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陈英木:福州古老音乐的孤独演奏者 200多年十番音乐濒临失传(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18日11:40 东南快报
陈英木:福州古老音乐的孤独演奏者200多年十番音乐濒临失传(图)
要遗产不要遗憾

  “在我们快速融入世界而文化重心发生倾斜的时候,如果没有唐装与中国结,我们从哪里去寻找心理重心?”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的话,也许可以说明民间文化对一个民族的重要性有多大。是的,一个不珍惜自己历史文化遗产的民族不可能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一个连文化遗产都保护不好的民族也根本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为致力于振兴海峡西岸的省份,福建同样不能丢掉那些代表我们民族情感延续的民间文化。

  在民间文化保护方面,有一条重要的成功经验是通过立法来保护。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将在本月审议《福建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草案修改二稿)》,以后省内的民间文化保护有望依据此法进行。

  在全省的民间文化保护即将开始新阶段的时候,本报推出系列民间文化专题,通过它带来一些民间文化艺术项目,为您讲述民间文化繁荣或衰败的故事,展示民间文化,传承艺术人生,希望这些内容能帮助人们唤起一些美好的回忆,进一步增强人们的文化保护意识,参与记录和抢救福建本土的民间文化,不让这些宝贵的遗产流失。

  那是一段奇特的音乐之旅:想象着耳边响起那舒缓优雅或高亢激越的旋律,眼前浮现出村社庙会节庆时长长的奏乐队伍,一种怀古的情愫油然而生。近日,记者有幸看到福州十番音乐的第二代传人陈英木,他很小心翼翼地拨弄着保存很久的椰胡、逗管、狼串等古老乐器,深情地奏起民间古老的乐曲……

  困境 十番濒临失传年轻人不爱学

  如今,我们依然能在五一、国庆、春节欣赏到以陈英木为代表的福州台江区十番乐队的精彩演奏,但较之从前,享受到这种独特音乐的时间已大大减少。

  确切地说,现在,这种十番音乐面临着可怕的困境:濒临失传!

  七旬的陈英木语调激昂:“一想到我一年年地老去,无法把它传给后人,我的心都在痛啊!”陈英木堪称福州十番音乐的权威人物,他的十番手艺不仅代表了十番音乐的精湛水平,还闻名于海内外。眼下,他的痛处却在于无法培养一个和他自己一样出色的徒弟。

  陈英木意识到年轻人不爱学这门手艺,十番对技术的要求太高了。数十年的艺术磨砺对他而言是学好基本功的必经阶段,而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是多么的不切实际。当然,七八岁就开始学十番技艺的陈英木不仅勤奋,也很有天赋,更有着浓厚的兴趣。凭着他的执着,他把十番最传统的风格坚守到今天。

  “我年纪大了,守旧一点,创新挺难。”面对许多人对十番音乐形式老旧的质疑,陈英木也相当无奈,但他总算明白年轻人为什么不喜爱十番音乐了。

  溯源 福州十番音乐清朝已具规模

  十番音乐以它顽强的生命力在福州这块土地上已经生存了200多年,福州的十番音乐发源于台江区的茶亭。

  早在清朝,就有不少文人墨客描绘、赞誉福州十番音乐,也证明其在清朝乾隆年间已初具规模,并十分流行于福州城。陈英木说,在很早以前,福州民间盛行舞龙灯,群众不但爱看舞龙灯表演,也喜欢上为舞龙灯伴奏的有地方色彩的打击乐。后来发展到用十多种乐器演奏十番音乐,很自然地在元宵踩街、迎神赛会、婚丧寿宴的场面,就全是十番的“天下”了。

  辉煌 十番艺人们曾赴东南亚演出

  福州十番音乐的扩散速度是惊人的。它以“城市包围农村”的方式,逐步占领了广阔的农村市场。以至于到清末民初时,它不仅遍及福州各区县,还流传到宁德、建阳、南平等县。

  而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福州十番音乐经历了发展中的一个高峰期,那时十番的班社不仅到过北京、上海、香港、台湾,还远赴新加坡、东南亚等地演出、授艺。直至陈英木这一批十番艺人登上舞台后的半个世纪里,仍屡屡碰撞出火花。至于参加什么省、市、区级文艺晚会、民俗表演甚至获奖、接待全国及海外音乐界专家等,陈英木可以随便举出一大堆。

