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探索执政规律 加强执政能力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0日09:31 广州日报大洋网

  理论聚焦

  观点提示

  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说到底是执政主体见之于执政客体的政治实践问题。

  一个党的执政能力,归根结底是它获得广大人民群众认同的问题。评价党的执政能力是强还是弱,人民群众最有资格。

  要巩固执政地位,就必须从制度建设入手,根据执政规律的客观要求,把执政能力的建设落实到依法治国的各项制度规范当中。

  执政的合法性,不仅体现为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法律意义上的合法性,而且体现为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

  加强组织管理,确保党员的质量,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组织基础。

  确立“学习型政党”的形象

  李三虎

  执政能力的主体实践机制就在于,通过各种制度安排和相应法律途径,以自身较高的执政水准和能力公正地行使各种权力,以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说到底是执政主体见之于执政客体的政治实践问题。宪法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法定的执政党,这解决了执政的实践主体问题。至于党执政的实践客体则是政权,表现为各种国家机构的运作。这里所谓执政能力应该是执政党对国家机器(各种机构)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也就是说,党作为执政主体如何掌握政权、如何分配权力和按照何种规则参与国家机关运作,以使各种国家机器良好运转并切实有效发挥作用,构成了党的执政能力要素。从这种意义上讲,执政能力只有表现为良好的执政主体实践,才能真正做到立党为公和执政为民。

  执政党作为执政主体是执政能力的直接载体,执政能力直接地表现为执政主体的实践能力和水平。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主体是一个整体系统,它可以分为各级党组织(或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党的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增强全体党员的能力和素质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并通过他们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各项实际工作中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予以高度关注的方面。但相对于党员个体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来说,提高党的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应该说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点,因为执政首先是掌握和行使国家权力,党选派自己的人才和骨干通过合法的程序执掌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权力,而这些组织和人员是党的执政活动的具体承担者和体现者。可以说,党的领导干部素质是否优秀和能力强弱,领导机关结构是否合理和运转是否良好,直接决定和反映着党的整体执政能力的高低。

  从不同层次主体来看,执政能力的内容和侧重面有所不同,但无论如何,执政能力只能是执政主体在实践中学习和锤炼而习得。因此,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除了要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确立“学习型政党”的智力形象。这就要求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和增长新本领。执政主体在实践中习得的素质和能力,当然还需要在实践中显现其功效。党的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作为执政的主体力量,要实践自身的执政能力,其核心就在于发展这一实践主题。必须将推动发展,尤其是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地科学发展的水平和素质作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实践内容。

  执政主体实践执政能力的最后结果,可以以执政过程是否出现高效率与低成本来衡量。但无论如何,所谓效率和成本评价乃是一种自我评估,而任何这样的评估最终都要看“人民拥护不拥护、支持不支持”。因此,执政能力的主体实践机制就在于,通过各种制度安排和相应法律途径,以自身较高的执政水准和能力公正地行使各种权力,以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广州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室主任、教授)

  执政标准:群众满意

  尹德慈

  一个党的执政能力,归根结底是它获得广大人民群众认同的问题。评价党的执政能力是强还是弱,人民群众最有资格。所谓认同就是人民群众对执政党的支持和拥护。在政治学看来,人民群众对执政党的支持和拥护,就是党执政的合法性问题。执政的合法性,不仅体现为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法律意义上的合法性,而且体现为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就是增强和维护党执政的合法性。

  把人民群众的认同放在首要位置

  其一,增强人民群众认同,必须尊重执政规律,科学执政。古今中外无数事例说明,人心向背是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兴亡的根本因素。尊重执政规律,科学执政,要立足于发挥好党的两大基本政治功能。一是及时准确地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在此基础上形成党的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二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扩大人民群众有序的政治参与,推进国家和社会管理的民主化。从毛泽东用民主的方法跳出历史周期律的设想,到邓小平提出检验改革得失成败的“人民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答应不答应、赞成不赞成”的标准;从江泽民构思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胡锦涛强调指出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表明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群众的认同放在治国理政的首要位置。因此,执政能力的实质和关键是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如果违背了这一点就会失信于民,给党造成危险。

