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书札艺术及其鉴赏说略(下)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17日04:34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张辛

  三

  当年梁实秋先生曾写过一篇小品文,名《信》。其中讲:“我国尺牍,尤多精粹之作。”何以为精粹之作呢?我认为非名人书札莫属。道理很简单,旧时名人之著名,大多由于其有名著,有名行,或有名绪、名业。必有超常之智慧、超常之能力、超常之才艺、超常之生活,更重要的是必有超常的素质,而非如现下某些名人或由外力使然。因此名人间用于社会交流的书札必然多精粹者,较一般书札必然更有意义、更有价值,也更有艺术性。诸如李斯、司马迁、贾谊、东方朔、扬雄等秦汉名流书札;诸如上揭魏晋名士书札;诸如唐宋八大家、苏门六君子、竟陵、桐城诸派以至南社社员等历代显达的书札之作,无不名实相得。

  前几日,我收到一部书稿,题为《名人信札的收藏与鉴赏》,是北京大学程道德教授和全国总工会方继孝先生从他们多年之书札藏品中遴选的精品结集。共收入自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近100多年间的社会各界名人的115件名札。从洋务运动魁首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到戊戌维新领袖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从中国新史学的开山王国维、疑古派史学大师顾颉刚,到大学者、思想家章炳麟、严复;从大教育家蔡元培、胡适、马寅初,到文学巨匠鲁迅、郭沫若、巴金;从书法大家张裕钊、沈尹默、于右任,到大画家齐白石、徐悲鸿、刘海粟,以至科学家翁文灏、丁文江、李四光,均赫然名流显士。可谓五彩缤纷,九流鳞萃。其书则功力老到,或行或草,或柔或刚,或碑版,或馆阁,或宗法钟王,或自出机抒,皆真率本分,天机自动。信由情性所致,全自蕴藉中来。是书家自不同凡响,不以书家名者亦不弱于书家。洵乃琳琅满目,洋洋大观。

  四

  名人书札的收藏同其他艺术品,尤其古文物收藏一样,无疑要以欣赏和鉴定作为基础。欣赏是第一位,即首要的是对书札有感觉、有兴趣,必须乐于亲近、了解它,愿意与之交朋友,作知音,而最终达到与之心灵沟通,情感交融。因为古人书札与古文物一样,本身是有思想、有生命的。它凝聚着作者的情感和智慧,或者说,它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而所谓赝品则为他人比着葫芦画瓢制作而成,是以赚钱为惟一目的。因此根本不可能有真情感,不可能有真韵味,章法亦必支离而断气,结字必呆板如木鸡,总之势必会暴露出某种匠气、傻气或火气。

  其次才是鉴定。鉴定是一种专门而古老的学问,是文物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大抵从文物造假出现之日就产生了。孙过庭《书谱》云:“夫蔡邕不谬赏,孙阳不妄顾,以其玄鉴精通,故不滞于耳目也。”这里揭示了艺术鉴赏的一个通理,即必须首先要“玄鉴精通”。通俗一点,即必须要懂。而要懂,要“玄鉴精通”,我以为需要两个基本条件,其一是要有相当的艺术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其二是要有一定的真切感受或实践经验。然后则需要了解三方面的问题:了解所鉴定对象的意,了解所鉴定对象的技术,了解所鉴定对象的历史。说到底,也就是要明了古人所谓“道、器和通变”。所谓道,即意义、规律或法则;所谓器,即技术、工具等;所谓变通。即演变的历史。对于书札而言,就是要充分了解其性质、功用、意义、文化价值和材质、制作方式、形制特点以及历史演变、时代特征等,这是书札鉴定不可或缺的基本功。这是其一。

  其二,书札鉴定同其他文物鉴定一样需要有参照系。与玉器、青铜器、瓷器等文物鉴定须以考古学文化材料为参照物不同,书札以及书画、古籍、碑帖拓本之属的参照系则是真实可靠、流传有绪的传世品。我们必须要有足够的时间去接触、熟悉和研究传世书札原件,要从内容到形式全方位地考察。其中最主要的是了解该作者的文笔风格特征,尤其是书法用笔特点。如果说我们前面所论乃是近代书札产生和存在的时代背景和总的时代风格特征,此乃书札鉴定的基点。那么文笔风格和书法用笔特点则属于个性,而个性乃是艺术品鉴定的主要依据———艺术风格之三要素中的核心所在,或曰鉴定之主要法门。所以文笔风格,尤其是书法用笔特点才是书札鉴定的根本的和最后的依据。因为风格即人格,书札鉴定一如人品鉴赏,只有熟悉了解了某人,才能正确地认识鉴赏他。而此种熟悉只能从根本上,通过个性把握来实现。另外书札所用纸张的鉴别也要通过与参照物的比对来进行。如果纸确为当时产品无疑,那则需要特别对墨色做认真的考察。这也是书札鉴定的重要方面。

  其三,要有一个好的心态。一是不要有任何侥幸心理,不要做有悖常理的事情。在当今如此浮躁,如此急功近利的社会现实下,唯利是图之辈无所顾忌,无所不能,古董要什么就有什么,书札要谁则作谁,因此我们必须时刻警惕,最好随遇而安。二是不过于自信,隔行如隔山。考古与文物研究是相当专业的学问,造假售假也是很专业化的行当。我经常看到一些高知、教授上当,其原因主要就是过于自信;我也经常看到一些大款、企业家上当,主要原因还是自信。

  最后我们要说,收藏贵在成之体系。只纸片札,古今东西,云鳞雾爪,星散支离,充其量只是吉光片羽。倘若限定某一特定时段,聚焦某一专题,刻意收罗,日积月累,假以时日,则势必会成就一个羽翼丰满的收藏序列或体系,其价值自然非断金碎玉可比。

  (作者系北京大学教授)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4年09月17日 第八版)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中超联赛重燃战火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央行加息在即?
我要买房有问必答
近期降价车型一览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话题:成吉思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