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孔庙立高考状元碑”假新闻本可避免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16日01:23 红网

  “高考状元”、“孔庙”、“扬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这些本就很容易牵动大众神经的词汇集中出现在一篇新闻报道中,足以吸引读者的眼球。据北京一家媒体报道,9月12日,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和安定门街道签订共建协议,启动了国学文化社区建设项目,内容之一就是在孔庙内竖立历届高考状元碑,1978年恢复高考以来历年省级状元的名字将被刻成碑,和国子监孔庙的进士碑立在一起。(据9月13日《京华时报》报道)

  此消息一出,立刻招致一片质疑和批评之声。北京市文物局随即驳斥这条不实消息,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和孔庙的相关人员也表示:根本没有这回事。任你炒得沸沸扬扬,“新闻当事人”一出面,是真是假便一清二楚。但问题是,就在当事人辟谣之前,许多“时评家”早已开始口诛笔了,一些媒体虽然听到了“澄清”,但由于质疑和批评声早已变成了“白纸黑字”,想“刹车”也来不及了,只好打“死老虎”了。这就值得一问:虽说时效是新闻的特质,但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报道这条新闻的记者为啥会舍“生命”而求时效呢?从新闻写作规律来说,一条新闻事实,只要牵扯了几方当事人,为了保证真实和客观,就不能只听一方之言,而应该全面听取所有当事人的说法,而后在保证新闻真实性的前提下,选择一些事实发表。就“孔庙立高考状元碑”来说,这条新闻事实事涉安定门街道、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国子监孔庙三方,但记者的报道却是安定门街道的“一家之言”,而这样的“一家之言”,事后也被安定门街道证明是根本不存在的。既然是根本不存在的新闻事实,作者为啥写成新闻发表了呢?这与一些记者习惯了“从材料之中找新闻”有关。会议材料一拿,低着头就找,只要觉得有“新闻性”,为了赢得竞争优势,不向当事人核实,抢先发了再说。这样的报道,不出事是运气好,出了事却一点也用不着奇怪。这样的报道好在不是批评报道。

  按理说,记者没有按新闻采访规律办事,写出了假新闻,那只要编辑把关把得好,假新闻还是不会“横空出世”的。编辑不可能一一去核对事实,但根据常识、常理,还是可以辨别一些新闻事实的真假的。就拿“孔庙立高考状元碑”来说,细细推敲一下,便会发现许多“问题”。比如,封建社会里,状元考试每次全国仅产生一名,而这个“高考状元碑”却是按每个省历年的状元登录,高考有文理之分,一个省每年至少也有两名高考状元,全国一年就有六十多名状元,20多年来,就有1600多名状元,加上孔庙内特有的元明清三代198块进士碑,这么多碑,一个国子监孔庙放得下吗?再说了,封建社会的状元,是直接当官的,而高考是一种教育选拔制度,高考状元是去高校读书学习的,怎么可以如此不分青红皂白,让高考“状元”与“科举状元”比肩而立呢?再说了,记者在新闻中也写了,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的彭教授对此明确表示反对,那编辑为啥不能让记者去问一下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和孔庙的相关人员是怎么想么想的。去年,北京某地就曾有人组织过高考“状元”骑马游街的“闹剧”,招致一片骂声,最后不得不草草收场。“前度刘郎今又来”,作为编辑,能不在心中多打几个问号,多问记者几句吗?

  针对新闻媒体的报道,每隔一段时间,便会有人出来或“澄清”,或“辟谣”。说实在的,有些新闻事实较为复杂,记者一下子辩不清真假,事实有些出入,也是可以理解的,“新闻当事人”出面做些说明也是必要的。但有些新闻,事实简单,道理清楚,之所以最终被证明成了假新闻,主要毛病出在记者采访不实,编辑把关不严上。只要记者和编辑少些哗众取宠之心浮躁之气,多些事实求是之意和责任意识,“孔庙立高考状元碑”之类的假新闻是完全可以避免的。(稿源:红网)(作者:易其洋)(编辑:徐志频)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中超联赛重燃战火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央行加息在即?
我要买房有问必答
近期降价车型一览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话题:成吉思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