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靶子:中国,绿色GDP了就可以满足了?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16日17:54 人民网 |
评论由头: 有人说目前各国通用的GDP能表达经济增长的数量,但不能全面反映经济质量,称它是“灰色”GDP。绿色GDP不但反映经济增长的数量,更反映质量;但迄今为止,全世界还没有一套公认的绿色GDP核算模式。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新政绩考核制度的推行和国民经济核算改革的趋势,既为实行绿色GDP核算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也迫使绿色GDP核算早日走出“象牙塔”,进入“实战”阶段。国家统计局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已决定,首先在2004年—2006年期间选择若干省市开展绿色GDP核算和环境污染损失调查工作试点,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和环境污染损失调查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也已成立。参加试点的省市本着自愿参加的原则选择确定。推荐参考:关注点: 绿色GDP只是在GDP的基础上考虑了环境因素,只是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它没有考虑经济与社会、环境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因此,它仅仅是反映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之一,不能过分地夸大它在反映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 环境损失难以计算、固有观念根深蒂固、相关法律制度存在空白,是横亘在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上的三道坎。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就全部资源耗减成本和全部环境损失代价计算出完整的绿色GDP,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很多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损失代价难以估价。关注点: 生态需要,不仅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生存需要,也是很重要的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生态需要得到较好的满足,反映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反映人的本质要求;要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审视生态需要;从文明的高度、从文化的高度去引导经济、社会的发展。 要增加生态消费的享受,也必须有“享受的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我国的生态环境教育还较滞后,没有引起广泛的重视。我们应该迎头赶上,把生态环境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逐步落实到教育体系和教育计划之中,落实到地区的社会发展计划之中。关注点: 无论是防治污染,还是节约资源,都离不开企业的积极行动,而政府的引导作用不可替代。政府在鼓励企业提高资源定价、降低能耗等方面义不容辞,中国应尽快出台相关的财政、税收政策和实施细则,并认真贯彻执行。 即使是在法制相对健全的发达国家,法律也不是万能的。在环境保护等公共领域,人文精神的张扬与道德观念的提升尤其不可或缺。发达国家的历史和中国的现状都证明,社会转型期往往是欲望膨胀、放纵行为大行其道的时期,而这与诚信和责任格格不入。编辑点题: 推行绿色GDP是进步,政府、企业、公众都应该积极。但是,即使我们做好了也是别人已经做过的,我们能不能自己搞点独特的衡量标准推向世界?我们身边的小国不丹在上个世纪60年代开放门户之初,就制定了一套国家发展指标,以“全国快乐指数”衡量国家的发展,重视国民的快乐多于生产力。不丹的“全国快乐指数”涵盖四大原则: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并公平分配资源、保护自然环境、促进文化发展及创立良好的治国之道。不丹发展旅游业条件得天独厚,但是为了保护环境并不积极。我们能不能比不丹更有出息、走出自己的路?欢迎广大网友各抒己见,进行探讨。请将感言写入留言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