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周刊》文章:吕克贝松和他操纵的《车神》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13日14:15 中国新闻网 |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在《郁金香芳芳》之后,另一部法国影片《车神》8月登陆中国。这部赛车类电影应景地为一个月后将首次在上海举行的F1方程式赛车拉开序幕。 和这部电影一起被提及最多的,是编剧吕克·贝松。这位以拍文艺片获得名声,然后一头扎进商业片的法国导演,从2000年起就放下了导筒。但这并不意味着退隐江湖,他还是挂着制片或编剧的头衔活跃于影界,比导演和主演更醒目。 《车神》的确大量充斥着吕式元素,他才是影片真正的操纵人。吕克·贝松在改编他人作品时十分忠于原著,《车神》也是如此。这部电影的原始创意来自于法国一部同名漫画,主人公米歇尔诞生于1957年,在这之后的近50年里,风行法国乃至欧洲。有人说,米歇尔在法国的地位相当于蜘蛛侠在美国的地位。所以把他搬上银幕的难度,也不亚于把蜘蛛侠搬上银幕,一旦和漫画迷心中的形象有出入,立刻会招来一片骂声。吕克·贝松很好地处理了这个“改编”难题,影片放映之后,得到了大部分漫画迷的认可。但也有一些影评人毫不留情地批评,这部电影想讲的事情太多了,结果便是没有一个完整的让人激动的故事。 这句评语恰如其分。曾经最擅长编故事的吕克·贝松,这一次写出的剧本只能说是平平。影片中人物太多,设置的剧情冲突太多,但却缺乏主线,所以每一个冲突都是匆匆开始然后又匆匆结束。最典型的例子便是米歇尔父亲被绑架一节,从绑架到获救,如同儿戏一样没有丝毫剧情冲突可言。另外还有一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剧情设置,比如影片开始时米歇尔驾车从冰面上逃脱的那段戏,虽然精彩,但太过夸张。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是,这是一部体育电影,但最后决定胜负的却都是场外因素,丝毫没有体现体育的竞争精神。 不过如果单看视觉效果,本片不失为一部优秀的赛车电影。赛车类电影既需要大视角的远景,保证场面的壮观,同时也必须有近距离特写,让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近距离特写的镜头放置是最难的一个环节,因为时速超过300公里时,赛车的剧烈震动会波及镜头并影响画面。不过这部电影比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虽然赛车手的近距离特写只有黑白两色,但配上逼真的音效以及飞速跃过的背景,还是很有急速飞驰的感觉。再配上动画模拟效果,对于痴迷于急速竞技的人来说,这一个半小时还是颇为值得的。 吕克·贝松最为传奇的是,他宣称一生只会执导十部电影,在拍完第九部影片后,他真没再做过导演。这一部《车神》以及之前的《出租车》系列,虽然印有深刻的他的痕迹,但都不算其执导之作。这位著名的法国导演,将以什么样的影片作为他的收山之作,令人拭目以待。 文/俞点 《决战之前》 拍摄于1981年。吕克·贝松的处女作,但很少被人提及。从这部影片起,他开始了和演员让·雷诺的长期合作。 《最后的决战》 拍摄于1983年。这是一部实验意味很强的欧洲艺术电影,虽然也能看到好莱坞西部片的影子。 《地铁》 拍摄于1985年。想象力是影片最大的特色,贝松在影片中充分展示了自己对好莱坞惊险片、歌舞片等类型片的欣赏和富有创造力的模仿。 《碧海蓝天》 拍摄于1988年,是吕氏最成功的一部影片。影片成功地塑造了一位以大海为家,以海豚为友的年轻潜水员形象,表达了贝松自己对大海的热爱之情。 《堕落花》 拍摄于1990年,讲述了一个女犯被改造为超级女间谍的好莱坞式离奇故事。影片票房收益不错,还获多项法国凯撒奖,可以说是“名利双收”。 《亚特兰提斯》 拍摄于1991年,吕克·贝松不仅自己导演,而且还亲自担任摄影指导和剪接,可惜影片没有掀起大的反响。 《这个杀手不太冷》 拍摄于1994年,影片将一个杀手的果敢、脆弱、冷静、细腻等多样化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吕克·贝松的第一部美国电影。 《第五元素》 拍摄于1997年。不仅影片模式已经完全好莱坞化了,而且故事背景也是纽约。本片成为该年度法国电影票房冠军。 《圣女贞德》 拍摄于1999年。吕克·贝松用好莱坞史诗片的模式运作完成了这部大制作古装片,但超豪华制作惨遭了票房滑铁卢。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周刊》总第19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