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托举上海的灿烂(与时俱进 走向辉煌 上海篇)(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1日03:29 人民网-华东新闻
  本报记者 姜泓冰

  助人为乐的“小扁担”杨怀远(资料照片)。

  有一种苦,回味却甘甜———“共和国长子”的肩头担起峥嵘岁月

  “我们那时,是从社会最底层被解放出来的。能通过自己的双手为人民服务,觉得十分幸福,从此就认准了这一条!”

  67岁的杨怀远至今不悔,惟一觉得难受的,是退休离岗后没了为旅客服务的机会。他的财富,是一根根题满旅客留言的小扁担,90多本全国劳模、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证书,还有受到中央三代领导人接见的自豪回忆。

  如今的杨怀远是上海百老德育讲师团的成员之一,为不少学校、企业做过报告,讲学雷锋,讲小扁担精神。没有华丽的辞藻和“高远的理想”,杨怀远们的信念是朴素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讲贡献,不问回报,而这朴素信念所产生的力量,无比强大。

  日历翻回到55年前,恢复经济、发展生产,是新中国交给上海最重要的任务。整个五六十年代,在有关上海的新闻报道中,“增产节约”、“劳动竞赛”、“技术革新”、“推广先进操作法”等词语高密度出现,活动此伏彼起,使人可以从中感受到那个热火朝天、大干建设社会主义的时代氛围。

  当时的上海,几乎每月都有几个“中国第一”诞生:中国第一次自行研制成功足够供一个小城市照明的大型发电机,第一台6000千瓦汽轮机,第一套农村有线广播设备问世农村,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第一艘自制大客轮下水,第一例角膜移植、断指移植手术……上海的每一个“第一”,都激动了全体中国人,也自豪、振奋着每一个上海人。

  许多的“第一”,来自于上海基层职工们在实践中的贡献和创造。国棉一厂的杨富珍,作为上海纺织工人的代表,和她带领的班组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还以倡导“布贴布,心贴心”的工作精神而闻名;蔡祖泉从迷恋发明的工人逐渐成长为电光学专家;杨怀远则踏踏实实地用一根小扁担为顾客挑行李,而成为全国服务行业的榜样。这一串曾经辉煌的人物,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和上海人的形象写照。数百万上海人将其在近现代工商业发展中培养起的实干、理性、对新技术的敏感,以及集体主义精神、任劳任怨等品性,全身心地用于生产建设,勇敢地充当起了中国最重要工业城市———“共和国长子”的角色,一当就是几十年。

  他们创造着众多“第一”,又将这“第一”的成果迅速传播到全国各地。输出的首先是商品和技术,是以品质和设计为人称道的“上海货”。据统计,仅“一五”计划期间,上海经过国营商业系统无偿或部分有偿地外调各地的工业品就达187亿元,为156项国家重点工程承担加工协作任务并提供了大批配套设备。如长春汽车厂需要的43种产品,西北石油工业需要的400多种机械配件,梅山、官厅等水库工程的巨大闸门等,都是上海制造。上海还为各地提供纺织、造纸、印刷、橡胶、制药、肥皂、牙膏等成套的轻工业和工业设备1000多种。

  比商品更难估价也更可贵的是人———上海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和各地建设输送了大量干部、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仅1953年至1956年间,上海支援外地工业建设的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政治干部就达21万人,其中包括2.38万名工程技术人员和8.21万名熟练技工,许多技工是技术等级在4级以上的生产骨干。“二五”计划期间,上海抽调力量支援了首都十大建筑和兄弟省市区经济建设。其人才输出方向,基本是以内地老、少、边、穷地区和国防三线地区为主。

  在共和国初创的峥嵘岁月,上海人就这样四海为家、不怕吃苦、精心工作,当之无愧地挑起“长子”的重担。

  勤恳、开拓,天衣无缝地交融出上海人本色———始终如一的职业精神

  全国商业特级劳模、上海第一百货商店营业员马桂宁,就在精打细算中创立了独特的“马派”商业服务技艺。

  “1981年我刚当上劳模那会儿,社会商品远不如现在丰富,求大于供,南京路上只有两家百货公司,买东西要排长队,不愁卖不出去。不过,顾客买衣料,总问‘能穿几年’?我们就要精打细算为顾客节约出几厘米布料……”

  在马桂宁眼里,共和国的55年历史,可以用商品零售业的变化生动展示。

  凭着一股勤恳钻研、细心观察的劲头,马桂宁愣是靠站柜台站出了学问,成了闪亮的商业明星。他把进入商店的顾客行为概括为各种特征,如奉命型、选择型、习惯型等;把顾客购买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概括出规律,如注意、兴趣、比较、需要、购买、售后感觉等,以便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为了当好营业员,他很早就攻读业余大学,自学心理学。热情、周到、细致、专业的服务结果,使他所在柜台销售额大幅上升,甚至有顾客特地换乘几部公交车来找他买布料。已是上海首批高级经营师、即将出版其第三本销售心理学著作的马桂宁,如今还常常微笑着站在柜台后,纯熟而一丝不苟地当着营业员。

