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调查报告:西部工业将领跑广东省珠海市经济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13日09:27 四川新闻网

  中国西部网消息

  实施“工业西进、城市西拓”战略以来,广东珠海市工业发展势头喜人,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珠海西部地区工业发展迅速,为2003年全市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西部工业领跑珠海经济日趋凸显。在工业快速发展的新格局下,第三产业发展亦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实践证明:只有通过推进工业化进程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才是珠海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正确选择;只有做大珠海的制造业,才能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只有通过工业的大发展,才能推动农村城镇化,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本文根据2003年至今年上半年的工业统计信息和市企业调查队的相关调查资料,从宏观上研判珠海工业的现状、运行特点、存在问题和演变规律,旨在从深层次上把握珠海工业的发展脉搏,通过实施新举措,进一步推动珠海工业的大发展。

  一、工业现状

  (一)总体呈快速增长态势

  综观2003年以来工业发展的轨迹,珠海工业经济总体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并持续在较高平台运行。2003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1037.3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元,同比增长29.8%,创近八年来增幅最高纪录(详见图一)。1999-2003年五年间,全部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19.3%,高于同期GDP年均增速6.6个百分点,而2003年则达到12.3个百分点。2003年完成工业增加值223.92亿元,同比增长20%,与1998年相比,年均递增14.8%,高出全市同期GDP年均增速2.1个百分点,2003年工业增加值增速仅高于同期GDP增速2.55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5.3%,增速位居珠三角第五位,高于肇庆、江门、惠州和佛山市。月均工业总产值92.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8.4亿元。上半年全市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19.67亿元,同比增长13.1%,低于全省同期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与工业总产值的增速差距达11.7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总量继续保持全省二十一个地级市的第七位。图一:1996-2003年珠海市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增速统计图

  (二)经济效益稳定在较高水平

  上半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统计方法制度规定: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视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以下则为规模以下企业,下同)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31.76亿元,同比增长28.3%;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48.3,同比提高了6.4个百分点。从2月到6月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都保持在146左右的较高水平。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工业销售产值522.92亿元,同比增长24.6%,产品销售率为96%,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主要工业产品继续保持畅销势头。实现工业利润22.39亿元,同比增长40.1%,增幅为近五年来新高,利润超亿元的行业有: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5.5亿元),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5.2亿元),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3.8亿元),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2.1亿元),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1.6亿元),塑料制品业(1.3亿元),六大行业构成珠海工业利润的主体。上述六大行业共实现利润总额19.5亿元,占全部的87%,拉动工业利润增长48.2个百分点。

  (三)今年上半年主要工业经济指标在珠三角的排名位次

  1-6月珠三角城市主要工业经济指标表一:单位:亿元城市 工业增加值 工业总产值 出口交货值 产品销售收入 利润总额实际 增长%实际增长% 实际 增长% 实际 增长% 实际 增长%广 州 632.7 25.3 2249.4 25.5 539.4 30.4226826.9 182.6 45.3深 圳 791.3 24.6 2840.3 25.6 1671.6 22.8 270427.5169.9 35.2珠 海 116.6 13.1 544.6 25.3 294.5 31.0 532 28.3 22.440.1佛 山360.7 20.3 1454.2 22.8 434 30.7 1454 27.4 33.4 11.7东 莞335.9 25.11212.5 25.5 791.1 24.2 1250 24.6 37.4 28.6江 门 135.9 17.3599.8 16.7145.8 28.3 598 23.0 11.9 70.8中 山 182.6 27.1 784.3 30.0374.9 30.1743 32.3 16.4 19.3惠 州 115.5 16.5 492.5 13.2 322.6 21.6497 17.5 15.89.0肇 庆 58.0 17.8 245.2 18.4 85.3 17.8 229 20.4 5.410.3广东 3163.623.1 11877.7 23.3 4955.5 24.9 11779 26.3 563 35.9

