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援救生命,重建希望(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11日08:40 海峡网-厦门日报
  自杀居我国青壮年死因首位,专家呼吁加强挫折教育

  核心提示

  世界卫生组织从今年起,把每年的9月10日定为“世界预防自杀日”。“援救生命,重建希望”,这是今年“世界预防自杀日”主题。

  北京市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9月6日公布数据显示:中国每年至少有25万人死于自杀,平均每天约有750人;此外,每年还有200万人自杀未遂,这意味着每天至少有5000人想以自杀结束生命。而15岁至34岁的人群中,自杀列为死因的首位。如何预防自杀,尤其是预防青少年自杀,应该是当前值得重视的一个话题。

  专家认为,当前青少年遇到问题不善于主动及时寻求心理方面解脱,一旦承受不住可能一时冲动产生自杀等不良念头。因此,他们呼吁应加强挫折教育做好事先防范措施。
  2004年9月8日,“援救生命重建希望”世界预防自杀日活动在首都师范大学举行。众多大学生主动加入了预防自杀志愿者的行列,并在印有“援救生命重建希望”的横幅上签名,向大学生宣传自杀带来的影响。图为演员关凌在横幅上签字,并担任了预防自杀志愿者。(photocome供稿)专家支招 

  开导及时容易走出“误区”

  广州青少年成长专家热线杨主任表示,当前青少年由于缺乏必要的挫折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容易因为一时苦闷或瞬间冲动产生自杀念头,但他们的这种念头绝对没有成人因“价值观破灭”导致自杀那样坚决,只要及时发现并进行合适的开导劝解,青少年很容易走出“自杀”误区。但从目前的青少年热线现状看来,当前大多数青少年还不善于主动及时寻求心理方面解脱,而是一味地掩藏在心里,如果长期积累,很容易导致孩子心理扭曲,承受不住时可能一时冲动产生自杀等不良念头,这一现象应引起社会各界关注。

  另外,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学会委员、天津医科大学精神医学教研室主任李振涛教授认为,经济条件、社会角色急剧下降的阶层也很值得社会关注。报告显示,目前一些“白领”和高级“蓝领”的自杀意向和自杀企图在升高。

  沉重话题 

  珍爱生命教育的缺失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人,尤其是这么多的青壮年选择用这样消极的方式做自我了断?专家认为,在冷酷的数字背后,透露出我们不少国民在观念上严重的偏差,再追根溯源,珍爱生命教育的缺失应是罪魁。

  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是更强调“杀身成仁舍身就义”的,生命更多地被当做手段,而非目的。在我们的教育中,我们更多地强调了附加于生命之上的种种责任和义务,不断地要求实现这个实现那个,却忘了生命本身自有其重要性。结果,不少人因不堪重负或失去了对生命本身的珍视,轻易地走上了不归路。

  因此,从珍爱生命入手,将生命对每个人都是最珍贵的;生命只能是目的,而不是手段等有关生命本质的意识,从小灌输进人们的心田,让人们把生命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这可能才是预防自杀的最根本办法。

  据人民网报道〖〗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第61届威尼斯电影节
北京将更换出租车车型
庆祝第20个教师节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周而复:往事回首录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