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信而有征《路翎传》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18日10:34 湖南在线-三湘都市报

  朱健

  石湾先生《想起路翎的一部书稿》(见八月二十日《文汇读书周报》五版)文中,说到朱珩青“是个有心人,通过当《燃烧的荒地》的责任编辑,常与路翎联系、交谈,积累资料,竟写成了一部路翎传记”。事实上朱珩青的路翎评传已有两部。几年前收到过她的《路翎:未完成的天才》,今年又收到新书《路翎传》。此外,还陆续读到过她一些长短不一的文章。在我有限的见闻中,对路翎的研究,朱珩青大概是用心甚诚、用力最勤的一位。常来常往近20年,朱珩青已是路翎全家可以推心置腹的友人。读新书得知,有些余明英可能也不甚了了的路翎生平不传之秘,朱珩青辗转以求,真凭实据,宣示于世,使我们对于路翎及其作品有了更真切的认知,也为今后的路翎研究,提供了“现场”资料。何满子兄在序言中盛赞朱珩青遍访路翎各个时期的交游,重走路翎生前足迹所至的市镇乡场、生活创作相连的环境乃至已淹没的旧迹,称她“实地勘察,有如探测矿藏”,誉之为“人文地质工作者”;并非过甚之辞。王得后先生序中则谈到新书对路翎出生地、年月的订正,特别是“《财主底儿女们》人物原型谱系和他们的生活实况,倘无以心换心的诚恳态度,是不可能得到对方的吐露的”,甚为中肯。修史立传务求信而有征。朱珩青的书,当之无愧。略感不足的是:两部路翎评传,似乎仍未能充分展示路翎生命全貌。朱珩青所掌握的材料,大概还有相当部分有待“解秘”,她的理性思考可能有的思路已现但尚不够成熟而欲言又止。因此有理由期待盛年当令的朱珩青会有路翎研究新成果问世。

  期待,还有另外一个理由。读《路翎传》的同时,我还意外的读到青年学人王丽丽亲著《在文艺与意识形态之间:胡风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出版)。这是一部近50万字的大书。开卷有益,绪论第一节《胡风研究的现状分析》带来的学术资讯,令我眼界大开。近年“胡风研究”学人之多、成果之丰,老朽聪明闭塞,绝大多数闻所未闻。更意外者,王丽丽这部大书竟是教育部一项青年基金项目“文化研究视野中的胡风现象”课题成果。学术资源和研究背景,均可谓与时俱进。精力所限,粗粗浏览所得印象:王丽丽的胡风研究已从“冤案平反”的政治事件,进入更广阔的文化史、思想史视野。正如前几年林贤治所言,胡风冤案是二十世纪中国重要的精神事件。如果和万同林挖掘出的胡风和“才子集团”的关系联系起来观察,王丽丽的胡风研究则是20世纪中国左翼知识分子(最近有人称为“鲁迅左派”)精神谱系极其重要的一章:数十年间总有那么一批人直面强势话语,自己思考着、行动着、困惑着、坚持着———坚持的底线,就胡风而言,王丽丽认为就是文艺的美学品格。这种坚持,王丽丽称之为“拒绝询唤”。“询唤”这个外来词我是第一次见到,开始不解其意。从王丽丽频繁使用的语境看,大概相当于“宣谕”或“招安”吧。如此解可通,则“拒绝询唤”就是直面强势话语,拒绝“宣谕”,拒绝“招安”。由是推演,王丽丽得出一个出乎“常理”又合乎学理的判断:作为政治事件的“胡风冤案”,一旦作为文化史、思想史视野的精神事件来观察,既然“拒绝询唤”,当然“冤案不冤”。青年女学人的学术识见、理论勇气,值得赞赏。胡风的精神品质、人格力量、斗士风范,更加彰显。所有这些,对于路翎研究或新的路翎传的撰写,无疑皆有重要价值。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中超联赛重燃战火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央行加息在即?
我要买房有问必答
近期降价车型一览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话题:成吉思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