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原子城的故事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0日11:22 新华网

  (记者 钱荣)今年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40周年,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所在地,青海省和海北藏族自治州政府为此举行了一系列的纪念活动。作为纪念活动之一,20多位曾在这个基地工作过的老职工,也被邀请重返故地。这些已进入花甲古稀之年的老人们听说要重返原子城,都不约而同地每人带来一件过去使用过的物品:工作证、通行证、照片、书籍、生产工具,应有尽有。他们表达了一个共同的心愿,把这些物品送给正在筹建中的中国原子城博物馆。

  虽然离开这里已经多年,他们都始终珍藏着这些在外人看来再普通不过的物品,因为正是这些把他们和曾经在这片神秘草原共同度过的艰苦岁月紧紧连在一起。

  神秘的核武器研制基地

  核武器研制基地的早期建设者,今年已经72岁的石传贵至今还愿意称自己为草原人。当他重新踏上青海湖北岸的金银滩草原,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幕幕难于忘怀旧事,两行热泪禁不住夺眶而出。

  1945年,美国最早拥有了原子弹,随即苏联也研制出核武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为了巩固新政权,树立新中国国威,毛泽东和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高瞻远瞩,在50年便毅然做出了建立我国核武器事业的战略决策。

  1957年下半年,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开始选址。在青海湖北岸、祁连山南麓,有一片美丽的草原,这里环山抱水,四周高山耸立,中间川原平阔,绿色的草滩上,繁花如织,黄的如金,白的似银,人们因此称它为金银滩。根据地理条件和居民分布情况,参加踏勘工作的专家们认为,金银滩草原最为合适。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邓小平代表中央批准了选址。随后,万名建设大军便开进这片草原,紧张而秘密地开始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

  石传贵是最早来到基地的工作人员之一,一直在基地从事炸药生产工作。他告诉记者,当时基地全称为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设计院221厂,简称国营221厂。为了保密,这一地区当初定名矿区,而在内部大家约定俗成称自己是草原人,内部报刊也叫草原工人。

  让石传贵记忆犹新的是基地严格的保密工作。来基地前,领导告诉他是去支援大西北,搞尖端工作,只字不提核武器。和石传贵一样,曾担任221厂副厂长的丛洞一也清楚地记得自己来到基地时的情景。1964年,从南京航空学院毕业后,丛洞一被分配到基地工作,当时只通知他到西宁大厦报到,而没有告诉他工作单位和地址。在基地,每个分厂、车间、楼房都有自己的代号,而且都有不同的通行证。虽然没多久大家都猜到了是干什么工作,但大家的保密意识都很高,从来没有一个人主动说出来,而是在心里默默地暗下决心:身在草原,胸怀祖国,造出争气弹,打破大国核垄断。

  221厂高级工程师的刘兆民还记得这样一件事,当时,他和大学同学分到了同一个车间工作,有一次想借同学的工作手册看看,但是那位同学死活不给他看,直到请示了领导,说一个车间是可以看的,同学这才借给了他。他说:当时大家心里都憋着一股劲,就是一心一意早日造出我们自己的原子弹。

  直到从基地运出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广播中播出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消息后,基地职工们才尽情地欢呼、跳跃,无论相识不相识,都激动地相互拥抱,相互祝贺。

  同甘共苦 艰苦创业

  1959年6月,原苏联政府致函我国政府拒绝提供核武器援助。在基地,原二机部部长刘杰把第一颗原子弹的代号确定为596,目的是激励大家自力更生,发奋图强,造出争气弹。

  这时,我国正遭遇三年困难时期。想想当时的确是苦,基地地处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缺氧地区,一年有八九个月都要穿棉衣,就是夏天也得穿毛衣。在建厂初期,人们住的都是帐篷,自己动手挖防空洞、拔茅草苫房顶造半地下的干打垒式房子,吃半生不熟的青稞面馍,喝溶化的雪水和河水。 但原221厂高级工程师张志芳印象最深的还是不管领导还是科学家都能和群众同甘共苦的工作作风。

