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故里弘扬英雄精神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13日09:04 南方日报 |
时空透视 宁为直折剑,犹胜曲全钩 金庸先生在《袁崇焕评传》开篇说:“在距离香港不到150公里的地区中,过去300年内出了两位与中国历史有重大关系的人物。最重要的当然是孙中山先生,另一位是出生在广东东莞县的袁崇焕。”金庸对袁崇焕推崇备至,认为他是“真英雄”。 “宁为直折剑,犹胜曲全钩。”这是袁崇焕一生的写照。他雄才大略,气盖当世;不为利诱、不图名利。他那我行我素的性格、挥洒自如的气质,又使他一步步走向悲剧。也许从今天看来,他的爱国只是愚忠,他的抗敌不再可称为民族的骄傲,政治上的功与过在历史尘烟中散尽,功业的卓著也在发黄的史书中悄然远逝,然而英雄气质的灼灼风华却不会泯灭,浩然正气在代代延续中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核薪火相传。 在东莞,我们看到了打造“文化新城”的口号;在水南,我们听到了以一村之力保护英雄故里的感人故事。打造“文化新城”,需要在对历史的继承中确认城市的文化命脉。袁崇焕,一个英雄的品格和精神,无疑是东莞极具分量的一个品牌。可惜我们在石碣水南看到的却是:寂静的袁崇焕纪念园冷冷清清。听说筹建这个纪念园的5000多万元资金中,有3000多万元是水南村村民们自筹的。在挖掘英雄文化遗产的努力中,无偿拿出11万平方米土地的水南人民让人敬重。正是这份淳朴,这份对英雄真挚的怀念,让我们没有和历史彻底断代。 如今,水南人民还有许多挖掘袁崇焕文化品牌的设想和构思:兴建纪念馆、召开学术研讨会、把纪念园的二期工程尽快完成……而这些,切实地需要上级政府的大力协助。听说一直持“袁崇焕是广西藤县人”说法的广西藤县正加紧修建袁崇焕纪念设施,袁崇焕生前作战的辽宁兴城也修建了纪念馆和雕塑,东莞市政府也已经有了全面规划。东莞市委书记佟星告诉我们:今年,东莞市政府已经筹划以塑造“人文精神”为核心的全面文化发展计划,要整合历史资源,打造“三大文化品牌”,利用东莞得天独厚的“英雄故里”的条件,带动整个文化品牌的打造和文化建设的发展。 我们期待着英雄精神的再度勃发,更期待着文化传承的绵延不息。 在《袁崇焕评传》的前言中,金庸形容袁崇焕用得最多的一个词是“英雄”: “袁崇焕真像是一个古希腊的悲剧英雄,他有巨大的勇气,和敌人作战的勇气,道德上的勇气。” “袁崇焕是真正的英雄,大才豪气,笼盖当世,即使他的缺点,也是英雄式的惊世骇俗。他比小说中虚构的英雄人物,有更多的英雄气概。” “英雄的尊严与伟烈,经过了无数时日之后,仍在后人心中激起波澜。” 这就是我们今天追怀这位土生土长于东莞石碣水南村的历史人物的全部理由。——编者 袁崇焕生平业绩 袁崇焕(1584—1630),广东东莞石碣水南人,明代万历中进士,初授福建邵武知县,爱民惜贤,传为美谈。身为文人,他心系辽疆,毅然投笔从戎,到京城参加官员考核,担任兵部主事。之后他单骑出关,考察战情,不畏强敌,主动请缨。得破格任用后,他督师蓟辽,屡建奇功,后官至兵部尚书。守辽期间,他高筑宁远孤城,依靠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红夷大炮,先后打败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取得宁远、宁锦大捷,阻遏了金兵南下。1629年,昏庸的崇祯皇帝听信阉党余孽的谗言,中了皇太极反间计,将袁崇焕逮捕下狱,次年,袁崇焕被磔刑处死。直到150年后,乾隆皇帝将真相大白于天下,袁崇焕的千古奇冤才得以昭雪。 爱国爱民,刚直不阿 “仗策只因图雪耻,横戈原不为封侯。”袁崇焕的身上,充分体现着中国古代儒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意识。他早在读书时就开始关注边疆战事。任官后自荐上前线,在抵抗后金的战斗中发挥出杰出的军事才能。 