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南京科学家找到土壤“世界语”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12日07:28 人民网-江南时报

  土壤与空气和水一样,是地球上动植物和人类生存的基础。鲜为人知的是,我国作为世界上土壤类型最丰富的国家,却由于土壤分类方法与国际“脱轨”,在土壤科学研究与交流上产生了巨大的障碍。近日,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科学家史学正、于东升等专家终于解决了这个难题。他们所组成的课题组在收集、分析大量数据资料的基础上,在我国和美国的土壤分类间搭起了一座“桥梁”,通过电脑建立起两两对应的“傻瓜”式查询系统,为相关领域的科学家跨系统、跨国界的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提供了便利。

  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土壤早已成为粮食生产、环境保护、生态建设、气候变化和工程建设等科技领域的关键内容,涉及农业、林业、环保、国土、水利和气象等各个政府产业部门,而要系统和深入地研究土壤,首先就要对土壤进行科学的分类。“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国际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土壤分类。”史学正研究员说,现在国际土壤学术交流中广泛应用的土壤分类是以美国ST土壤系统分类和欧洲WRB分类为主导的,而我国却一直在使用自身独特的分类方法“土壤发生分类GSCC”。这给中国科学家在国际上进行学术交流、从事国际合作和在国际杂志上发表高水平的论文都带来了巨大困难。

  “这就像是大家一起开会,有的讲英文,有的讲德文,还有的讲粤语,没有翻译,甚至找不到字典……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彼此不知所云。”史学正说,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我国土壤学家一直试图改变这种现状,但由于土壤分类系统过于复杂,这种“傻瓜”式的参比系统建设始终未能如愿。从2001年8月起,史学正等开始进行我国土壤与美国土壤的分类比较,历时3年,研究类比了我国的2540个土种资料,最终得出了两个土壤分类系统间的参比关系,使得我国土壤及相关学科的科学家可以轻松地查询出土壤分类的“世界语言”。

  史学正表示,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今后还将进一步研究,以找到我国土壤与欧洲土壤在分类学上的对应关系。这一工作最终的目标,是要建立一个完整的网络版的中国土壤参比查询系统。

  本报记者 黄勇

  《江南时报》 (2004年09月12日 第二版)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第61届威尼斯电影节
北京将更换出租车车型
庆祝第20个教师节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周而复:往事回首录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