  张志芳说,60年代初,基地只有三五栋红砖楼和筒子楼,大多数人住的都是帐篷和半地下的干打垒式房子,冬天睡觉时都要戴上口罩保暖。1963年,张爱萍将军到这里时,却主动将自己的房子让给了科技人员,自己住进了帐篷。由于当时没有路,很多科学家和技术人员都是步行十几公里到试验现场工作。著名的核物理学家王淦昌也常常坐在卡车上沿一条泥泞的小路去试验现场,到了晚上,还披着大衣,计算各种数据。

  将军和著名的科学家都为了祖国的核事业不怕吃苦,努力奋斗,这种精神深深得影响着当时的每一个人。

  怀着为祖国伟大事业献身的自豪感与使命感,大家很快适应了高寒缺氧的气候和艰苦的生活环境。短短几年时间,原本空旷的草原上就坚起了一座座工厂、烟囱,原来只有羊肠小道的地方修起了公路和铁路。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596在罗布泊准时起爆,试验成功。

  由于担心基地遭到美国和苏联的袭击,在原子弹爆炸之后,基地的部分设备从金银滩转移到了湟源县,但工作人员依然坚守岗位,不同的是每天都多了一项工作-防空演练,那时,草原上四周的高山上都驻有灯营,并架有大炮。每到夜晚,细心的职工偶尔会看到山顶上有灯光闪烁,那就是监视着空中安全的探照灯。直到两三个月之后,紧张的局势才慢慢缓解。

  离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仅两年八个月后,我国第一颗氢弹也在这里诞生了。此后的30多年里,来自全国各地的科技工作者、工人和人民解放军、警卫部队指战员,在这块1170平方公里的神秘禁区内,艰苦创业,成功地实现了武器化过程,生产出多种型号的战略核武器。使中国跻身于世界核先进国家的行列,壮了军威、国威。

  从三顶帐篷到花园城镇

  原子弹研制基地建设初期,辽阔的金银滩草原上只有简单的三顶帐篷。三十多年过去,这里先后建成了商业、邮电、学校、医院等各种设施。

  回忆起当年建设原子城的经过,很多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种树。在阔别多年后再次来到原子城,石传贵还能认得自己当年亲手种下的杨树,如今它已枝繁叶茂,和其它树木一起,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挡风遮阳。

  生活在草原上,方圆几十公里见不到一棵树,让大家总觉得生活中缺少了许多生机。从基地一开始建设,让这里多一片绿色的努力就一直就没有停止过。石传贵说,每年到了秋季,种树是必做的工作之一。在基地的三十多年,他已记不清在这里种过多少树。

  由于地处海拔3000多米的高原,气候寒冷,树木很难成活,为此,他们想尽了办法。拉来羊粪,先垫在下面,上面盖上土,然后种树,就是这样成活率仍然不高。石传贵说,一年青,二年黄,三年进火塘的顺口溜就是对当时种树最形象的比喻。

  原子弹都能造出来,不信树就种不活!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从七十年代开始,他们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树木慢慢长了起来,原子城的小气候有了明显改善,风沙小多了。

  如今走在已成为海北藏族自治州首府的西海镇上,道路两旁见证了原子城变迁的郁郁葱葱的树木似乎仍在诉说着当年建设者们的艰辛。

  1987年,国务院、中央军委下发文件,决定撤销这座代号221的核工厂。这个曾为中国历史写下辉煌一页的工厂,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海北州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忠海经历了从原子城到西海镇转变的整个过程。当时担任海北州副州长的他直接参与了221厂的接收工作。

  原子城退役后,基地如何处置是当时最有争议的一个问题。有人主张全部拆毁,但大多数的人认为只要科学地处理好污染物质,原子城完全可以和平利用,继续造福于人民。青海省为此多次向中央建议,新华社也专门写内参反映了地方的要求和专家们的可行性分析。最终国家决定将它交由青海省和平利用。王忠海说:和平利用的方案确定之后,这么大一块地方怎样利用?交给谁?一时成了难题,也费了不少周折。开始青海省准备将它交给省里的有关厅局,但是它的摊子太大,很难管理。后来,有人建议将它建设为经济开发区,省里组织大企业的负责人专门来这里进行了考察,但是考察之后企业的反应并不积极。最终由海北藏族自治州接收改做首府之所的方案得以通过。