  规范执政是获得公信力的前提

  其二、增强人民群众认同,必须尊重宪法权威,依法执政。执政活动必须符合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程序。正当的程序才能产生合法效力,规范的政治过程才能产生公众接受的结果。执政党严格遵循既定程序施政,是执政活动获得公信力的前提,也是获得长期社会支持和群众拥护的重要条件。毛泽东曾经说:“宪政是什么呢?就是民主的政治。”在共产党人看来,发展宪政过程就是追求民主政治过程。坚持依法治国、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相统一,是实行宪政的应有之义。共产党通过依宪执政、依法执政实施党的领导,以国家意志保障人民当家作主,这就回应了改革完善党的执政体制和执政方式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的制度载体作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近两年来对宪法和宪政的重视,向全党公开表达执政党通过施行宪政来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马克思主义新觉醒。实施宪政的新觉醒标志着我们党在政治上更加成熟;标志着我们国家在管理上更加科学,更具有社会主义宪政的民主意蕴与法治基础。

  不断扩大获得人民认同的资源

  其三,增强人民群众认同,必须尊重民众需求,民主执政。人民群众对执政党的支持和拥护,首先取决于执政党在国家制度、经济发展、社会正义、公共政策和公共福利中对民众需求的满足程度。我们党执政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断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因而极大地增强了人民群众对我们党执政的认同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民群众对执政党的要求和期望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先进的、有作为的执政党必须坚持与时俱进,通过不断变革和创新,持续不断地丰富和扩大获得人民认同的资源。人民群众作为一个整体,各方面都有很多具体利益,当中也会有不同形式的人民内部矛盾。中国共产党处在执政的位置,负有重要的协调利益关系、解决社会矛盾的责任。面对新形势下的各种内部矛盾,要总结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统筹兼顾,维护大局,整合各种社会关系。积极探索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新思路、新方法,努力健全人民内部矛盾的调节机制,综合运用民主、法制、行政、教育等各种方式,认真做好新形势下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这篇大文章。

  党的执政能力和人民群众的认同是相互促进的。执政能力越强,越容易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同;人民群众的认同程度越高,执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越能顺利地得到贯彻执行,从而大大降低执政的成本。如果一个政党执政能力低下,距离人民的期望越来越远,就会动摇执政的合法性基础。把人民群众认同视为党的执政能力高低的评判标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过程,就是不断争取人民群众认同的实践过程。(作者是广州市委党校副教授)

  执政党意识的新觉醒

  姚柏林

  十六大在党的历史上首次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课题,十六届四中全会就此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方针原则,规划了构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大厦的宏伟蓝图。这一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执政党意识的新觉醒,是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又一重大创新。

  历史方位的新把握

  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建党八十多年来,尤其是执政五十多年来,在党的建设中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些新的情况和问题,都是源自党的历史方位和历史使命的变化。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党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这两大根本性转变既是我们党建党以来的全部经验、成就和进步的集中概括,又是我们党今天所面临的全部问题的根由所在。十六届四中全会准确把握这“两个根本性转变,”科学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系列途径、标准、原则、措施和指导思想,表明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历史方位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形势任务的新审视

  党的状况的两大转变,使党面临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的双重考验,面临权力对党的侵蚀和西方敌对势力的颠覆破坏的两种威胁。进入新世纪,国际局势正在发生冷战结束后最为深刻的变化,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在竞争中争得先机,立于不败之地,这对党的执政能力的考验是直接的、严峻的。在国内,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诸多矛盾和问题日益显现,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使得党只有通过不断提高执政能力,才能有效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从党的历史任务上讲,我们党不仅担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任务,还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长期积累下来的深层次矛盾日益凸现,解决这些问题的难度越来越大。另外,在人均GDP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阶段,社会经济结构剧烈变化,利益矛盾不断增加,社会问题突出,都可能成为引发社会不稳定的因素。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党提高理论创新能力,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依法执政、建设和谐社会的能力。我们党审时度势,充分认识到了前进道路上这种机遇、挑战和风险,对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适时提出了新要求。

  自身实践的新总结

  共产党执政是人类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我们党在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长期实践中,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执政成就,积累了丰富的执政经验。这些经验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得来的,我们应当始终不渝地加以坚持和充分运用,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升、丰富和发展。

  但也要看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在许多方面还不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如怎样不断推进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创新,特别是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正成为全党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一些党组织的领导方式不适应依法治国的需要,一些领导干部依法治国能力不强,如何得到切实解决;在党的制度建设方面,如何充分发挥党内民主,使党具有自我纠正错误的机制和能力。这些都需要党不断提高执政能力,才能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正因为如此,十六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部署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表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决心率领全党不断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创造新业绩。

