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人民时评:郑州“户籍新政”急煞车说明了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17日22:13 人民网

  马龙生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2003年8月,郑州市入户政策完全放开,允许外地人员以“投亲靠友”等方式办理户口,这在全国都属超前。然而,在全国户籍政策逐步放宽的情况下,先行一步的郑州“户籍新政”却突然来了个急刹车,倒退到一年前的标准。据报道称,郑州市之所以收紧户籍政策,是为了“暂缓人口激增带来城市压力”。

  近年来,打破城乡割据、放开户籍管理的呼声不绝于耳。从社会公平与进步的意义上说,这样的呼声不仅非常合理,而且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事实上,在这一问题上,全国各城市都不同程度地迈出了步子,有的城市迈出的步子之大,甚至超出了人们的预想。郑州市“允许外地人员以‘投亲靠友’等方式办理户口”,与彻底放开户籍限制的底线,几乎只有一步之遥。这样的政策,肯定会受到绝大多数百姓的关注与欢迎。

  如果说类似郑州“户籍新政”的举措,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认识户籍政策诸多负面意义的世界观问题,那此项“户籍新政”的急煞车,又集中暴露出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没能充分尊重“循序渐进”的规律,在方法论上出了偏差。尽管消灭城乡差别、实现城乡一体化是我们的根本目标,但在当前社会还不具备实现这一目标的现实条件时,步子迈的太快,只能是欲速不达,适得其反。从这个意义上说,追求社会公平与进步,必然需要消耗一定的成本,而当城市没有能力提供这个成本,就急于撤掉或大幅砍低应有的门槛,初衷的“含金量”就会降低,其结果也未必就能一定体现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乡村人为什么要涌进城市?不同地区的人为什么要流动?趋利,当然还是最重要的原因。城乡差别不用说了,不同地区之间,也因历史与现实等复杂原因,存在着发展不平衡问题。而平衡永远是相对的,不平衡才是绝对的,这样的规律,形成了人口流动的充分必要条件。在这样的情况下,户籍制度根本挡不住人们的流动。但是,户籍背后的利益尽管越来越少,可作为一道不大不小的门槛,却多少可以为城市的承受力起到一些“减压阀”作用,可以增加一点“流动还是不流动”的选择难度。

  当人们为某一城市力度较大的户籍开放政策而欢呼雀跃,同时为另一城市的户籍开放“门缝较小”而不满时,我们大概不会想到,决定户籍开放程度的主动权,往往并不是握在该市政府的手里。从根本上说,户籍制度的全面开放,有赖于城乡差别、地区差别的不断缩小。只有这两个差别小到了一定程度,大都市已没有太多可供追求的预期利益,户籍开放才能最终实现。而这个“缩小”,只能靠“补低就高”,而不是靠“削高就低”。因此,仅靠一个城市的力量是不可能实现的。郑州“户籍新政”的急刹车,也体现了某种客观规律的作用。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中超联赛重燃战火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央行加息在即?
我要买房有问必答
近期降价车型一览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话题:成吉思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