  二、工业运行特点

  (一)区域间对比,工业增速差距明显,西部发展呈强劲态势

  统计资料显示: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构成中,珠海东部(香洲区、市属和万山区)与西部(金湾和斗门区)地区的工业总产值构成比例由1999年的80.7:19.3调整至2002年的62.3:37.7,2003年这一比例改写为53.3:46.7,西部地区的构成比例四年间年均上升6.9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四年前西部地区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只占珠海市的五分之一,而2003年珠海东西部地区的工业基本上告别“东重西轻”的失衡格局,呈现出各占半壁江山的局面。斗门告别了“甘蔗大县”,正向“工业大区”迈进。对2003年珠海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量进行分析表明:

  1.全市工业总产值增量近四分之三由西部企业创造

  2003年珠海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6.7%,比上年提高9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工业总产值增量184.67亿元,占全市总增量的73.8%。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为69%,分别高于东部及全市平均水平54.3和37.5个百分点。由此可见,西部工业领跑全市工业的态势十分明显,而且这种拉力随着西部基础设施的日趋完善和产业聚集效应的进一步释放,对珠海工业增长的牵引作用将更加凸显。

  2.从东部转移至西部地区的企业所实现的工业总产值仅为5.09亿元

  2003年,为进一步扩大企业生产规模,有珠海蓉胜超微线材等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珠海东部迁移到西部,其2003年工业总产值为5.09亿元,约占西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量的2.8%,这9家企业在经历了去年的搬迁和设备调试后,今年以来均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3.西部发展工业的吸引力大大增强

  从2003年以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变化趋势分析,西部地区企业呈现明显增加态势,而东部地区则呈现显著减少趋势,以2003年为例,在全市新增的8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83%的企业落户西部,统计调查资料反映出西部地区对工业企业的吸引力日趋凸显。

  4.企业向外迁移现象应引起高度重视

  统计资料显示:因停产、迁出珠海和转为规模以下等情况而减少的规模以上企业有81家,工业总产值减少23亿元,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增量的9.2%。另据市企业调查队的调查资料显示:近两年来一些企业因珠海产业配套、经营成本、出口退税和运输成本等多方面原因外迁的企业未见明显减少,这对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量仅有近800家的城市应引起高度重视。此外,在调查中也发现一些珠海的知名企业目前正在积极寻求向广州南沙、中山和东莞等城市拓展。

  (二)工业增长的动力主要源自外延式扩大再生产

  2003年全市工业总产值的增量主要得益于本地老企业依靠科技的投入和规模的扩张所实现,其增量为276.43亿元,超过全市工业总产值的增量。新增企业的产值增长量为43.18亿元,占全市总增量的17.3%,其中,2003年新建投产并达到规模的企业有68家,其产值占全市总增量的15.9%;本地规模以下成长为规模以上的企业有21家,其产值占全市总增量的1.4%。值得关注的是:产值下降企业的减少量比新增企业的增量还多(详见表二)。

  2003年与2002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量分析表表二:单位:亿元总增量 增长量 减少量原企业增量新增企业增量生产下降企业的减少量 减少企业的减少量全市 250.17 276.43 43.18 46.41 23.03东部65.50114.74 5.30 35.07 19.47西部 184.67 161.69 37.88 11.34 3.56

  (三)龙头企业对珠海工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更显重要

  2003年珠海工业企业20强共实现工业总产值581.6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6.1%,与上年20强相比,比重上升5.6个百分点。其中仅伟创力实业、格力电器、伟创力科技、佳能(珠海)公司和珠海发电厂等五家龙头企业就实现工业总产值404.3亿元,同比增长45.1%,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9%,比重上升6.9个百分点。珠海工业20强中前13家企业就超过全市工业总产值的一半。由此可见,珠海工业对大企业的依赖性非常强,这种结构性矛盾将导致整体工业经济活力不够,抗风险能力较差,假设伟创力、格力和佳能三家龙头企业中只要有一家企业“感冒”,就会使全市工业迅速“打喷涕”(详见表三)。

