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担心人口膨胀 郑州暂停户籍新政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0日11:14 武汉晚报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好事为什么会带来麻烦?是政策有误还是发展阵痛?

  曾经备受瞩目的郑州“户籍新政”前不久再度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这项从2001年开始实行并在2003年“全面放开”的政策,却在今年8月下旬被郑州有关部门叫了“暂停”。根据此前媒体报道,郑州在“户籍放开”后引起了一系列出人意料的社会问题:教育资源紧张、城市交通拥堵等等。

  一项曾被多方叫好的政策为什么会带来这么多麻烦?是这个政策有误还是发展的阵痛?“户籍新政”的暂停是否意味着河南省会关上吸纳人才的大门……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来到郑州进行采访。

  54平方米的教室“塞”进84个孩子

  “我们学校的桌椅特意做得比标准尺寸小一号,前后排间距也缩到只有30厘米左右,中间几张桌子还得并到一起,就这样还不得不增加了两个班的编制。”这是郑州市金水区纬五路一小郑校长向记者介绍“孩子之多”时说的话。

  记者在这所小学一年级的一个班里看到,54平方米的教室里一共密密麻麻安放了八排课桌,每排少则五张,多则六张,教室里一共“塞”进了84个孩子;形同虚设的教室后门从来不打开,因为这样可以再放下两张课桌;为了让孩子们的空间稍微大一些,这个学校的教室都没设教师讲台;站在教室门口往里看,黑压压一片人头。

  谈到新生“人丁兴旺”,郑校长脸上并无欢愉之色,因为按照金水区教文体局此前给该校制定的招生计划,2004年一年级设置6个班,共招生300人,但是实际上却有664名新生蜂拥而至———此前媒体报道“一个教室坐90多个孩子”的例子就出自纬五路一小———无奈之下学校把班级增加到8个,终于把每个班级的人数“压缩”到了82-84人。郑校长说:“就这我还硬着头皮顶回去了很多想送孩子入学的关系户,不然一个年级招1000人都没问题!”

  在记者看来,这个学校环境优美、设施齐备,每间教室都有空调和彩电,如果不是人数太多,这里完全可以成为孩子成长的乐园。但现在一年级的孩子课间操都做不了,因为学生太多操场面积不够;全校6个年级共有3600多人,而按照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相关标准,小学一个班应该在45人左右。

  教育资源吃紧是“户籍新政”暂停的主要原因

  为了了解其他小学的情况,9月17日、18日两天,记者又走访了位于郑州金水区、二七区辖区内的伊河路小学、陇西小学、幸福路小学等学校,看到的情况与纬五路一小类似,每个学校都是新生爆满,有的学校甚至将阅览室、文体活动室都“增援”成了教室,就算这样,仍有部分适龄儿童无法就近入学。好不容易碰见一位自称“我们学校压力不大”的校长,一问才知该校一个班“只有”70人左右,因此校长自觉“幸福”。

  面对基础教育资源全面吃紧的情况,金水区教文体局在今年小学招生结束后通过媒体公开向社会道歉:辖区小学承受能力达到极限,不再接收任何外来转学生,希望家长谅解。随后,郑州市教育局也公开呼吁,家长在没有联系好学校之前,切莫再盲目将孩子转入郑州市区上学,郑州市区的小学承受能力已达极限,没有能力再安排外来人员子女随班就读。

  而校长们回忆说,在2001年以前学校招生还比较正常,从2001年以后新生就开始逐年增多,2004年达到前所未有的顶峰。郑校长告诉记者:“负责我们这一辖区的片警在招生前还专门提醒过学校,今年入籍落户的人特别多,学校得做好准备。”

  2001年11月,郑州市在河南省范围内率先推行以“降低入户门槛、吸引高层次人才”为主要内容的户籍制度改革,只要满足买房、投资、学历等条件之一就可落户———这在当时被认为是“破除户籍樊篱”的举措立即引起一片赞誉之词,当时的媒体报道说,在“新政”实施当天,就有上万人到郑州市公安局各分局办理入户手续;到2001年底,两个月内郑州新增10万人。

  2003年8月,郑州市入户政策“完全放开”,允许外地人员以“投亲靠友”等方式办理户口,此举更是开了全国之先河,“放开”仅一年,郑州市又新增入户人口15万。增长过快的外来人口使郑州全市百余所小学及部分中学都出现了“人满为患”的场面,学校、教育局方面叫苦不