  以人为本 统筹兼顾

  段华明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其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鲜明指向,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统筹兼顾的执政机制,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展现的新的领导风貌和执政特色。

  以人为本扩大了党执政的社会基础

  以人为本是我们党新的执政理念———突出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强调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要紧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我国是法制社会,人的概念也就是公民的概念。以人为本就是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真正解决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体,也就是“以什么为本”的问题。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从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了新力量,巩固和扩大了党执政的社会基础。

  我们党对于国家的领导主要体现为政治核心和社会整合作用,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总揽全局、全面筹划,兼顾各方,协调发展。统筹兼顾反映了执政党的基本社会功能。统筹兼顾,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是我们党成为执政党后提出的正确处理全局问题的一贯方针,也是党对执政规律的新认识。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社会利益主体更多,领域更广,利益关系也更复杂,因而对统筹兼顾的要求也更高更全面。执政党只有做到了统筹兼顾,才是善于领导。这里的关键是,把执政党的领导能力和水平转化为统筹兼顾的机制。在总体把握上,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整体推进,协调发展;在具体实践上,坚持因势利导,顺势而为,积极稳妥,全面准确。邓小平提出“两个大局”思想,让东部沿海地区加快对外开放,率先发展起来,发展到一定时期,积累了相当实力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正是一个统筹兼顾的实践过程。

  统筹兼顾提高驾驭市场经济能力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凸现了统筹兼顾的战略意义和价值。一是在社会变革中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社会阶层,人们的职业、身份也经常变动;二是各类社会群体中出现了新的利益关系和内部矛盾,诸如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城乡差距、东西部差距、行业之间与群体之间差距成为突出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把握我国社会生活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重新强调统筹兼顾这一重要方针,提出兼顾各方面群众,妥善处理改革进程中各种利益关系和社会矛盾。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五个统筹”,拓展了统筹兼顾的对象和范围。

  统筹兼顾,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也是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的重要原则。坚持统筹兼顾各种利益关系,必须重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创造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处理和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包括妥善处理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尽最大可能满足社会各个阶层之间及其内部利益要求,各项改革措施都必须使人民群众总体受益,使全体社会成员越来越充分地享受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统筹兼顾,协调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执政党的作用更体现间接性,体现为遵循规律,全面谋划,因势利导。今天讲统筹兼顾,不是计划经济、一平二调,也不是抽肥补瘦、抽多补少,更不是平均主义、齐头并进。而是既承认差别,突出重点,又使各方面利益都能得到保护和实现。这就要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鼓励竞争、反对垄断,使所有的市场主体获得平等的机会,能够公平参与市场竞争。也要进一步加强政府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高度重视对农民和困难群众的扶持,维护社会的公平,保持社会的稳定。(作者是广东省委党校教授)

  制度建设是能力建设的保证

  健全的制度和体制可以从根本上规范执政行为、理顺执政关系、惩治执政腐败,使执政能力建设能够有章可循。

  李仁武

  执政能力的高低,从根本上决定着执政党执政的前途和命运。可以说,如何加强执政能力、提高执政水平,历来是执政党政权建设必须重视的一个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苏东剧变以及世界上一些大党、老党退出执政舞台甚至人亡政息,表明执政规律是不可违抗的,执政党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好执政能力建设才能巩固执政地位。

  早在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初,列宁就明确提出共产党执政后如何巩固政权将是“一场严峻的考试”。同样,在中国共产党即将取得全国政权,党中央要离开西柏坡前往北京时,毛泽东同志也意味深长地将此比喻为“进京赶考”。“考试”是对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通俗表达,意味着列宁、毛泽东当年已经对共产党人要加强执政能力建设问题有了清醒的认识。这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战略思想。但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劳永逸。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并通过制度安排来保证执政能力建设的落实,体现了我们党对新的历史方位和历史使命的清醒认识和科学判断,是我们党对执政经验的深刻反思和对执政规律的自觉把握。

  作为执政党,任何时候都要面临如何进一步解决好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它不仅贯穿于执政能力建设的始终,而且是衡量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是否有成效的根本尺度。这就要求执政党必须诉诸于制度安排来保证执政能力建设的经常性、持续性和规范性。

