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湖北软件业蓄势待发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15日15:10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陈建华

  2003年10月,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某卫星测控中心技术部高级工程师胡振海向中地数码科技公司负责人吴信才教授打来电话:“中地公司的MAPGIS软件非常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用了4套。”据悉,中地公司研制的MAPGIS软件被确定为“搜救系统”的地理信息处理平台。在此次载人航天飞行中,确保了飞船安全回家。

  鄂产软件露峥嵘

  武汉·中国光谷软件业起步较早并声名远播。在3C(CAD/CAM/CAPP)领域,拥有天喻、开目等一批具有一定规模、产业发展前景良好的重点企业。开目公司的CAD/CAPP集成系统自1994年起连续6年被中国软件行业协会评为优秀产品,并入选为国家“863”计划项目。3S(GIS/GPS/RS)软件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已初具规模。已建成国家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工程研究中心和测绘遥感信息国家重点实验室。据统计,吉奥信息、中地信息、适普软件3家占国产3S软件的80%以上的市场份额。

  整合资源成合力

  武汉地区聚集了大批软件领域的专家和科研技术人员,技术创新研究实力雄厚。2002—2003年,光谷软件基地内的软件企业获得科技攻关计划54项、电子发展基金38项、火炬计划29项、创新基金33项、“863”计划17项。特别是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遥测、CAD、数据库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使得相关的软件产品在国内外处于领先地位。

  1998年8月国家科委正式认定依托东湖开发区建设的湖北软件产业基地为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该基地成为武汉·中国光谷光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地由相互连成一片的华中曙光软件园、汤逊湖大学软件园、关东高新软件园以及珞瑜路IT电子一条街组成,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公里。2003年光谷软件企业总收入达到42亿元,成为推动光谷经济发展的一支新军和湖北省经济最活跃的增长点。

  光谷充分利用区内和国内外研发机构和教育资源,通过组建软件学院、软件职业技术学校,建设人才市场,强化在职培训制度等形式,构建了高等学校教育、专科技能培养、社会职业培训三级软件人才培训体系。多层面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光谷和武汉软件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软件产业国际化

  2001年湖北软件企业软件出口额500万美元,2002年软件出口615万美元,2003年软件出口900万美元。

  今年3月,湖北软件基地联合武汉开目、武汉安珞、武汉软通动力、文思创意和武汉思远等5家公司成立了武汉软件外包联盟,联盟经过4个月的高效运作,终于在6月底,推动包括开目公司在内的3家企业通过了IBM的严格评估考核,从全国70余家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了IBM的供应商。开目公司已经于7月22日承接到IBM的第一笔订单,将于9月份正式开始实施项目开发。

  为进一步推动软件出口增长,湖北软件基地在2004年3月开始策划成立软件出口中心,为出口创汇的软件企业提供免费的办公场地,鼓励他们向出口中心聚集,形成产业配套关系。目前软件出口中心的基本框架已经完成,已有3500平方米厂房可提供给软件外包企业使用。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4年09月15日 第八版)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中超联赛重燃战火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央行加息在即?
我要买房有问必答
近期降价车型一览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话题:成吉思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