注重人才,思想开放 在福建做县令时,袁崇焕曾手书“聚奎塔”,在此塔上招揽贤士,共商国家大事。出征辽远之后,他从荷兰人手中买来红夷大炮,开放的思想和作战谋略,帮助他取得一次又一次军事斗争的胜利。 佘家第17代守墓人佘幼芝:守的是民族气节 我儿时就听祖辈讲过袁崇焕将军的故事,以及我们的先祖冒死盗来将军头颅葬于北京家中并要求子女世代守墓的遗训。400多年来,我们家守墓的决心从来没有动摇过。解放后,我们把埋葬袁将军的“广东义园”,也就是我们家的地产和房产交给了国家,但守护祠墓的事业却始终没有停止。“文革”中,祠墓受到了彻底破坏,“文革”结束后,这里成了大杂院,原本守墓的堂哥也搬走了,佘家只剩下我一个人。我觉得自己有责任把这份世代相传的事业继续下去,守墓,不仅仅是守一个坟头,更是守一种民族气节。2002年,袁崇焕祠墓重修完毕,恢复的那天我只说了两句话:“悲喜交加,酸甜苦辣咸,个中滋味,只有自己才明白。” 2003年,我的儿子在前往水南袁崇焕纪念园守墓的途中出了车祸,我们遵他的意愿把骨灰送到了纪念园,让他永远守在袁将军衣冠冢旁。我曾经到过东莞水南袁崇焕纪念园8次,每一次都发现那里发生了巨大变化。我想,我们这份守护英雄精神的心是一样的。 记者目击 探幽袁崇焕故园钩沉四百年痛史 踏着盛夏夕阳的余晖,记者一行来到了东莞石碣镇水南村,去探访“袁崇焕纪念园”。袁崇焕,一个中国历史上最富悲情色彩的英雄,惨遭磔刑,蒙冤百年,听说这个纪念园的修建也是历经波折艰难…… 牌楼·题字·石塑 “香荐英灵瞻在前,沧桑换劫力回天。 夕阳故国怜芳草,痛史钩沉四百年。” 汽车在崇焕大道上穿越繁华楼群,尘封的历史在城市的一角静静等候。经过几个小时的旅程,记者在傍晚来到了袁崇焕纪念园。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雄伟的山门牌楼,挺拔参天;花岗岩石的色调,肃穆凝重。原广东省委书记任仲夷题写的匾额“长仰英风”4个大字在落日的映照下金光灿烂。在寂静的暮色里,一股“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之情油然而生。 走进山门,一面黑底金字的石碑矗立在大道中央,上面镌刻着建国初叶恭绰、柳亚子、李济深、章士钊4位先生请求保护袁崇焕祠墓的联名上书及毛泽东的亲笔批示。正是国家领导人和有识之士珍视文化遗产的这份努力,使得北京的袁崇焕祠墓得以保全并成为北京城区内惟一的中国人墓葬。 大道两侧青石砖砌起的半人多高的城墙引人注目,暗哑的青砖浸透了历史的苍凉,诉说着英雄当年的故事。10座石像默默分立在城墙两侧,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水南村支部书记钟灵觉从“文革”时期至今为保护袁崇焕遗址不懈努力。他告诉我们:这是袁崇焕生前麾下最得力的十勇将。我们一一看去,看到了那位身着布衣的程本直,据说这位忠心的幕僚在袁崇焕蒙冤入狱后,4次上书崇祯,极力奔走呼告,更自请与袁崇焕骈斩于市,死后葬于袁崇焕墓旁,后人感其忠耿,以“一对痴心人,两条泼胆汉”的题联将他与英雄并列。如今,他仍然手捧奏折,守在袁崇焕故园的道旁。 十勇将石像右侧,竖着一块嶙峋的石碑,上面是红色的“崇焕故园”4个字。据说,这是金庸先生今年于袁崇焕诞辰420周年之际特意为纪念园题写的。 沿着大道前行,登上高高的花岗岩石阶,眼前矗立的是一座高15米的袁崇焕石像:身着戎装,手抚宝剑,双目凝视东北苍穹,表情悲愤激昂,仿佛诉说着壮志未酬的伤感,又似乎慨叹着英雄末路的无奈。钟灵觉介绍:这座名为“擎天一柱”的雕塑是著名雕塑家潘鹤充满激情的作品,为完成这一作品他用了整整3年时间。 土地公·衣冠冢·佘家小院 “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 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 走下塑像矗立的石台,绕过一片绿树丛,看到一个饶有趣味的土地公神位和一个小孩子的石塑。钟灵觉给我们讲了袁崇焕小时候的故事。