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千金散尽还复来?——大学生求职成本调查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14日15:15 大华网-特区青年报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们的思想、行动已越来越贴近现实。过去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等毕业证”的“象牙塔”式生活已与如今的大学生活大相径庭。

  如果说读书也是一种职业,那么对大学生来说,今天的毕业就意味着失业,尽快就业成为他们生命中的一个分水岭。

  为了在“岭那边”找到更好的一席之地,大学生们无一例外地要投入一些成本。那么,他们会投入哪些成本?投入多少?这些成本有无必要投入?为此,记者展开了调查。

  必然开支:资料、通讯、交通

  调查表明,大学生的求职成本相差很大,但一些开支是每个人必须花的,那就是资料费、通讯费、交通费。

  要想让用人单位了解自己、聘用自己,每个人都需要制作一份精美的“个人简历”。据了解,现在毕业生的简历最少也要花费六七百元,这其中除极翔实的个人情况说明外,还有毕业证、学位证、英语及计算机的过级证书等证件的复印件。而那些简历内容比较多的,则还附上了自己的获奖证书、发表作品等复印件。

  一份简历做出来后,会被复印成若干份,然后各自装订成册,有的学生还会为其进行压膜。这一项开支,少则上百元,多则上千元。

  “其实,制作简历根本不必花那么多钱的”,山西财经大学的一位老师说,“学生给用人单位投放简历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天女散花’型,印很多份简历,投给很多家单位,漫天撒网,碰上哪家算那家;另一种是‘重点投放’型,这类学生思想比较成熟,他们在对很多家用人单位进行分析与调查后,选择其中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几家投放个人简历。一般来说,后一类学生花钱比较少,而且更容易找到理想的工作。”

  此外,大学生们为了找工作,必须拥有个人联系方式,因此,求职的大学生基本人手一部手机,手机费、话费成了必然的开支。特别是有些大学生不一定在自己读书的这个城市找工作,用异地手机,成本自然加大了。

  当然,交通费也是少不了的。从坐公交车到打的,甚至到坐火车、乘轮船、搭飞机,大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投入不等的交通费用。

  关键开支:包装、公关

  陈克海是山西大学文学院2003年的毕业生。计划找工作时,他觉得自己有一颗牙齿不好看,便去了武警医院牙齿矫正科,一问价格,吓了一跳,便又找了个小诊所,花几十元了事。据了解,每年大学生毕业前后,都会有大量的女生去做牙齿矫正,花费少则几百元,多则几千元。

  为了自己能有一个良好的形象,女大学生们“美化”的决不仅仅是牙齿,还要有面部美容、发型设计等等,不少同学还要买两套体面的衣服。

  重视自己形象的绝不只是女生,好多男生也刻意包装自己:买衣服,做头发,一丝不苟。在这一方面,大学生们的开销各个层次都有,多的会高达上万元。

  当然,不包装的也大有人在,有些大学生从未在这上面花过一分钱。小程是太原理工大学去年毕业的一名男生,毕业之后,他穿着自己那件很旧,但是很干净的衣服到一家报社应聘,顺利地通过了笔试和面试。然后,他又穿着那件衣服踏上了工作岗位。“我觉得不在乎衣装的好坏,只要干净就行了。用人单位又不是选模特,关键还在于真才实学!”

  对一些“心眼多,脑子活”的大学生来说,还有一项重要开支———“公关”费用。说白了,就是请客,送礼。

  “现在社会都这样。”一位大学生说,“在找工作时,请用人单位有关的领导吃顿饭,再送点东西,总会有好处的。最起码,会让领导觉得你头脑比较灵活。”

  有一项开支,大学生们基本不用考虑了,那就是押金。今年出台的《山西省人才市场管理条例》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借口收取被聘用者的押金,否则一经发现立即予以严厉处罚。8月28日上午,记者在山西省人才市场以求职大学生的身份询问了20多家用人单位,结果无一例外地被告知不要押金。但是也有一些单位仍在收取报名费、考试费,多则50元,少则10元。

  “如果报名费、考试费确实需要,我们肯定会交,包装费和公关费也是不能说省就省下的。”一位大学生说,“因为这些费用都是关键性消费,没有它们,我们要找一份理想的工作很困难。”

  如何看待就业成本

  那么,大学生求职时哪些钱该花,哪些钱不该花?

  “我认为大学生在求职时的花费应该更理智些。”一位在大学里从事学生工作的教师说。

  其实,大学生早在读书时就已经在为自己将来的工作投入成本了。据了解,大学生每年的学费从七八千元到一万多元不等。4年的大学生活下来,每个人都已经花费了几万元。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投资,在他们走出校园之前,这种投资就以书费、学费、住宿费、伙食费的形式存在了。有的大学生珍惜这种投资,每天都刻苦学习,而有的大学生则挥金如土,结果一事无成,既浪费了大量时间,也浪费了大量的金钱。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凡是那些在学校里成绩比较好的大学生找工作一般都很顺利。要知道,用人单位总是先看成绩的。记者获悉这么一个例子:一名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的学生只往用人单位投递了一份个人简历,用人单位便在没有见面的情况下将他录取了。原因只有一个,该学生在上学期间每次考试成绩都特别优秀。“一看就是个优秀人才!”用人单位说。

  对于大学生在上学期间花多少钱和找工作时投入多少成本的问题,一位大学生引用了一句古诗“千金散尽还复来”,他表示出了十足的信心。

  但是,我们不禁想问:对于那些成绩优秀的大学生,“千金”无疑还能“复来”,而对于那些成绩并不优秀,学习并不刻苦,只注重“包装”与“公关”的大学生来说,“千金”还会“复来”吗?(摘自《山西青年报》文/卫方正)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中超联赛重燃战火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央行加息在即?
我要买房有问必答
近期降价车型一览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话题:成吉思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