  那些来自我国各地和英国、法国、日本等国的专家们对充满乡土气息的十番音乐几乎达成共识:十番音乐很有福州地方特色。

  保护 政府政策支持十番音乐传承

  就在那条曾经以十番音乐闻名的茶亭街,陈英木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十番,学习十番,他曾开办培训班,无奈的是,如今带有浓厚商业气息的茶亭街并不能圆他这个梦。他于是到城门、长乐、连江等地培训弟子,还到电台、电视台录播十番乐曲。

  “虽然现在演出时都以‘十番’的名义,但这个队伍里有太多不专业的人士了,想要重建一个真正的十番队伍简直不可能。”

  在漫长的征途中,陈英木把希望寄托在两个儿子身上,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儿子们学起了十番,但也还是停留在业余兴趣的层面上。

  眼下,听说省人大将要出台《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陈英木又看到了希望。

  福建省艺术馆民间音乐研究专家刘春曙分析说,十番到了必须抢救的程度是一种必然。它的节奏、演出模式都与其繁荣时代的生产力相符,与当时人们缓慢的生活节奏协调。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十番由繁荣逐渐走向衰落。当然,这种古老的音乐有它传承的文化价值,需要保护,政府政策的支持是保护十番音乐的强大后盾。新闻背景福州十番音乐极具乡土特色

  十番来自民间,极具福州乡土特色。乐器

  许多人并不知道十番原来又称“叶欢”、“什欢”。但其究竟产生于哪个年代,至今还无法考证。传统十番乐器主要有笛子、逗管、椰胡、云锣、狼串、大小锣、大小钹、清鼓等10种。后来又加进了笙、木鱼等。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十番音乐登上福建省“武夷之春”音乐节舞台时,所用乐器竟达20余种之多,几乎涵盖了民族乐队的所有乐器。乐社

  据史料记载,在福州茶亭先后出现了“听月楼”、“新听月楼”、“二听月楼”、“三听月楼”、“访听月楼”、“钦月楼”、“新月楼”等,参与人数达数百上千人。而且各路班社还竞相打擂。想想那时热闹的场面:

  每逢乐社节目上演,台上,各路班社鼓乐齐鸣、龙虎争斗、热火朝天;台下,市井百姓群情沸腾,如痴如醉、欢声笑语……那种景象把民间百姓的全部情趣一览无余。曲牌

  十番音乐每一首曲牌都体现了一定的意境,有的还演绎了古老的历史,如《海底天》就体现了诗人李白的怀才不遇。如《海底天》这样的曲牌如今保存下来的有近50首,如《东欧令》、《西江月》、《南进宫》等。形式

  演奏分坐奏和行奏,即室内和室外两种。以前,十番音乐主要是在民俗活动中的迎神赛会及百姓婚丧嫁娶时演奏,穿梭于街头巷尾,逐队随之游行,边走边奏。

  据老艺人描述,民国时期,乐手穿统一服饰,如“纺绸衫”、“广洋衫”等,后改为“中山装”,头戴小帽或高帽,每次行奏,必引来满街人驻足围观,场面热闹异常。后来有了坐奏形式,便有了类似舞台排列的场面。哪一种乐器在哪个位子,都是固定了的,如打击乐器必须在前堂,管弦乐器则在后堂。特色

  每样乐器的音色个性鲜明,穿透力强。在演奏时曲牌的“板眼”和着行进的步伐,节奏如波澜起伏,缓时犹如高山流水,急时好似电闪雷鸣。特别演奏到乐曲高潮处,离现场好几公里以外都能够清晰地听到乐声。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中超联赛重燃战火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央行加息在即?
我要买房有问必答
近期降价车型一览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话题:成吉思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