据说袁崇焕从小爱国,一次听老师讲述后金犯境、屠杀生灵的事情后,他满腔愤怒,在放学途中路经土地庙时用瓦片在墙上写下:土地公,土地公,快快守辽东。这个故事直到今天人们仍津津乐道。 土地公神位左侧,一片郁郁葱葱的绿树掩映中,是袁崇焕的衣冠冢。这是一座明代风格的坟墓,两旁是浮雕、石像和石马。衣冠冢一侧,还有佘义士的衣冠冢和塑像,以及一座掩映于湖光山色中的佘家小院。今天,提起袁崇焕,不可能不提到佘家。当年那个冒险盗走袁崇焕头颅,埋于广东义园的顺德佘义士,和他代代相传守护袁墓的17代后人一起,写就了一段374年的守墓传奇。这个衣冠冢本来应由佘家第17代守墓人佘幼芝女士的独子佘焦平亲自守护的,可惜,2003年6月,佘焦平在赶往水南的途中不幸遭遇车祸。如今,他的骨灰葬在袁崇焕衣冠冢旁,佘家以一曲绝唱完满了这个18代守墓的故事。 故居·莲花井·听雨亭 “杖策只因图雪耻,横戈原不为封侯。 故园亲侣如相问,愧我边尘尚未收。” 袁崇焕故居位于纪念园的深处,是在明代袁氏祖屋遗址袁屋墩的基础上,由袁汝南堂香港袁氏宗亲会捐资120万港元重建而成的。故居长42米,宽28米,占地1176平方米,是一座仿四合院式的院落。门外有袁崇焕身着军服策马扬鞭的铜像,一侧有纪念袁崇焕与至交罗浮道长生死情结的“元素樵居”。故居大门匾额上题“司马第”三字,两侧楹联是康有为所撰:“自坏长城慨今古;永留毅魄壮山河”。 走进故居,一座不大的院落打扫得纤尘不染。故居由7幢屋宇组成,有袁崇焕居住过的柱天居,袁母叶氏思念儿子的望天居,袁兄崇灿的起居处任天居,袁弟崇煜在兄长被杀后对天呐喊的问天居,以及袁氏女眷梳妆打扮的月楼和袁氏子弟怀念崇焕的望楼。望楼原名日楼,与月楼相对,取“明”意,表达了袁氏一家对明朝的耿耿忠心。故居的前院有口莲花井,据说当年袁母叶氏在此教诲儿子: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是花中君子,做人也应如是,不可随波逐流,更不可同流合污。如今,历史的真相已不能确切地追忆,但莲花井水能明目怡神,饮后使人清廉的说法仍在民间广为流传。 故居正中有一座小小的“听雨亭”,上悬崇焕手书“听雨”匾额。这究竟何意,我们已难以考究。想起《诗经》中有“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之句,有志之士乘时奋起,袁崇焕身处末世,想必“听雨”二字寄托的正是他在那个风雨飘摇时代壮志满怀的感受吧! 三界庙·浮雕长廊 “招隐须真隐,云深鹤影闲。 试寻僧衲问,林下几人还。” 我们最后来到纪念园中的重要景点——三界庙。据《东莞县志》记载,三界庙建于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据说是水南历史上的重要建筑,原为水南八景之一,供奉的是唐代忠臣魏徵丞相。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袁崇焕受宦官排斥,在宁远大捷后愤然辞职返乡,适逢乡间重修三界庙,他特为修庙撰写碑文《重修三界庙疏文》,文中对“三界”做出了精辟的解释:“三界者何?盖天、地、人为三界。”又谈及他关于神人合一、天人合一的观点,认为人需要高尚的品德,互相劝勉,再顺从神灵,就可达到最理想的境界。袁崇焕被冤杀后,人们开始在三界庙中凭吊拜祭他,三界庙便成为了最早的袁祠。 上世纪50年代末,三界庙原庙毁于水灾。如今重修的三界庙,一进为山门,二进为三界庙,三进则是一座廊檐飞翘、肃穆庄严的袁督师祠。祠堂内朱漆雕梁,一派宁静。一座威严的袁崇焕铜像安放在祠堂中央:身着官服,巍然正坐,双手扶膝,浓眉紧缩,仿佛忧虑着前线的战事,又似乎担心着朝廷的昏聩无能。 祠堂西南侧与一条蜿蜒的休憩长廊毗邻,东北面则同一道长长的传记浮雕长廊相伴。这座浮雕长廊由18幅石刻浮雕组成,浮雕全部由青石镂空雕造而成,每幅长3.6米,宽1.2米,纵深凸显0.15米,总长76米,造型立体,文字生动,人物栩栩如生,完整地记录了袁崇焕的戎马一生,堪称袁崇焕悲壮人生的形象写照。浮雕长廊的前言和每一幅文字说明,都由东莞文史界老前辈杨宝霖老先生撰写,“督师降生”、“金榜题名”、“登屋救火”、“高塔题匾”……每一个故事都令人动容。