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专家评价金牌“精神经济”(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15日01:17 京华时报
  作者: 王家耀来源:
获奖运动员们在香港接受公众的敬意。资料图片

  回国两周以来,奥运冠军们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除了一些国家级的庆祝活动之外,许多运动员还被邀请出席各种规模的社会活动,其中包括一些商业推广活动。

  对此,北京体育大学奥林匹克研究中心副教授易剑东说,奥运冠军们参加一些庆祝活动,出席一些场合是必要的,但官方一定要协调好,并且一定要把握好“度”,否则,可能对运动员的训练和心态造成影响。

  金牌的“精神经济”

  易剑东说,从经济学上来分析,奥运金牌所体现的多是一种“精神经济”,金牌的精神价值不可估量,它就像一针强心剂,可以极大地振奋国民的精神。

  “比如,歌迷听CD,和到演唱会现场听歌手演唱,是两码事。”易剑东说,金牌运动员出现在公众面前,一来可以推广此运动项目,更重要的是,可以振奋国民的精神。

  培养一名运动员参加奥运会,花费巨大,其中有运动员个人的努力,也有国家在方方面面的付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金牌是一个公共产品。易剑东说,运动员个人获得了金牌,势必要回报国家、社会的培养支持,因此参加一些庆功活动、出席一些场合无可厚非。

  活动过多影响训练

  但是,这并不代表运动员们可以无节制地参加各种活动。易剑东说,运动员频繁参加各种活动,势必会影响训练,对于将退役的运动员并不存在这个问题,但更多的是仍要参加比赛的运动员。“经验表明,只要不参加训练,运动员的水平就会退步。”

  易剑东说,运动员们平常为了备战比赛,全身心的投入高强度的训练,骤然间,这种紧张的生活节奏被打乱,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社会活动,一些运动员势必会感到不适应。

  官方安排应有“度”

  “值得注意的是,获奖运动员如果意志不坚定,在巨大的荣誉面前心态很容易失衡。很多运动员年龄比较小,这需要教练、家长及相关人士的配合。”易剑东说。

  易剑东认为,官方在安排各种庆祝活动时,一定要协调好,要把握好“度”。同时这也考验选手的定力,如果选手比较疲惫,一些非强制性的活动,可以策略性地选择回避。

  链接

  中国体育代表团归国后行程

  8月31日中午,中国体育代表团由雅典回国,抵达首都机场,参加迎接奥运会会旗仪式。

  9月1日晚,在雅典奥运会上夺得奖牌的运动员在北京奥体中心体育场与知名歌手联欢,录制《同一首歌》节目。

  9月2日下午3时,参加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第28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总结表彰大会。

  9月3日到4日,部分运动员回到各自省市,参加各省市的庆功活动,并出席企业捐赠活动。

  5日,赶回北京集合。

  9月6日至8日,抵达香港,参观金紫荆广场、星光大道等香港旅游名胜,并与香港明星同台举行“中国人的骄傲———奥运金牌精英大汇演”。

  9月9日,奔赴澳门。参加由澳门特区政府在澳门理工体育馆举行的“中国金牌运动员———奥运精英濠江同乐夜”大型活动。

  10日上午,离开澳门,结束为期两天的紧密行程。

  从11日开始,运动员继续在各地参加各种规模的庆祝活动。

  9月14日上午,部分运动员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第28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报告会。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中超联赛重燃战火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央行加息在即?
我要买房有问必答
近期降价车型一览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话题:成吉思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