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回中秋见月圆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15日11:20 人民网 |
张灿炎 在我的潜意识中,中秋节是一个最令人多梦多情的节日。自古至今,人们在中秋节似乎多愁善感,以至于借月生情,见月落泪。原因之一,据说是因为受到地球磁场的作用,要不怎么一到碧空如洗,月圆如玉的夜晚,人们在把酒赏月之际,会情不自禁地想念自已的亲人,那是渴盼天上月儿圆圆,凡间人也团圆。此时此刻,真是各人有各人的心情,各人有各人的梦境。因此可以说,多少人有梦,就会有多少人望月。 伴随着夜晚到来,当明月驾着清风苒苒升起,此时此刻,夏日的热浪已经褪去,深秋的风尘尚未刮起,户外的空气也是格外的清新和洁净,农家正是收获的季节。家家户户的庭院里,月光如舞台聚光灯一般梦幻地从天井射在地上的青石板上,照见孩子们三五成群,在月光下追逐,捉迷藏,躲旮旯,有的则在月光下围听老爷爷讲嫦娥与后羿、吴刚和玉兔的故事。父母们则在桌上摆满新收成的果实,如花生、板栗、西瓜,红薯等,亲人们围坐一团,浓浓的亲情,怡人的心情,手里拿着圆圆的月饼来赏圆圆的月,清澈的月、清澈的天,清澈的情感,在天上人间和谐地合而为一,就该是赏月的最佳境界了。辛劳一年的人们,总想在不圆满的生活奔波和缺憾的情感世界中,渴盼着一份圆满的生活、无憾的情感和真诚的祝福,才会将这个中秋团圆的节日做的如此隆重。 望着这个月亮,千百年来,中国的骚人墨客不知留下了多少见月落泪,望月生情的诗句。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把月亮写得如老朋友般和蔼可亲;远在异乡的游子,想起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借景抒情,会把思乡的泪水全都掬捧其中;两地相隔的朋友和恋侣,念起张九龄的“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其雄浑阔大的意境中,将思念的悠悠深情抛洒;忧国忧民的人文雅士,吟诵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晴天”,更是将满腔热血,寄予在青天明月之上,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饱含了多少人生哲理与诗人壮美的人生境界,成为中秋月夜的千古绝唱,使“余词尽废”。 古代的人们之所以能吟诵出这些留芳百世的诗词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当时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远在异乡的游子把对亲人的思念和满腔抱负就全寄托在这青天明月了。不象新现代的中秋,人们有了电话、电视和互联网,有了汽车、火车和飞机,分离与团聚就不再那么刻骨铭心了,自然也就无须借明月寄情思了。所以,如今的中秋节,除了商家们一阵热闹忙乎以外,一般人似乎不是那么隆重了。 我始终觉得,古今人们过节的方式虽然各有不同,但是人们对于中秋节的美好感情,人们盼望团圆、游子思归的心情、对故人的思念之情是永远不会改变的。无论经历多少的风霜,世界怎样的变化,心中的“家”一定是每个人心头最温馨的地方,浓浓的亲情和美好的祝福也一定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 我童年的中秋大多是在外婆的呵护下度过的,在外婆家过中秋节的往事深深地印在我的心头,至今难以忘怀。 外婆家住的地方,一出门就爬山,交通十分不便。中秋节,有白米饭吃就不错了,难得吃上一回月饼。外婆虽然没有文化,没有读过李白的诗,也不懂苏轼的词,但外婆精干勤俭朴实,一家的日子被她老人家辛勤的双手料理得还是蛮滋润的。她老人家带我从山上打来许多板栗,除了给我补偿吃不到月饼的遗憾外,还可给我换回大半年的学费。 八月仲秋,山上的板栗树上毛绒绒地挂满板栗球,外婆手里拿着竹竿,挎着背兜,带着我来到板栗树下,看着那成熟得炸开了花的板栗毛球,一竹竿打下去,结实的板栗果子就撒满了一地。不到一顿饭的功夫,外婆的背兜里就胀得鼓鼓的,我捡了一粒,剥开外壳,准备吃,外婆说,莫急,等我回去烧着给你吃,味道更好。 回到家后,外婆将板栗分成两半,嘀嘀咕咕地说,这一半给你换学费,这一半留给你零吃。 挂着梭钩的火塘里放着碗儿粗大的干柴,红彤彤的火焰喷出热腾腾的火苗,时而炸出一大片火星,时而发出一声声“呼呼”的火笑。外婆说,火焰里吐出火笑,就意味着家里有客人来。究竟有没有客人来我想都不去想,眼睁睁地盯着外婆把一个个硕大的板栗放到通红的木炭堆里烘煨,只见板栗皮慢慢地由红变黄,由黄变焦,由焦变黑,突然“轰”的一声炸开了,壳黄分家,外婆从火塘里用火钳把栗黄拈出来,放在椅子上,说:“可以吃了,可以吃了。十五的月亮最圆,就像这圆圆的板粟,只有成熟结实的颗粒才最甜。”那种味道,粉酥香甜的,我当时觉得月饼有什么好吃的,还不一定有板栗好吃呢。 吃着板栗,我望着圆圆的月亮问外婆:“您说火笑了,家里有客人来,怎么还不来呢?”谁都知道,客人来,就有好东西吃了。外婆跟我说:“月亮光光,照见儿郎,你走到哪里,她会老实地跟到哪里,你身边跟着的永远是老实的月亮,老实的月亮照护着我们老实的人,你为人忠厚老实,以后一定会读书有出息,等你出门在外,月亮会给你作伴,会照着你回家来看我的。”外婆笑了起来:“你看跟着你走的月亮不就是你最好的客人吗?不信,你试试。” 于是,在月光地里,我走来走去,果然看见月亮一会儿钻进云层,一会儿又从云层里露出半边脸,害羞极了。多少年后我才明白外婆的意思,其实心中期待的不仅是一个月儿团圆、人也团圆的中秋佳节,她老人家更期待我老老实实地做人。 多少个中秋过去了,八月十五,又是月半,天上一日,已是人间悲欢离合无数……外婆带着她心中的月亮离去时,我正在外地求学,父母怕耽搁我的学习,对我封锁消息,没能见上外婆最后一面。后来听母亲说,外婆停止呼吸前,说的唯一一句话就是:我兜里还有一些钱,留着给外孙儿做学费的…… 由于工作的关系,中秋节的夜晚,常常需要值夜班守在病房,望不见月亮。柔柔的秋风,静静的夜晚,几时才能看见如梦如幻的圆月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对我来说,既使是看不见月盈月缺,我也能感觉到欣慰:因为外婆在世时给我留下了许多关怀、许多疼爱,正是这些铭刻在我脑海中的深痕,才让我在这月明星稀的夜晚,在一个个平凡的日子里,永久的记住了她,记住了这一份难以磨灭的人间亲情。她老人家要我做一个老实人的叮嘱,更像是一笔精神财富,让我享之不尽、用之不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