  2003年珠海市工业企业二十强(产值排名)表三:单位:亿元排名 单位名称 排名 单位名称1 伟创力实业 11珠海松下马达2珠海格力电器 12 珠海天虎电子3 伟创力科技 13 珠海裕华聚酯4 佳能珠海公司 14 珠海联邦制药5广东省珠海发电厂 15珠海裕富通聚酯6 珠海九丰阿科能源 16 广东德豪润达电气7 珠海碧阳化工 17 珠海松下通信系统设备8伟创力电脑 18珠海松下电池9 红塔仁恒纸业 19 飞利浦家庭电器10 珠海三美电机 20 珠海紫翔电子科技

  (四)新竣工项目投产添活力,园区经济成为工业增长的有生力量

  2003年以来,我市工业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喜结硕果,不少企业陆续建成投产,加之部分技改项目的带动,快速培植了一批新增长点。碧阳化工、摩天宇、伟创力电脑等一批规模大、产值高、后劲足的知名企业相继竣工投产,使园区经济如虎添翼。截止到今年上半年末,五个园区内规模以上企业有128家,2003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70.28亿元,同比增长78.3%,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36.7%,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6.8个百分点。新青工业园、白蕉工业园、科技创新海岸和南屏工业园工业总产值增速分别高达106.6%、79.9%、49.8%和37.8%,为全市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年上半年,五个工业园除科技创新海岸和三灶工业园工业总产值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外,其它三个工业园均呈现高速增长态势。上半年五个工业园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7.22亿元,同比增长14.6%,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白蕉和新青工业园增速则分别达到21.6%和19.5%。随着园区企业步入正常运营和竣工投产企业的增加,园区经济的生力军作用必将得到进一步体现。

  (五)轻重工业比例转换明显

  珠海自建市以来,重工业一直较为落后,工业结构自2002年以前一直呈轻型特征,经过2003年的迅速发展,目前轻重工业比例结构转换明显。2003年规模以上重工业总产值达570.28亿元,与五年前1998年相比,年均增长37.6%,高出轻工业增速25.2个百分点。轻重工业总产值之比由1998年的74.1:25.9调整为2003年的43.5:56.5。轻重工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之比由1998年的70.5:29.5调整为2003年的56.9:43.1。从总体上看,制造业得到长足发展,工业结构呈现明显重型特征。今年上半年珠海的工业仍继续保持这种发展态势。

  (六)优势产业聚集效应初步形成

  珠海工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尤其是近三年来的产业优化升级,目前以格力集团为龙头的电气机械制造业、以伟创力集团为龙头的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以碧阳和长兴化工为龙头的石油化工中下游产品产业及以丽珠集团和联帮制药为龙头的医药制造业等四大优势产业已初具规模,四大行业共集中了258家规模以上企业,约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三分之一。2003年实现工业总产值617.1亿元,与2000年相比年均递增28.4%,其中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增速较快,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产值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强(详见表四)。今年上半年,四大行业工业总产值所占比重又比上年有所提升。上半年实现工业增加值68.3亿元、销售收入325.7亿元和利润12亿元,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58.6%、61.2%和53.7%。.

  珠海市四大优势制造业工业总产值(现价)及年均增速表表四:单位:亿元、%行业 2000年 2001年 2002年2003年年均递增产值 比重 产值 比重 产值 比重 产值 比重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 141.4 22.4 128.9 19.5209.527.6 356 35.3 33.4电气机械制造业 121.6 19.3 129.9 19.6 126.9 16.7173.117.2 24医药制造业 22 3.5 24.7 3.7 31.6 4.2 30.7 3.0 29.4石油化工制造业24.4 3.924.2 3.7 26.7 3.5 57.3 5.7 16.9合计 309.4 49.1 307.7 46.5394.7 52.0617.1 61.2 28.4

