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全面理解“以人为本”的师德内涵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13日10:25 人民网

  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我们迎来了第20个教师节。此时此刻我们不禁回忆起小平同志对教育事业和人民教师的深切情怀。小平同志强调“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人民教师是培养革命后代的园丁。他们的创造性劳动应当受到党和人民的尊重。”作为以教师教育为重要办学特色的北京师范大学的一员,在教师节前夕参加全国师德论坛,和大家共同研讨师德建设工作,十分高兴。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天职是为祖国和人民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人类美好的明天播撒希望的种子。与其他行业的从业人员相比,教师应当具备更高的素质。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00周年的讲话中,代表党和人民,真诚希望人民教师“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这是建设献身教育事业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最重要、最基本的要求。

  进入21世纪,我国已经跨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今天我们是在一个新的时代制高点上讨论师德问题。新时期的师德建设应当有新时代的气息。在这里我想重点谈一谈“以人为本”与师德建设问题。因为“以人为本”符合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从“以人为本”的视角去深化对师德建设的认识,拓展师德建设的内涵更符合新时代的要求,因此,应对这一反映时代精神的理念有比较全面、深入和辩证的认识。

  那么,“以人为本”的师德建设,其主要内涵体现是什么?我认为应该特别强调以下三点:

  第一,“以人为本”首先要以“学生”为本。

  教育工作的本质是培育人才,育人是学校各项任务的核心,也是教师最重要的职责。那么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什么?教师应当怎样对待学生呢?过去的中国一直是强调“师道尊严”的国家,我们往往将本来对“师道”的尊重片面理解成了师生之间服从与被服从的等级关系,教师的“尊严”、“权威”至上。而老师、学生、家长、社会都曾经一致认可这一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其结果往往是使得教育在许多方面成为一种压抑人的全面发展和创造精神的活动。因此,形成民主、平等和人道的师生关系实质上可以看作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学生”为本,建设新型的师生关系是现代教育的根本要求,是师德建设的核心内涵。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并不是要否定教师的主导地位,但是这一地位最重要的体现应当是对学生的理解、帮助、尊重和关爱。当前师德建设中屡屡出现的一些问题,很多方面是与这一时代精神背道而驰的,值得我们高度警觉。

  与此同时,以“学生”为本也绝对不是“儿童中心主义”。教师对学生的爱和尊重,要体现在对学生的培养教育上。我们反对体罚学生,但决不是要放松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与管理以及无条件放弃对学生必要的教育性惩处;我们反对强制灌输教育,但也决不能演变成对学生思想教育的放任自流。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由于存在片面理解教育民主和对学生的尊重,一些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往往放弃了对学生品德和课业上的基本要求,其结果当然是教育效果的降低,实质上反而是对学生的不关爱、不尊重。今天我们需要旗帜鲜明地强调的是:既要建设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又要反对走向另外一个极端。放弃对学生教育、管理的责任不仅不是“以学生为本”,反而是最大的师德病态。

  第二,“以人为本”也要以“教师”为本。

  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往往对教师有很高的期待与要求,将教师比喻为燃烧的蜡烛,燃尽自己、照亮别人。但在这里也必须处理好对教师的高期待、严要求与国家、社会对教师的尊重、关怀之间的关系。

  师德建设上的以“教师”为本,当然意味着教师应当自爱、自尊、自重、自律。但教师在塑造自身高尚品格与情操的同时,又应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爱。让人民教师很好地展示“德福一致”的道德律,展示积极和优雅的道德人生。让道德生活的美好、道德智慧的绚丽去以身立教。我们不应当脱离教师的职业和从事这一光荣职业者生活的幸福去片面地理解师德。教师应当在完成崇高使命的愉悦中升华道德;教师也应当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自觉意识,做积极师德的践行者。

  虽然“尊师重教”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我们良好的社会风气,但是社会某些方面也存在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比如还有不尊重教师的尊严、劳动和权益的现象;一些地区至今还存在拖欠教师工资等问题。如果在推进教育事业振兴发展中不能以“教师”为本,社会不对教师以更多的尊重和关怀,而教师本人也不敢于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怎么能体现真正有实效的师德建设呢?因此,“以人为本”的师德建设也必然对社会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第三,“以人为本”,特别要求注重学术与学风建设。

  教师要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就必须勤奋刻苦,淡泊名利,严谨笃学,做有真才实学的人。尤其是高校教师在学术上应当有追求卓越、攀登科学高峰的精神,在治学态度上要脚踏实地、科学求实、“为人师表”。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百年师大在师德建设与人才培养上的灵魂,是办好学校最重要的保证。

  大学既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又是科学研究的基地,注重学术与学风建设是影响大学以及整个高等教育发展进步的核心问题。而当前受市场经济中的一些负面影响,高等教育的某些方面已经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道德失范现象。一些学校在管理理念和制度上出现了偏差;一些教师忘记了学术至上、真理神圣的真谛。这种制度的缺陷和心态的浮躁催生了学术泡沫与腐败,健康进步的大学精神面临严峻考验。这些,都对师德建设造成严重影响。

  坚持学术标准与公正、平等是当前大学面对的严肃问题,必须认真对待。如果大家不是在“学术”面前人人平等、遵守同一规则,如何引导好师德建设?如何谈得上“以人为本”?人们常说“大学是社会的良心”,但是有的大学和有的教师已经忘记学术标准、放弃学术操守了。大学精神不在,师德如何建设?中国大学如何“世界一流”?高等学府是学术的圣地,不谈学术,无以办大学;不讲学术标准和操守,则无法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也无法培养高质量人才,当然就无法建立高水平大学。所以“以人为本”的师德对学校要求的,是要营造“严谨笃学”氛围,注重学术与学风建设。为此,我们有必要对目前存在于教育的一些浮躁与混乱现象做出反思和治理。要让严谨、科学、进步的学风成为学校的主流,让教育成为社会大众敬重与向往的事业。教育部门的各级领导以及广大教师,要做山不懈努力,让学校的天空更加湛蓝;让教育的春光更加灿烂,让人民教师的称号更加光荣,受到社会和人民群众的加倍尊重!

  (根据作者在全国师德论坛开幕式上的发言整理)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第61届威尼斯电影节
北京将更换出租车车型
庆祝第20个教师节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周而复:往事回首录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