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花果岛”上夕阳红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17日02:54 大江网-江西日报

  近日,我们慕名来到德安县邹桥乡,听乡党委书记王瑞风介绍,湖塘水库有座“花果岛”,“岛主”是一位年近古稀的老汉,是他凭着农家人的吃苦耐劳和对美好生活的执著追求,辛勤劳作16年才建起来的。

  顶着炎炎烈日我们来到湖塘水库,站在大坝上等船,只见辽阔而平静的水面,一片碧绿。上船后,机动船划破波平如镜的水面直奔“花果岛”。十分钟后,我们登上“花果岛”。只见岛上一排排果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树下有成群鸡鸭在悠闲地觅食。整个果园洋溢着和谐、宁静、自然的气息,好一幅充满农家乐的田园画图。

  邹桥乡宣传委员代征爱介绍说,这个小岛叫“上郑”,昔日的小岛杂乱阴森,让人望而生畏,今天它之所以如此多姿多彩,风景宜人,这都源于“岛主”王贵如老人16年辛勤劳作。

  性情乐观、精神矍铄的王贵如老人谈起以往的开垦经历,兴致极高。王贵如老家在江苏海安,1962年迁移江西,落户到德安县邹桥乡源口村五组。当时湖塘水库建成,开始蓄水,王老汉家的田地正处水库腹地,即将被淹没于库底,作为世代以种田为生的农家人,王老汉心里十分焦急。当时的党委书记李汉才见此情形,便对老王说:“你是个能吃苦的人,湖中那么多小岛,你去开垦一座种上果树,就一定能生活下来。”一语惊醒梦中人,已年过半百的王贵如为生活所迫,也为了能造福子孙,毅然带领全家踏上这座荒岛,正式向水中小岛找出路。

  万事开头难。刚开始,小岛上杂草丛生,荆棘遍地,要种植果树,必须先砍掉杂树杂草,挖出树桩,整好土地。为此,王贵如和老伴吉梅芳在荒岛上搭起简易草棚,吃住在山上,每天起早摸黑,挖老树桩,翻整土地,一天往往要干十几个小时。这些体力活就是年轻人都难以坚持下来,但王老汉夫妇硬是咬牙挺着。碰到实在挖不动的老树桩,王老汉就请人帮忙先放土炮炸松树根。就这样日复一日地狠干了近20个月,硬是一锄一锄地挖出了第一块果地,种上了300余棵橘树。从此,王贵如一家便从种田转向果树种植,随后边种边垦,边垦边种,一直延续16年。如今,整个果园面积已达90余亩,覆盖了小岛总面积的80%,园内果树排列整齐,郁郁葱葱,枝繁叶茂,成了名副其实的“花果岛”。

  王贵如老汉思维活跃,注重科技信息,在种果树前,他曾试种了旱地稻,但收成不好。进行果树种植后,他积极搜集果树种植技术信息和市场信息,县农牧局举办第一期果树培训班,他就踊跃报名参加了。后来经过慢慢地摸索和实践,他掌握了果树栽培技术,积累了实践经验,使果园面积逐渐增大,果树单产也逐步提高。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90年,王贵如刚种上第一批橘树尚未挂果就遭遇了1991年那场百年难遇的大冰冻,300余棵橘树荡然无存。看到辛辛苦苦忙了一年多才种上的果树遭此大劫,王贵如伤心透了,然而水田已被淹,回头已无路。他再次打起精神,重新栽植果树。1994年那次大冻时,王老汉夫妇顶着严寒,在林地空隙烧火取暖,才保住了大部分的果树。自此以后,在王老汉夫妇的精心护理下,果树长势良好,果园面积也逐年得到扩展。

  近几年时兴山水立体开发,王老汉看到林间的杂草旺盛,每年打药除草就花费600余元,便想到立体开发,综合利用。于是,他在林间养上鸡、鸭,在山脚挖塘养鱼,以草养鸡喂鱼,既节约了除草费用又增加了果园的生态效益。如今果园里的各种橘树、梨树、板栗、柿子等都长势喜人,每年可为王老汉创收1万余元。看到环境优美、效益渐长的果园,王贵如老人感到无比欣慰。

  告别了王贵如夫妇,机动船向岸边驶去,再回首,暮色中的“花果岛”更显郁郁葱葱,犹如一幅田园风格的水墨画。

  (刘劲楠 潘治强 本报记者练炼 大江网-江西日报)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中超联赛重燃战火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央行加息在即?
我要买房有问必答
近期降价车型一览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话题:成吉思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