  (七)“三资”企业成为拉动全市工业增长的主力军

  珠海自建市以来,工业基础薄弱,工业发展呈外向型特征明显。建市初期以佳能(珠海)有限公司和威望(珠海)磁讯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一批外资企业先后在珠海投产,使“三资”企业在珠海工业经济中的影响作用上升。到1994年,“三资”企业工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首次超过50%。近几年随着伟创力实业、碧阳化工、紫翔电子等一批大项目的成功引进,这一比重呈现更加明显上升的态势,上半年已上升至76.5%,“三资”企业实现的工业增加值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为68.7%,拉动工业增加值增长7.4个百分点,成为拉动全市工业增长的主力军。上半年工业统计报告还显示,上半年“三资”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80.1亿元,同比增长10.6%,增速略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内源性经济中规模以上股份制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1.4亿元,同比增长23.4%,增速明显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工业运行态势表明,目前内源性经济增长对我市工业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上半年,各种经济类型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所占比重依次为:“三资”企业占68.7%、股份制企业占27%、集体企业占2.3%、国有企业占1.3%。

  三、存在问题

  (一)工业增加值率偏低是珠海工业多年来的突出矛盾

  指标含义界定,工业总产值,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工业最终产品,它主要反映工业总量。而工业增加值则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它主要反映工业运行的质量。工业增加值率是报告期内工业增加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是评价工业运行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统计资料显示:广东省自2000年以来,工业增加值率一直在26%左右徘徊,今年上半年上升至26.6%,而同期珠海市工业增加值率基本上在22.5%-24.5%区间徘徊,明显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上半年,全市工业增加值低于工业总产值增幅11.7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使工业增加值率跌落至近八年来最低水平的21.3%。经深入分析研究,珠海工业增加值率多年来一直偏低,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三资”企业多,所占产值比重远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上半年,我市规模以上“三资”企业累计完成的工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6.5%,而工业增加值同比则为68.7%,比重低7.8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低于工业总产值增速17.3个百分点。“三资”企业所占产值比重远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进一步分析其原因,主要是“三资”企业多数把上游的研发、产品设计和下游的产品包装、产品市场拓展放在境外,在珠海只设一些车间,增值部分主要汇出境外,本地主要依靠廉价的劳动力赚取加工费。工业内部结构性的矛盾,导致工业增加值率明显偏低。

  2.工业中间环节投入高

  工业增加值在数学公式上表现为工业总产出减去工业中间投入,中间投入则指工业企业在工业生产活动中消耗的物质产品和对外支付的服务费用。以2003年为例,我市的工业中间投入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高达80.5%,高于全省、全国同期的平均水平,中间投入比例偏高主要是由于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和企业贷款比例偏高以及工业配套能力差、运输成本等费用偏高所致。中间投入率偏高,必然导致增加值率下降。

  (二)工业结构性矛盾突出,“橄榄型”特征明显

  工业结构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首先是龙头企业偏少,截止到今年上半年统计,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仅有813家。自1998年至今,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基本上都是在800家左右徘徊,总量在珠三角仅高于肇庆市。按规模划分,大型企业8家,中型企业107家、大中型企业仅占规模以上企业的14.1%;按所有制形式划分,“三资”企业占69.9%、股份制企业占18.3%、集体企业占7.3%、其它占4.5%。以2003年为例,年工业总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仅有14家,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位居珠三角倒数第二;其次是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比重偏低,2003年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仅为2.7%,远远低于全省21.4%的平均水平,位居全省21个地级市中倒数第一;最后是企业亏损面在扩大,今年上半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为37.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在珠三角位居第三,仅低于惠州和东莞。龙头企业和规模以下企业偏少这种两头尖的“橄榄型”工业结构,对提升优势产业竞争力、产业链条延伸、产业综合配套能力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带来不利影响。其影响一方面表现在龙头企业一旦受到国际市场等因素影响,珠海工业就将遭受重创。另一方面,伴随着国际市场日趋激烈竞争的格局,规模以下企业偏少将对珠海产业配套和降低企业运作成本带来不利影响。如何使“橄榄型”工业结构逐渐向“圆柱型”转化,是珠海未来工业发展的新课题,珠海工业结构亟待新一轮的调整与升级。

