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祁门之围(二)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18日09:37 南方都市报

  咸同故事

  谭伯牛专栏

  咸丰四年,曾国藩在靖港战败,自杀,未遂。两年后,在湖口战败,他再次自杀,未遂。四年后,在祁门,眼看要被围捉,他又一次想到了自杀。三次自杀,在细节上有些改进:第一次,他先自杀未遂,再写遗嘱,再自杀,又未遂。第二次,他先写遗嘱,然后立即自杀,未遂。第三次,则提前很久写了遗嘱,静静等待太平军的到来,表现得很从容。好朋友欧阳兆熊曾简练评价曾国藩的“一生三变”,说他一开始是个拥护程朱理学的激进分子,出山治军后变成现实主义的法家信徒,最后,升华为讲究“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的黄老之学的忠实拥趸。若就三次自杀的不同表征来看,欧阳先生的话很有道理。

  欧阳先生在事过境迁之后固然可以从容评论,但是,当日身在祁门军营中的诸人是否也能像曾国藩那样平心静气看待将要来临的变故,实在是个问题。前述王闿运事,已讲过他在祁门被围时做了“逃兵”的经历。多年以后,他回忆这件糗事,依然秉持可贵的自我批判精神,老实写道:“直惭携短剑,真为看山来”——文人幕士的腰间“短剑”也好,如椽之笔也好,在硬碰硬、较真儿的时候,大半只可用来点缀“看山”的风景,起不到实际作用,套用时下流行的话语,这也算是“人文精神的失落”罢。李鸿章以翰林身份在祁门大营做参谋,他的“人文精神”也因此次危机“失落”了一回,不过,他还是比王闿运要强上许多。

  其时,被曾国藩派去防守徽州的李元度(也是文人),不到三天便丢了防地,羞惧交并之下,竟不敢回祁门复命,而在外游荡一个多月,玩起了失踪游戏。曾国藩不禁大怒,于是,命李鸿章起草奏折,参劾李元度。于情于理,身为曾幕第一公文高手的李鸿章都不应推辞这个指令,孰料他竟冒出一句:“果必奏劾,门生不敢拟稿。”曾国藩闻言,先是一愣,又一转念,以为李鸿章和李元度交情太深,不忍动笔,乃说:“我自己写。”话音未落,李鸿章竟又说出一句:“若此,则门生亦将告辞。”曾国藩傻眼了,没想到二李的交情深到这份上,兼之正在气头上,乃说:“听君之便!”李鸿章再不说话,卷铺盖就去了江西。

  明年,祁门解围,朝廷让曾国藩保举江苏巡抚人选,多人推荐“才气无双”的李鸿章,曾国藩大摇其头:“此君难与共患难耳”。 谭伯牛

  LOGO设计 李小焉 陈瑜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中超联赛重燃战火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央行加息在即?
我要买房有问必答
近期降价车型一览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话题:成吉思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