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从吹火筒到液化气灶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17日08:24 湖南在线-湖南日报

  尹振亮

  假日,爬上一条新修的弯弯曲曲的山村公路,我又回到了那生长红薯土豆的故乡。

  一进家门,只见小弟正用液化气灶做着午餐。“哟,老弟也‘鸟枪换大炮’啦。”“嗐,二哥,你都长时间不回家,现在农村变化可大了。你到村里转一转,看有多少人家在用液化气灶?”老弟见我一脸惊奇,忙向我解释。

  随着小弟家液化气灶的一次次点燃,埋藏在我心底里的往事也被一件件地“点燃”,特别是当年用来做吹火筒的野竹竿和苎麻杆,更是令我记忆犹新。

  20年前,我们村的群众大部分都靠烧柴取暖做饭。我们兄弟八九岁的时候,父母为了多挣工分,过早地把全家人的“吃饭问题”压在了我和哥哥的肩上。哥哥比我大,每天放学回来,淘米做饭,洗碗洗菜,自然成了他的分内事。而我,就只有拿张小木凳坐在灶口当起了“专职烧火员”。茅草树叶不耐烧,爸爸就抢抓别人中午休息时间,到山上去挖些野树蔸回来,这下可苦了我这位“烧火员”。有时贪玩,没有及时追加树蔸柴火,灶内的木柴已燃尽,这时再放进木柴,就只有吹火了。由于人小,我嘴巴鼓胀得像气球,还是很难一下子把火重新吹燃。因而,我也学着大人们的样子,或找根野竹竿将竹内的隔层穿破,或找根以往乡下人晚上出门点燃用来照路的苎麻杆,使劲地吹呀吹。如果灶内的湿柴太多,浓烟便会一股股地往外冒,呛得人咳嗽不止,双眼刺痛,泪流满面,而脸呢,也经常是白一块、黑一块的,像个大花猫。

  转眼间,20多年过去了,山村的人们实现了从烧柴火到烧煤炭,再到现在烧液化气的巨大变化。吃过午饭,小弟领我到村民家串了串门,曾经与我同班的同学、现任村委会主任的阿华笑着跟我说:“你看,这几年来,随着农村的逐步富裕,原先是城里人‘专利’的液化气灶‘飞’进了寻常百姓家。我们今年还按照镇政府的规划,准备在村口建10到20个容量为50立方米的沼气池,到时候村民烧火不用钱,连照明也会不用钱了。”听完老同学的一席话,我更是感慨万千。

  呵,山村变了,我坚信,山村的明天一定会变得更美好。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中超联赛重燃战火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央行加息在即?
我要买房有问必答
近期降价车型一览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话题:成吉思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