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长河中的旅行(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12日04:48 人民网-人民日报 | ||
印度曾经是我们的远方,我们的西天,是法显、玄奘到过的地方,是我们想象力的源泉之一。印度佛教对中华文化产生的历史作用,今日仍有巨大的回响。作者以诗歌的敏感、哲学的思考对脚步所及的印度进行了描述:历史与现实,物质与宗教,东方与西方,诗性与哲思……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也跟随作者的游思。在平易如水的文字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个文字拥有者的坦荡和自由,在自由、谦逊的文字背后,我们还看到了更为辽远的意义背景:“从某种意义上讲,印度像我们的一面镜子,了解印度或许正是了解我们的辅助办法。” 西川给了我们一百一十七个章节的文字,我们仿佛经历了作者在印度的一百一十七个日夜。作者的脚步行走在印度之中,他的感受又清醒在印度之外,于是他便获得了多重的感悟、多重的境界。现实的喧嚣、驳杂被夜晚灯下的文字归敛收藏,我们在阅读的中仿佛也感受到了作者当天白日的欣喜、幽默和哀伤。从阅读的快乐中我感受到:道路,不仅让我们收获整洁的文字,还给予我们一程逐渐上升的生命,作者在道路的引领下到达了一个地方,我们又在作者文字的引领下也到达了那片可以四望平畴的开阔地界。 这就是仅和我们相隔一座大雪山的印度,在作者见到的这些肤色棕黑的人们中,有上流社会的先生、太太和祭司,有小商小贩、出租汽车司机和街头乞丐,文化、传统、信仰、生命……作者在短短的三个月中感受着一个有着漫长历史的国度,“时间仿佛落进深渊的硬币,听不见它落底的声音”。三个月的时间确凿、短暂,而印度的历史迢递绵延、无限。《游荡与闲谈》是一部巨大经卷里撕下的篇章,我们从它雄浑的节奏里,感到了那部经卷的伟大和浩繁。 正如作者在全书结尾时描述的那样,这是一程“难以描述的旅行”,“印度就在那里,就在喜马拉雅山脉的南边,你们自己去转转吧。” 《人民日报》 (2004年09月12日 第八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