  因为任何组织都是要靠制度来维系的,对于一个机体健康、运转和谐、充满朝气、有战斗力的组织而言,具有规范和导向意义的制度建设不仅是不可或缺的,而且是带有根本性、全局性和稳定性的问题。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作为执政党来说,如果没有制度建设,就没有执政的行为边界和自我约束的社会责任,就会因涣散、腐败和公信力的流失而丧失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丧失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最终失去执政地位。所以,要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就必须从制度建设入手,根据执政规律的客观要求,把执政能力的建设落实到依法治国的各项制度规范当中。

  当然,制度建设不能代替各种具体能力的培养、训练和提高,但是执政能力建设与制度建设是不可分的,制度建设是能力建设的前提和保证。一方面,制度建设对执政能力提出具体的内容和要求,使执政能力建设能够有的放矢;另一方面,健全的制度和体制可以从根本上规范执政行为、理顺执政关系、惩治执政腐败,使执政能力建设能够有章可循。为此,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仅要与民主法制建设统一起来,而且要优先加强各项制度或体制的建设,切实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以确保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坚持和实践。(作者是广州市委党校教授)

  基层组织 关系重大

  吴鹏

  执政党的执政能力是通过党组织对国家政权的控制力和党所控制的国家政权的运作效率体现出来的,而党对国家政权的控制力直接取决于党员和党组织的支持程度。一个失去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支撑的执政党,其所掌控的国家政权不仅不可能有效率,而且执政的资格都随时有可能丧失。毫无疑问,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是执政党执政能力的组织基础。基础不牢,党的执政能力就会大打折扣。

  基层组织角色定位正在发生变化

  我们党有近400万个基层党组织。如何把党员有效地组织起来,如何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这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不得不重视的一个基础性问题。从目前的情况看,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值得引起全党的重视。首先,基层党组织的角色定位已经或者正在发生变化。传统体制下的基层党组织是本单位的领导核心,领导着单位的全面工作。随着基层单位领导体制的变化,基层党组织的角色也普遍发生了很大变化。尽管不同类别基层党组织的地位、职能和运作方式各具特色,但一部分基层党组织已经不再是传统体制下的领导核心。其次,基层党组织的传统结构正在发生变化。一是纵向管理弱化: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的管理和指导减少了,基层党委对所属党组织纵向管理的力度也正在弱化,行政化色彩日益转淡。二是横向组织关系出现了一些无序状态:脱离党组织的党员和隐形党员开始出现,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党员流动广泛出现,大量的流动党员、下岗失业党员和离退休党员在城市社区聚集,实际上已经突破了传统的组织体系,游离于传统的组织管理之外。

  创新组织管理手段确保党员质量

  基层党组织角色定位和组织结构的变化,给党组织自身建设带来了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各级党委必须正视这些变化,想办法解决已经出现和正在出现的新问题。首先,要重新整合党内的利益关系。要在改革党的执政方式的同时,关注基层党务干部的成长和发展,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其次,组织管理观念要创新。要树立开放的组织管理观念,在实践中学会尊重实践、尊重党员的意志,以积极进取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去创新组织管理观念;再次,组织管理手段要创新。要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对党员实施网上身份管理,对流动党员实行IC卡身份证,逐步弱化组织管理的行政化倾向,简化组织关系转移手续,尽量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组织审批程序。组织管理创新特别要注意解决两个迫切问题:一是要把好进口。把好进口的总体要求是要把入党的门槛垫高,确保进入党内的同志都是优秀人才。要坚决杜绝一些地方和单位存在的“批发”党员的现象。二是要疏通出口。疏通出口是为了纯洁党的队伍,最终还是为了提高党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

  总之,组织管理的目标是要确保党员的质量,组织管理的手段和措施必须围绕这一目标来考虑。这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组织基础。(作者是广州市委党校教授)

  声音

  三大考验: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之所以是党

  建“重中之重”,从根本上说,就在于我们党面临着来自三个方面的严峻考验。一是党所肩负的艰巨任务和历史使命;二是党面对的国际环境和时代要求;三是党的自身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中共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虞云耀

  五大变化: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有望给中

  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五方面积极变化。

  一、中共党内自身净化和完善机制有望取得进一步成果;

  二、中国的法制建设和民主政治有望得到扎扎实实地推进;

  三、“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有望进一步落实,从而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

  四、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望取得新的繁荣;

  五、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有望得到更好的保障和拓展。———中共中央党校叶笃初教授(来源:广州日报)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中超联赛重燃战火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央行加息在即?
我要买房有问必答
近期降价车型一览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话题:成吉思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