

  不过黄河心不死,跨越天堑终有时。经过广大职工的努力,目前黄河特大桥进展顺利,并创造了一流的工程质量。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4年09月11日 第二版)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第61届威尼斯电影节
北京将更换出租车车型
庆祝第20个教师节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周而复:往事回首录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