“慷慨同仇日,间关百战时。功高明主眷,心苦后人知。”英雄的光辉形象早已树在后人心中,那报国安邦、兼济天下的慷慨呼吸,戎马倥偬、儒雅风流的伟岸形象,仍然可以从这18幅石雕中感受得到。 书记观点 东莞市委书记佟星:挖掘历史资源重在精神层面 记者:东莞近年怎样利用袁崇焕“英雄故里”的品牌价值? 佟星:袁崇焕虽然是土生土长的东莞人,但他成名于辽宁兴城,建功于辽远,真正留在东莞的人文资源不多。而且,袁崇焕当时是蒙冤而死的,死后100多年才得以昭雪。由于这种种历史原因,使我们在开发“袁崇焕文化资源”方面遇到一定的困难,但我们还是十分珍惜这一宝贵资源。这几年,我们投资3000多万元,初步建成了“袁崇焕纪念园”,还拍摄了长篇电视连续剧《袁崇焕》,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这位历史英雄。 记者:东莞在开发历史文化资源方面有什么思路? 佟星:东莞得天独厚的“英雄故里”的条件,有利于带动整个文化品牌的打造和文化建设的发展。我们确立了“全面的文化发展观”,认为文化的内容是知识,手段是艺术,核心是精神,应切实在打造文化品牌、促进文化发展过程中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培育城市人文精神,最终实现人的发展能力的创新。 我们计划重点抓“三大文化品牌”的打造:一是打造博物馆之城,挖掘包括袁崇焕在内的历史文化资源、产业资源等,建设多种形式的博物馆,把博物馆建设成城市人文精神的培育地;二是打造图书馆之城,把图书馆网群建设成知识传播的中心;三是打造广场文化之城,把各类文化广场建设成群众艺术普及和提高的场所。 我们要站在“三大文化品牌”的整体思路上对全市的文化发展作出整体规划。我们要发扬和继承袁崇焕的英雄精神:敢作敢为、尽忠职守、淡泊名利、爱国爱乡……但这些工作不能仅仅流于表面。建设文化大省也不只是简单搞搞文化活动,谈谈几个文化名人。我们要把挖掘历史名人的重点放在精神层面上,真正把英雄的精神作为培养地区人文精神的重要资源加以利用。 专家说法 金庸接受采访时认为:袁崇焕是悲剧英雄 记者就袁崇焕的历史地位和评价等问题电话采访了金庸先生。 金庸向记者表示:“我在《袁崇焕评传》中概括了对袁崇焕的评价和认识。袁崇焕真像是一个古希腊的悲剧英雄,他有巨大的勇气,和敌人作战的勇气,道德上的勇气。他冲天的干劲,执拗的蛮劲,刚烈的狠劲,在当时猥琐萎靡的明末朝廷中,加倍地显得突出……这样的性格,和他所生长的不幸的年代构成了强烈的矛盾冲突。像希腊史诗与悲剧中那些英雄们一样,他轰轰烈烈地战斗了,但每一场战斗,都是在一步步走向不可避免的悲剧结局。” 北京社科院研究员、《袁崇焕论文集》作者阎崇年: 袁崇焕是中国骄傲 袁崇焕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和英雄人物。今天,当他所处的战争年代、民族纷争时代已远去的时候,我们宣传和弘扬袁崇焕什么精神呢?有人说是他的“忠”、“义”精神,但我认为有三点精神值得我们弘扬:首先是舍生忘死的爱国主义精神。他做文官不爱财,做武官不怕死,一心为国家和民众的利益,体现了一种崇高的爱国精神。其次是创新精神。袁崇焕是明朝引进世界上最先进武器并投入实战的第一人,有开放的眼光和胸怀。第三是爱民精神。他任福建邵武县令时,曾为民登墙救火,这在官场上是难能可贵的。而他最后又含冤而死,悲惨的人生际遇得到了后世的敬仰。可以说,他不仅仅是广东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总策划:杨兴锋 李钟声 撰文:本报记者 张燕驰 实习生 张珂 通讯员 伦战 吕文彬 摄影:本报记者 杨凯 何洪伟 图: 袁崇焕故乡——东莞市石碣镇水南村的袁崇焕纪念园。 纪念园里的浮雕长廊记载着袁崇焕生前轶事。 纪念园里的红夷大炮实物。 纪念园里的袁崇焕雕塑为著名雕塑家潘鹤创作。 佟星接受记者采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