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虚假的新闻与尴尬的时评家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15日00:49 红网

  9月13日北京某报报道《北京孔庙将立高考状元碑收录历届省级状元名单》,消息出来后各大网站纷纷予以转载,一时成为焦点新闻。时评家们立马跟进,纷纷撰文予以指斥。可就在第二天,各大报章上的评论文章纷纷亮相时,媒体最新消息称“根本没有这回事”。北京市文物局局长告诉记者,这则报道纯属无稽之谈,孔庙工作人员称“我们不知道有这事”,原来这只是安定门街道的“一个小设想”,离实施还差得很远呢。

  这真是令时评家们非常尴尬的一件事情,义正词严的评论文章墨迹未干,所评论的新闻就已被证实为假消息了。时评家遭遇这种尴尬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估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前不久,有媒体报道女排主教练陈忠和拒绝接受某房地产商捐赠的一套价值一百万元的豪华别墅,马上有时评家对此大嘉褒奖,认为这“表现了陈忠和的人格尊严”。可惜很快就有报道指出“陈忠和笑纳百万公寓”,所谓拒奖一说纯属子虚乌有。不知道在时评家的心目中,陈忠和是否也随之丧失了人格尊严。

  实事求是地说,把板子打在时评家身上是有失公允的。出现这种现象,应负首要责任的是发布虚假新闻的媒体。在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某些媒体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不能恪守职业道德,不惜制造、发布一些未经证实但却颇能吸引读者眼球的消息,以期达到轰动效果,提高媒体知名度。他们的心态用一句老话来说就是“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这必然对包括时评家在内的广大读者形成误导。毕竟,时评家只能对自己的评论文字负责,无法对评论的新闻由头负责。

  形成这种尴尬还与时评文章要求的时效性有关。时评编辑一般都强调时评的时效性,有的更是明确指出,评论的最好是当日新闻,超过24小时的一般不予考虑。在这种背景下,时评家们也顾不上留心鉴别新闻的真假,更不会有耐心等待后续报道,都争着在第一时间发出自己的声音。这种时效要求当然有其合理性,但也难免造成时评的肤浅、浮躁、含金量低以及上面所说的尴尬局面出现。时评编辑们能否放宽时效方面的要求,以便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多的精品文章,应当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时评家自身也要对这种尴尬负责。现在许多时评作者的操作流程是每天早上浏览各大网站及相关媒体,从中搜寻值得一评的新闻(这被时评作者称之为“评眼”),然后就此展开评论,赶在截稿时间之前把稿子发出去,有的人甚至一天写几篇。久而久之,难免使人落入为写而写的窠臼,没什么可写的也要硬写,所评内容经常是自己并不熟悉的领域。有些时评作者甚至来不及看完新闻全文就下笔开写,写完后迫不及待地发出去,在这种浮躁心态影响下,出现一些令人尴尬的时评也就不足为奇了。

  时评应当是言为心声,有感而发,不平则鸣。每天专门去搜寻“评眼”,纯粹为了发表而写作本就不是正常现象(以此谋生的职业写手例外)。当尴尬反复出现时,时评家们应该好好反省,端正自己的写作态度,提高自身的判断和鉴别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时评的社会作用。(稿源:红网)(作者:莫林浩)(编辑:杨国炜)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中超联赛重燃战火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央行加息在即?
我要买房有问必答
近期降价车型一览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话题:成吉思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