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她们是美丽天使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17日02:52 人民网-华东新闻

  本报记者 王有佳

  小档案

  陈扣娣,女,45岁,上海市普陀区市容管理局“陈扣娣班组”班长,全国建设系统先进工作者。她1986年进入上海市普陀区环卫局从事清扫工作至今,所管辖的道路保洁,连续13年在全国、市、区权威部门明查暗访中不失一分,连续5次被评为上海市“三八”红旗手,所在班组连续六届被评为上海市劳模集体

  每天凌晨4点,一辆清扫车开上街头。伴着朝阳升起,伴着扫帚有节奏的扫动,在上海市普陀区市容管理局“陈扣娣班组”女子清扫队的身后,留下城市的一片洁净。

  她们是普通人,做着普通的事,但是,她们用自己的奉献化作了城市的美丽,用平凡滋润了城市的笑颜。她们,是这个城市的守护者。

  带好一个班组,用自身魅力感染他人

  “要做就要做最好的”,快人快语的陈扣娣这句话常挂嘴边。这是她18年来对自己的要求,也成为她18年来带领的班组的评价。

  陈扣娣走上环保岗位纯属偶然。27岁那年初为人母,为了多点时间照顾女儿,陈扣娣调换工作来到了离家稍近的环卫局,她也因此走上了“领导岗位”———担任女子清扫班组组长。

  刚上任时,同班组的姐妹对于初来乍到的陈扣娣不领情:下的指令没有多少人执行,工作时拖拖拉拉。要强的陈扣娣想到,只有用苦干来感染姐妹,用自己的热情化解她们心头的疑虑。

  于是,她带着一把扫帚骑着车上路了,哪儿脏,就扫哪儿;看到姐妹们干得不痛快,就找她们唠家常。有一次,她发着近40度的高烧,还是瞒着家人去上班,摇摇晃晃来到道班房干着最重最累的活时,终因体力不支昏了过去。这一刻,大家的疙瘩终于消除了,心也走到了一起:“这个活,我们大家一起干,一定会干好的。”

  每人每天清扫近8000平方米的马路,为了一句“做最好的”承诺,她们默默履行了18年。

  去年非典肆虐期间,公共场所和肮脏的垃圾常常使人同非典联系在一起,但是,陈扣娣和她的姐妹没有退缩,夜以继日地奋战在抗击非典第一线。一天夜里,劳累一天的陈扣娣接到通知,说子长路有居民投诉垃圾没有清理。她顾不上休息,立即赶到投诉现场。虽然那些垃圾是别人偷倒的,但她依然二话不说,马上联络清除。回到家时,已经是次日凌晨1点了。

  班组里王子文负责清理13条路段上50个废物箱,当时正闹非典,家人担忧地说:“人家戴着口罩还怕传染,你还要用手去掏50个废物箱,不是在与魔鬼打交道吗?”但小王没有退却。在抗击非典的两个多月里,没有一天缺勤。每天不仅要掏空50个垃圾箱,还要进行两次消毒清洁,工作时间比平时延长了一倍。

  科学管理,创新工作方法

  虽然是平凡的清扫岗位,但倾心于城市美容事业的陈扣娣说起来,却有一套科学的工作方法。

  “环卫清扫作业不是简单的挥挥扫帚扫扫马路,针对不同的垃圾,我们可以用大小不一的清扫工具来对付。”陈扣娣一脸自豪。她从实践中制定出“八扫六清一通”的道路保洁作业规程:头遍先普扫,绿化地主动扫,有风顺风扫,无风两头扫,商店门前来回扫,公交车站招呼扫,沟底灰沙用力扫,窨井墙角不漏扫;做到路面清、沟底清、人行道清、花坛周围清、墙角清、沟眼清。

  “可别小看了‘沟眼清’这一点,下大雨时,如果下水道的入口有脏物堵塞,路面的雨水就下不去,形成积水。所以每次看到脏物,我们都是用手去掏的。”陈扣娣的细致,浸润在点点滴滴的工作中。

  班组所辖的宜川路段商店多、摊位多、公交站点多、人流量大,垃圾清扫量可想而知。为了让工作更规范,陈扣娣提出,班组成员必须佩戴印有“上海市劳动模范集体陈扣娣班组”的胸卡,并附有照片、姓名和监督电话。

  “戴着胸卡上班,既光荣,同时也给自己无形的压力。”副班长金凤英说起了这样一件事:一天她在延长西路上擦洗电线杆上的小广告,不小心弄倒了载有涂料的自行车,弄脏了一位中年妇女的裤子。小金连声道歉,并表示要帮她洗干净。但那位妇女满脸不信任,气呼呼地要拉小金到单位告状。小金耐心解释,又指给她看胸前的标牌,她这才半信半疑地留下了住址和脏衣服。第二天,当小金带着洗得干干净净、烫得服服帖帖的裤子敲开她家的门时,那位女同志盯着小金的胸牌连声说:“不愧是劳模班的,真讲信用。”

  现在,班组姐妹更加把这块小小的胸牌看作是自己的诚信和荣誉的象征。

  温馨的大家庭,温暖所有人

  46位姐妹组成的班组,就像一个温馨大家庭。有了烦恼,到班里说说就全没了;再苦再累,一想到劳模班组就满心荣耀。这份激情,把平凡的工作燃烧得分外美丽。

  外来妹邓爱丽进环卫所时,别人都劝她,千万别去“陈扣娣班组”,太累,可她偏偏分到这个组。小邓心理压力特别大,看着长长的马路,简直无从下手。于是,陈扣娣边手把手地教她,边讲班组成长的历史和其它姐妹的故事。小邓的心结没有了,干活有劲了。后来,连她的爱人也被感动了。大年初一清早,小邓上街清扫鞭炮屑时,她爱人主动请缨,加入了清扫队伍。

  来上海打工的四川妹子唐华,上班时脚被钉子扎穿,一拐一拐来到班组。陈扣娣看了急得直流泪,连忙送她上医院并替她付了医药费。这事让小唐心里不平静,她说:“陈班长就像我的姐姐一样关心我,这个集体就是我的家。”如今,小唐已是班组的一员猛将,被同伴们称为“假小子”。

  韦益翠的遭遇更说明了她的幸运。调入劳模班没几天,她家便祸不单行:先是她自己摔折了腰骨,班里姐妹立即凑了800多元买补品去看她。没几天儿子又摔掉两颗门牙,花了一笔医药费。细心的陈扣娣看她茶饭不香的样子,主动询问,三言两语问出底细,和全班姐妹一合计,又每人捐了100元帮她渡过难关。“那时,我连班里大多数姐妹的姓名都叫不出来,她们却用自己的热心帮助我”,韦益翠说,“现在赶我走我也不离开这个班组了”。

  为掌握更多的技能,这些年龄超过40岁、仅有小学文化的姐妹们,硬是用一双握了数十年扫帚的手,学起了电脑。班组里所有人对机扫车的性能都了如指掌,出了故障也能手到病除。

  “一个人先进不算先进,先进的价值在把更多人带为先进。”陈扣娣说得很朴实。正是这样朴实而平凡的集体,让城市变得更加美好。

  《华东新闻》 (2004年09月17日 第二版)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中超联赛重燃战火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央行加息在即?
我要买房有问必答
近期降价车型一览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话题:成吉思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