  迭,教育资源吃紧直接导致了“户籍新政”的暂停。今年8月20日,郑州市各辖区派出所均接到通知,暂停此前的户口迁入“完全放开”制度。

  暂停政策并不意味着郑州拒绝人才

  记者注意到,尽管造成教育资源的高度紧张,但是在此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户籍新政”都被认为是一种“突破”或“创举”而成为郑州城市开发最具吸引力的“广告词”。记者在一份发表于2002年初的“建筑业十大利好新闻”中看到,“郑州户口放开”排名第一;而2001年11月后的几个月里,几乎每家在河南当地媒体上做广告的房地产开发商都会特意标注“买房即入户”,尤其是教育水平相对较高的郑州市金水区,更在短短几年间成了房地产开发商及买房者眼中的“香饽饽”。

  根据有关部门提供的统计数据,从2000年至今,郑州市区新建住宅区2708项,建筑面积近1420万平方米,计划新增外来人口和原住人口机械迁移近77万人,折算为学龄人口可达16万人之多,但是大部分新建住宅区配套建设都没有落实。以金水区为例,近年新建大小住宅区72个,只有三个小区建校办学,其余都需要原有小学吸纳。

  除了引起教育资源紧张外,由于人口增加过快,郑州在交通、就业及社会保障方面也出现了困难。9月17日是周末,记者在解放路、文化路上看到的堵车场面,跟北京交通拥堵时别无二致。一位市民抱怨说:“以前我上班,3公里路坐车20分钟就到了,现在不提前四五十分钟根本不行!”此外,郑州公交已暂停办理新的IC卡,当地医疗、急救、保安等社会保障部门也对媒体记者表示“压力太大”。

  那么“户籍新政”的暂停,是否意味着郑州关上了吸纳人才的大门呢?记者就此问题向郑州市政府、公安局、教育局等有关部门询问,他们都对此予以否认。“2003年全面放开政策主要是针对普通百姓,而像高等学校毕业生及有高学历和特长的人才落户目前郑州有专门的政策,郑州绝对不会停止揽才的脚步。”市教育局这样答复记者。

  好政策被叫停暴露城市化准备不足

  在采访中记者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尽管对“户籍新政”实行后产生的一些“副作用”叫苦不迭,但是多数受访者都认为“这是一项好政策”、“是以后发展的大趋势”,好政策为什么会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呢?

  曾参与郑州城市化课题研究的河南社科院社会学所牛所长告诉记者,“户籍新政”被叫停暴露了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理论准备不足的问题。“根据市有关部门提出的规划,到2020年郑州人口准备由目前的200多万增加到500万人,平均每年净增15万人左右。但是在相关规划设计中,有关城市容纳能力的进一步调查分析,比如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资源能否同期应对新增人口、如果不能是否进行同期建设等问题,都没有进一步的调查和分析。”

  按照国家统计部门给出的数据,河南省在城市化率这一重要发展指标上只高于西藏,是全国倒数第二。“有关部门提出500万的人口规划,实际上是一种正常的发展战略,但是城市化不仅是人口的增长,还关系到各项资源的妥善分配及协调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如果准备不足,就有可能出现户籍新政暂停这种发展中的阵痛。”牛所长分析道。

  就在全国媒体因“户籍新政”暂停向郑州投来关注目光的同时,当地有关部门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根据当地媒体报道,日前郑州市委书记李克提出,入学难问题争取在明年有所缓解,两年至三年内力争基本解决;同时发改委、建委、规划、财政、教育等相关部门将协同作战,不仅对区内新建学校的数目和地点作出合理规划,还要对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作出综合布局,以适应城市发展的快速步伐。

  新闻分析

  “户籍新政”卡在何处

  有关统计数字表明,截至2002年底,郑州市中心城区户籍人口为220多万,也就是说,郑州市这几年的新增入户人口只占到市区人口总数的1/10,而这些新增人口有很多是已经以“暂住人口”身份在郑州生活多年者。如果说新增人口让城市变得“不堪重负”,有些言过其实。实际上,根据郑州市的城市规划,到2020年,全市的城市人口将达到500万人。因此,如果郑州市不能在城市人口激增的同时,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将来市民的“出行难”、“上学难”问题恐怕会更大。

  城市是自然长大的

  城市化方向还是应该肯定的,但关键在于,这个“化”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如果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城市工业化水平,那么城市化就只能依靠传统的第三产业来推动,甚至会成为无工业化的城市化。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之后无法实现相应的职业转换,与之配套的就业、失业救济、社会保险等社会保障建设也难以跟上,结果是城市化的甜头尚未尝到,城市病便接踵而至。从世界城市化的普遍规律来看,凡是成功的城市化过程,都不是政府人为“堆积”的,而是靠城市本身的经济活力,自然“吸引”人们来到城市。

  (曾鹏宇 李清 邬凤英)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甲午海战110周年
中国网球公开赛
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揭晓
法兰西特技飞行队访华
新一轮汽车降价潮
北京周边郊区秋日游
金龙鱼广告风波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我知道的中国监狱》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