  (三)原材料价格上涨幅度大,工业运行有受价格“双挤”苗头

  据市企调队对全市68家大中型工业企业景气调查结果显示:今年二季度,反映企业综合生产经营状况的15项微观指标中,仅原材料购进价格、生产成本、产品销售价格和货款拖欠四个指标的景气度处于不景气区间,其中生产成本和产品销售价格景气指数最低,分别为74.79点和86.89点,并且已连续三个季度在不景气区间徘徊。据工业品价格统计,我市从2003年11月起,工业品价格开始暗流涌动,全年工业品价格指数为98.7,今年以来呈现逐月攀升态势,4月份起当月工业品价格指数突破100,到6月份累计工业品价格指数达到99.95,按目前的价格走势,预计全年的工业品价格指数将突破100。1-6月,我市能源、原材料相关行业的累计工业品价格指数升幅较大且呈持续上升的趋势,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为113.91,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上涨21%,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上涨18.7%,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上涨11%,农副食品加工业上涨11.6%。由于价格和市场需求拉动,全市主要原材料生产增势较猛,库存量大为减少。用电紧张状况向全面性、全年性转变。据电力部门统计,经济快速增长拉动电力需求剧增,从今年一月份开始全市已实行错峰用电,错峰线路、负荷都超过去年全年,并且强制错峰地区波及到全市。电力供应紧张形势将越来越严峻。1-5月份,全市工业企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3.9%。电力的价格也呈稳步上升的趋势。工业品价格上涨乏力,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全面上涨,势必增加企业运行成本,影响企业的销售和利润,这将极有可能推动新一轮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对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形成两头挤压的不利局面。

  (四)出口退税率的降低对出口企业是一个考验

  自2004年1月1日起,我国降低一般性出口产品退税率,调低或取消国家限制出口产品和部分资源性产品出口退税率,出口退税率平均下调3个百分点左右。同时,建立中央和地方共同负担出口退税的新机制。出口退税率下调最直接的影响是企业出口成本提高、利润下降。如占我市出口贸易较大比重的部分机电产品、服装和棉纺织品退税率由现行17%降至13%,低了4个百分点,而每降低1个百分点,出口成本将增加1%,这意味着生产机电和棉纺织服装产品的企业生产成本将增加4%。虽然出口企业可通过提高产品价格来部分抵消其冲击,但出口产品价格上涨带来的是国际竞争力下降,最终将对外贸出口造成影响。我市的出口产品中,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占53.9%,排第一位;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占11.1%,排第二位;纺织、服装、皮革等行业占8.6%,排第三位,三者完成出口交货值占全市的73.6%。也就是说我市主要的出口产品面临出口退税率下调,这对我市众多的出口企业将是一个直接考验。市企调队最近开展的出口退税对企业影响的专项调查结果显示,多数企业认为出口退税欠款影响了出口企业的资金状况,出口受到很大影响。据测算,目前我国出口商品的平均退税率在15.5%,高于大多数出口企业的盈利水平。原来很多企业都是把这部分计入未来的利润,即出口价格是亏损的,要等退税款下来冲抵,才能在账面上实现盈利。有些企业因为出口后退税遥遥无期,已经被迫放弃出口经营权。

  (五)信贷政策的变化可能带来一定的资金压力

  今年以来,针对全国贷款增长过快的紧要形势,央行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出台央行票据,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房贷政策等。紧缩的信贷政策给珠海也带来一定影响。据有关部门统计,今年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412.29亿元,比年初下降1.2%,剔除剥离不良信贷等因素的影响,实际增幅3.7%,低于去年同期9.2个百分点。“三资”企业和私营企业贷款近两年来均呈现两位数下降幅度。据来自央行的最新消息,明年无论是贷款还是货币投放,增长幅度都还将继续下降。信贷政策的变化,可能会对我市部分中小企业尤其是部分在建企业带来一定的资金压力。

  (六)园区工业“重引进、轻统筹”,发展不具特色

  2003年,我市五个工业园区实现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三分之一强,对全市工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园区工业发展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但是在发展中,一些突出的矛盾也逐渐显现出来,突出表现在:

  1.“重引进、轻统筹”现象突出

  勿庸置疑,园区的招商引资和项目的跟进工作,得到了市

  委、市政府的全力支持,但目前暴露出的“重引进、轻统筹”等问题不容忽视,以南屏工业园为例,截止到上半年统计,目前园区内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4家,分布在17个行业,虽然布局、规划整洁,但行业分布略显杂乱,从事化工、茶叶、电子、食品、汽车贸易、物流的企业纷纷挤在一起,各干各的,企业之间既无竞争力,又无业务往来,无法链接到一起,基本上都是在孤军作战。跟珠三角兄弟市相比,园区经济发展极不具特色,园区经济的产业聚集效应无法显现,优势的不到发挥。

  2.土地使用效率低

  据有关部门统计,2003年我市各工业园区平均每平方公里土地上产生的工业总产值接达32亿元,仅为苏州的22.8%,造成土地利用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是企业效率低,用地规模偏大,个别企业占地建房用来出租的现象也较为严重。

  3.基础设施配套资金严重不足

  基础设施配套标准偏低,资金严重不足,欠帐较多,继续投资乏力。据有关资料分析,我市每平方公里工业用地的配套成本约为3.5-4.5亿元,如果没有现实的融资渠道,凭现有市财力,势必力不从心。

  4.园区环保问题值得关注

  目前在我市各工业园区几乎没有污水处理设施,大面积的工业用地填土使自然山体遭受严重破坏。

  四、对策

  (一)继续大力实施“工业西进、城市西拓”战略

  2003年,沉寂多年的珠海经济开始明显复苏,就目前来讲,珠海的首要任务是产业发展,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就是工业尤其是制造业的发展。制造业是经济发展之本,后劲之源。只有通过工业的大发展,才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大发展。当前,从宏观上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着力解决交通基础设施滞后问题

  珠海近年来交通基础设施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矛盾较为突出。目前,珠海境内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仅有4.2公里,京珠、沿海两条高速公路至今还没有全线贯通,两个全国“唯一”(唯一机场至市区不通高速公路城市和唯一港口不通铁路城市)是珠海交通基础设施滞后的真实写照。交通基础设施滞后已成为制约珠海新一轮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据世界银行信息中心对外商投资企业调查结果显示:外商投资地域选择按重要程度排列依次为:交通、产业基础、城市基础设施、优惠政策和劳动力价格。可见,交通已成为外商投资选择的重要因素,依靠“洼地效应”和名目繁多的优惠政策承接世界范围内的产业转移已逐渐成为过去,而国际大财团则把便利的交通、降低成本和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作为投资首选。要抓住粤港澳、“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为珠海带来的新机遇,以加快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作为区域经济合作的突破口,推动港珠澳大桥、广珠铁路、城际快速轨道和高速公路等交通项目建设,构筑立体交通网络,推动珠海从交通“末梢”向交通枢纽转变,为珠海工业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加快西部地区工业发展水平,提升企业竞争力

  西部地区作为近两年来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对珠海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工业总量急剧扩张的同时,我们更应关注其总量与效益的均衡协调发展。今年1-6月份,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率为17%,而斗门区仅为12.1%,分别低于全市平均水平4.4和9.3个百分点。为此建议西部地区要有针对性地整合现有产业资源,以突出产业特色为前提,以吸引世界500强为重点,通过营造产业聚集效应,降低企业成本,来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以实现西部地区工业由量变向质变的转变。

  3.加快城市化和信息化建设

  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是相互伴生、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工业化的加快需要城市化和信息化的超前发展,城市化和信息化的推进也同样需要新兴的、市场前景广阔的工业发展来实现。目前我市的城市化进程和信息化水平与先进城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城市基础设施落后,信息化总体水平不高,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不利于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4.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必然伴随着增长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上升,目前我市工业科技含量虽然总体有很大提高,但历史遗留的传统工业仍占居一定比例,这就需要加快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的步伐,积极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工艺提升企业的装备和技术水平,加大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改造传统产品的力度,推动产业、产品结构由低到高逐步升级。

  5.发挥龙头企业对产业发展的拉动作用

  龙头企业对珠海的工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必须高度重视现有龙头企业的发展,依托龙头企业,定向组织上下游产业配套招商,延长产业链条。同时,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6.机关作风建设要常抓不懈

