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古井·诗人(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1日09:04 海南日报 | ||||||
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到海南,海南民间有传闻。但海南的部分学者据史料考证后认为:马伏波本人没有来过海南。尽管如此,海南人民并未忘记马伏波复立珠崖的功劳,在时光流逝近两千年后的今天,伏波将军的威名仍在海南传颂。
提起马伏波将军(马援),讲军话和会唱军歌的人几乎尽人皆知。当年汉光武帝拜陕西扶风人虎贲中郎将马援为伏波将军,率军平息交趾(今越南)之乱。据传马援征交趾,在东汉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春三月,次年班师。当年马援受命后,率大小楼船千余艘,步骑军2万余人,出湟水,下苍梧,逢山开道,水陆并进,破交趾、日南、九真诸郡,斩征侧、征贰,岭南平息,立铜柱作汉之极界。于时并有复立珠崖县之举,使被弃八十多年的海南重新归属中央政权。此举客观上加快了中原文化在本地区的传播,加强了海南与中原的联系,马伏波为此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儋州市的白马井镇就直接以马伏波的传闻命名,镇上也有伏波井,而另一著名的马伏波井位于东方市八所镇十所村。日前,记者专门前往十所村,探访这口有“天南第一泉”美誉的古井。顺着村民指引的方向,一路寻到井旁,近观之,马伏波井与一般的井几无差异,甚至显得不起眼。 据传汉代伏波将军马援南征交趾,率兵至此,天气炎热,人困马乏,苦于无井汲水,马援的坐骑蹴地而出清泉。后来,村民在此挖成一口井,名曰“老马井”。据载,马伏波井原为方形,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村民将之扩建为砖砌圆井,井口直径8.2尺,深3尺半。村民在井旁还建了“伏波庙”,庙中立碑,题曰:“汉马伏波之井”,碑额刻有一圆形马蹄印记。如今庙已倒塌,碑刻移立于井前。
承载历史片断的马伏波井,虽然只是天下千万悠悠古井中的一口,但厚重的历史命运成就了它千古情怀,它也就变得不寻常。而军话民歌与其结缘,自然而然成就了一段佳话。 作者:梁振君 (来源:海南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