  从1990到1993年7月,海北州政府抽调了100多人参与接收工作。1993年8月,基地环境整治通过国家验收之后,自治州州府正式从门源县整体迁入并将基地重新命名为西海镇。

  王忠海说,基地原来拥有50多万平方米的地面建筑物,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在此基础上,当地政府确立了保护利用、开发建设的原则,积极进行市政建设。到目前为止,西海镇的城镇建设已投入资金4亿多元。

  王忠海还告诉记者,由于西海镇的人口构成基本上都是机关干部,因此,西海镇人现在最自豪的不仅是生活在我国第一个原子弹研制基地,而且生活在一个文化素质很高的群体之中。

  的确,走在西海镇,街道干净整洁,让人赏心阅目,街上的行人虽然不多,但大多热情有礼。在这里既可以看到保持221厂在此创业时的原始风貌的建筑,又可以看到充满民族特色的新兴建筑。经过十年建设,如今的西海镇已成为草原上一座现代化的花园式城镇。

  祖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

  一踏上原子城,这些都曾在基地工作数十年的老人们就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泪水。站在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纪念碑前,看着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西海镇,曾任221厂党委副书记的高同槐回忆起了当时撤厂时的情景,禁不住心潮澎湃。

  高同槐说,大家得知撤厂的消息,心里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几乎每一个职工都是含着热泪,一步三回头地离开基地的。很多人建议修建一座具有历史意义的纪念碑。1992的初,这一建议得到了中央军委、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的批准。

  纪念碑是221厂工会主席李纯荣设计的,高16.15米,象一张紧弦待发的弓,象征着我国第一颗原子弹于1964年10月16日15时成功爆炸。顶端高高镶嵌着一个和原子弹相吻和的球体,东西两面各有18块花岗石组成的蘑菇云浮雕,象征地处金银滩草原的18甲区(即18个工作单位)。顶端下部四周,设计的是抵御性的盾牌和展翅欲飞的和平鸽。而正面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的碑名,是当时已80岁高龄的张爱萍将军听说为核武器基地立碑,亲手题写的。

  原子城虽然退役了,但纪念碑的建立,将记载我们30多年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成果,让两弹精神永远铭记在大家心中。高同槐说。

  回想起过去,其实作为核武器研制基地,党和国家一直对这里给予特殊的照顾。三年困难时期在青海开始比较早,结束又很晚。当时就有少数人忍受不了饥饿而当了逃兵。而在全国人民生活较困难的时候,国家还从全国各地调拔了急需的物资和粮食。1960年粮食部一次就拔给基地上百万斤黄豆,青海省政府调拔了4万只羊。后来还供应了花生、桔子等不敢想象的东西。

  高同槐告诉记者,1966的3月30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邓小平还曾亲自视察基地,给基地职工极大的鼓舞。大多数人都记得这一天,当时气温很低,又下着雪,当邓小平看到沿公路两旁的夹道欢迎队伍时,便让司机停车,下车步行穿过长达数里的欢迎人群,并与职工代表合影,为基地挥毫题词:别人已经做到的事,我们要做到;别人没有做到的事,我们也一定要做到。

  邓小平到来时,做为一名普通技术人员的常振武站在欢迎的队伍里,为国家领导人能来到偏僻的草原看望大家感到欢心鼓舞。虽然没有能够近距离地接触,但时至今日,他还能准确得记得这个日子。

  常振武说,在基地工作的技术人员唯一让人羡慕的一件事可能就是工资高。当时在内地,一个大学生一个月也就三四十块钱,而在这里能拿到100多块钱。邓小平视察时就有人向他反映基地工作的技术人员工资高,而邓小平只说了一句话:没有重点就没有政治。虽然这话也是听别人说的,但常振武至今仍然记得很清楚。他说,这表明了国家对我们知识分子真切的关怀,激励着我们更加努力地去工作。

  时光飞逝,距基地全面退役已有近10年时间,昔日生产核武器的原子城,也被列为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青海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故地重游的基地建设者们感叹:祖国不会忘记我们,人民不会忘记我们!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甲午海战110周年
中国网球公开赛
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揭晓
法兰西特技飞行队访华
新一轮汽车降价潮
北京周边郊区秋日游
金龙鱼广告风波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我知道的中国监狱》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