  去年一项《施政方针调查报告》结果显示,自2000年以来,珠海企业家对市委市政府开展的“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认同率最高。几年来,我市的机关作风建设沿着“微笑服务”、“有效服务”、和“贴身贴心服务”逐层推进,审批程序更加科学、简化,机关作风建设明显改善,政务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企业普遍希望机关作风建设要常抓不懈,持之以恒,要紧紧围绕创新服务下功夫,不断增强跟进意识,为企业提供高效服务。

  (二)立足现有产业优势,加快四大优势产业链的构造和建设

  目前珠海工业企业总量小,广而散的问题较为突出,相当一部分企业靠单枪匹马,产业链普遍较短,进入链条的企业较少,以格力电器为例,65%的相关配套产品需到外市采购,即使本地有配套企业,也终因质量、价格和供货量等问题而最终放弃。这很大程度地制约了全市工业的发展。要改变这一状况就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格力集团为龙头的电气机械制造业、以伟创力集团为龙头的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以碧阳和长兴化工为龙头的石油化工中下游产品产业及以丽珠集团和联帮制药为龙头的医药制造业等四大优势产业为龙头,按产业链来组织生产,将整个产业整合组织起来。同时大力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进入产业链条,加入大企业的分工配套专业协作体系,推动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扩大与世界500强为代表的国际大公司的合作,促进和推动更多的中小企业进入世界大公司的全球营销和采购网络。

  (三)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增强工业发展后劲

  中小企业是工业的主体,是推动全市工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快全市工业发展,既要抓大扶大,也不能忽视中、小企业的作用。目前我市规模以下企业工业总产值仅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7%,中小企业数量偏少,实力偏弱已成为阻碍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要不断通过改善外部环境、实施布局调整,来全面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技术进步支撑体系、社会服务体系和信用体系,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理顺管理体制等一系列措施,为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逐步增强中小企业的扩张能力和区域工业发展后劲,为做大做强工业企业奠定基础。

  (四)大力发展有市场前景的民营经济

  近年来,我市民营企业的增长速度和效益都明显好于国有企业,已成为珠海经济新的增长点,要为民营经济的大发展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在政策和信息服务方面,适当减免进行新技术开发的非国有企业的投资方向调节税;对非国有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项目投入的资本金,可退回部分或全部所得税;在土地使用上给予优惠,在资金使用上给予贴息、低息等优惠;适当简化对民营经济投入的审批程序,扩大民营经济投入的准入范围,让大量民营企业在市场中优胜劣汰,竞争中壮大;努力为民营企业提供法律和管理服务,以及咨询、会计和审计等信息中介服务。明确管理机构,为民营企业提供技术、信息和培训方面的服务;同时加强改善民营经济融资环境,各国有商业银行应按照中央银行的要求,搞好信贷投入配套服务,简化业务程序,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由政府、银行、企业和社会中介机构共同组成互助的非盈利性基金,以会员制形成专门为产品有市场、技术含量高,有发展前景的民营企业提供担保。

  六、结语

  珠海工业经历了二十五年的风雨历程,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年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元,令人欢喜。当我们把目光转向活力四射的珠三角兄弟市时,我们更多看到的是自身的不足,应该充分认识到目前的成绩只能称其为“补课”。为什么?因为一直以来对珠海的产业发展方向的争论始终没有间断过,珠海的工业发展也因此错失许多良机,只好在乏力中缓慢增长。党的十六大过后,市委、市政府提出实施“工业西进、城市西拓”战略,集中精力抓产业发展,通过抓制造业发展,来有效增加经济规模。事实证明:工业的发展,也带动了物流、金融、商业、旅游、房地产业的发展,这与经济学理论同出一辙。珠海正处在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我们要紧紧抓住历史赋予的这一轮发展新机遇,励精图治,共创珠海明天的辉煌。

  (广东省统计局)来源: 中国统计信息网 【编辑:何俊】相关报道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第61届威尼斯电影节
北京将更换出租车车型
庆祝第20个教师节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周而复:往事回首录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