  “人生价值的高低取决自身的知识含量,真心真意为顾客服务,需要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一流服务技艺支持。”马桂宁这样说。

  上海人从来信奉“艺多不压身”。即便在十年“文革”里,也有不少上海人以学手艺打发时间,从缝纫、织毛衣、做家具到冲印照片、篆刻,无所不有;学校停课,不少家长仍要求孩子学好数理化或是读英文版的毛主席语录。改革开放之初,在许多人争相跳入商海之际,上海人更多的仍是干好本职工作,以技术专精进步为乐。在上世纪90年代,上海更出现了人人业余读书、处处夜校爆满的壮观景象。

  与此同时,马桂宁、包起帆、吴孟超、曾乐、徐虎……这样的名字,我们能够想起一长串。

  “抓斗大王”包起帆当年只是一名装卸工,出于保护工友安全、减少事故的目的发愤技术革新。此后20多年,他得过11项国家级专利、3项国家发明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1项交通部或上海市的科技进步奖,10项国际发明博览会金奖。当上上海国际港务集团公司副总裁后,他依然迷恋发明,今年5月还在95届巴黎国际发明展上连夺“三金”,在该展近百年历史上创下一个纪录。

  而1979年,国门甫开,赴美参加第28届国际外科学术会议的吴孟超,就凭着其切除肝癌手术181例、成功率达91%的事实和流利的英语,让国际同行大吃一惊———这是他怀着“卧薪尝胆、勇闯禁区”的劲头,20年间埋头科研的结果。直到今天,已入耄耋之年的吴老还每天准时出现在东方肝胆医院的办公室里,有时还亲自为患者解除病患威胁。

  上海城市精神的底蕴中,勤恳奋进、爱岗敬业、勇于开拓的职业精神,其实是应该浓墨重彩、大书特书的,这也是上海能够厚积薄发的坚实基础。

  开放时代,激发喷薄而出的创造潜能———新上海人催生新上海

  1985年6月23日,35岁的徐虎把一个“徐虎报修箱”挂进居民小区时,只把这当作一种本分;1996年,当成为全国典型后,他已在冷静地思索如何能跟上时代步伐,让个人的服务变成一种服务机制和市场品牌。他甚至还发明了一个名词“本帮物业”,以与某些完全舶来的物业观念相对照。在众议汹汹中,徐虎下海,当了以其名字命名的物业公司副总裁。实践之中不无挫折,50岁时又折而“务虚”,进大学读经济管理课程,改任以市场调研为主的物业总监,却不讳言其再办公司、管理全国各地物业的理想和兴趣。

  徐虎的经历,是开放时代上海人与时俱进、更上层楼的生动写照。新世纪,新上海,给徐虎们提供了更高的起点,更开放的心态、更宽阔的舞台和更丰富的表情。

  身为杰出工人代表的李斌,凭着炉火纯青的数控机床技能拿到比厂长还高的年薪,当上大学兼职教授,名字被用来命名了一所职业技术学院———又创下一个“全国第一”。没有人质疑整件事的合理性,因为这位工人技师做的是传统上工程师或设计师们才能做的事:技术改进、项目攻关、新产品设计,光是自制刀具146把,就为国家节约外汇20多万美元,自制工装夹具64付,为企业节约支出92万元,带领班组完成加工工艺编程1050条,直接创造经济效益700多万元,用数控技术为企业增加销售1800万元。有外企高薪猎头,他不动心,也不唱一点高调,只说“喜欢这个工作”。

  惟一的苦恼是,各种采访活动多起来,影响了他“做人可以少说话,却应该多干事”的状态。无奈,他所在的上海液压泵厂特地作出决议,充当“挡箭牌”,让他可以安心过他的“以当工人为主,兼任教授”的日子。面对镜头追逐十分自在的劳模,也许只有刘翔和姚明吧?

  姚明在NBA中的出色表现和好男孩形象,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上的激情发挥和机智活泼,两个生活习惯现代、个性鲜明、青春洋溢而又懂大局识进退重科学的上海籍年轻人同时闪亮登场,被奉为新一代“偶像”,奇特的巧合中,自有其必然性。

  处在新世纪新阶段的上海,当然要催生出新一代上海人。而这新一代上海人,又将为开埠百年多的上海带来怎样的激情与活力呢?

  世界为此睁大了眼睛。

  《华东新闻》 (2004年09月21日 第一版)

  喜欢研究顾客心理的服务明星马桂宁。

  郭一江摄
托举上海的灿烂(与时俱进 走向辉煌 上海篇)(图)
“普通劳动者的榜样”徐虎。

  郭一江摄

  篮球巨人姚明。

  陈志勇摄

  奥运冠军刘翔。

  本报记者 屠知力摄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甲午海战110周年
中国网球公开赛
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揭晓
法兰西特技飞行队访华
新一轮汽车降价潮
北京周边郊区秋日游
金龙鱼广告风波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我知道的中国监狱》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