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毒根”为何难除——食品安全问题引发的思考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15日01:19 大江网-江西日报

  随着用硫磺熏制毒辣椒案、用病死猪肉加工肉馅案、用罂粟壳加工卤肉案等一个个食品安全事件被媒体揭露,人们不免心中忧虑:食品何以让人放心购买?

  民以食为天,群众利益无小事。今年7月至9月,省政协组织7个视察调研组,就我省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问题,分赴7个设区市、18个县(市、区)开展了一次视察调研和民主监督活动。调研表明,各地就保障食品安全做了大量工作,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多头监管难成合力

  食品安全监管涉及部门多,包括卫生、质监、工商、农业、海关、商贸以及新成立的食品药品监管局等10余个部门。以猪肉生产过程中的兽药监管为例,第一个环节是生产兽药的企业由农业部门、工商部门负责;第二个环节是使用兽药的养殖业由农业部门管理;第三四个环节是作为兽药载体的饲料生产企业和饲料添加剂由质监部门、农业部门负责;第五六个环节生猪收购和屠宰企业除个体、私营业主外,均由商业部门负责;第七八个环节销售及卫生监督是由商业部门、质监部门和卫生部门负责。部门多,扯皮的事自然不会少,尤其是没有收益只有责任的事情就不愿管,导致出现监管的真空地带,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有空子可钻。

  我省食品加工企业中10人以下的小作坊占了相当比例。而监管力量不足,难以与如此强大的“游击队”抗衡。现行体制下,食品市场监管执法主体是卫生行政部门,但其食品安全监管执法人员市一级不过数人,县级人员更少,且多为兼职,城镇市场尚难监管到位,乡村更是鞭长莫及。虽然质监、工商部门监管体系相对较为完备,但食品监管只是其管理内容的一小部分,因此对食品难以做到重点、长期、有效的监管。

  食品检测能力不强

  我省虽有从事食品检测机构和相关实验室近300个,但较普遍存在检验仪器设备种类配置不全和数量不足、可检测项目覆盖面不宽、检验技术和能力不强等问题。

  省质监局下设的省产品质量监督检测院、省卫生厅下设的省疾病控制中心、江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下设的检测中心是我省最大的三个食品检测机构,其仪器设备总值分别是600万元、160万元、1300万元,有的甚至当不了医院一台高档设备。至于市、县的检测条件就更加不容乐观,多数设区市只能开展一些常规的化学检验、检测项目,有时只能手摸、眼睛看、鼻子闻,完全凭经验进行鉴别。有些项目的检测只好送到省里进行,成本高昂,耽搁时间,贻误处理时机。全省能定量进行“瘦肉精”含量检测的省级检测部门不过3家,地市级检测机构甚至一些省级检测机构对“黄曲霉毒素”等卫生、安全指标都没有能力检测,许多抽检项目无法开展或者不能及时取得有效检测结果,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就缺乏有效“门槛”。

  罚款过低无关痛痒

  低廉的违法成本是“劣质奶粉”出现的另一原因。由于法律法规的滞后性,相对于违法者所取得的高额利润来说,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处罚金额显得微不足道,无法起到应有的惩戒作用。

  《食品卫生法》对违法者处罚基本上是以罚款来处理,如对造成食物中毒事故者的处罚是“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如此过低的惩罚,造假者、违法者的违法成本非常低,所以才有屡罚屡犯者。

  专家建议,目前大部分的食品违法、违规问题都是出于商家故意,而非过失,因此,对厂家、商家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的处罚力度,应参照国际通行做法,罚他个“倾家荡产”,而且通过媒体充分曝光;对无证无照的“山寨厂”,及时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让一些铤而走险者不敢再越“雷池”。

  加强监管重在行动

  保障食品安全是一项系统和长期的工程。科学立法,严格执法,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为此,省政协调研组建议,研究制定《江西省食品安全监管条例》,理顺各执法部门对食品安全的职责;建立“地方政府负总责,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牵头抓总,各部门分段管理”的监管新模式;强化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准入制度,全面启动农产品市场准入制,采用快速有效检测手段,预防不合格农产品进入市场;建立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网络平台,及时曝光制售假冒伪劣食品案例,给广大群众知情权;提高群众对食品安全的参与意识,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实施监督。

  我们期待并且相信,随着确保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我省的食品安全将会得到有力的保障,让广大消费者能吃得放心、吃得开心。

  (本报记者朱雪军 大江网-江西日报)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中超联赛重燃战火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央行加息在即?
我要买房有问必答
近期降价车型一览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话题:成吉思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