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广州市人大常委会23周年 突破大创新多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1日09:29 新华网

  回顾市人大常委会23年历程,郑国强介绍说,到2003年底止,广州市完成制定、新立、修改、废止地方性法规共89项。新一届人大常委会根据广州市的实际情况,增加了城市管理、社会事业、市场管理等方面的立法比重。

  突破:固定资产应纳入监督范围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50周年之际,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也走过了23个年头。昨日,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郑国强接受本报专访时透露,市人大常委会有关工作部门近期正加强研究,争取未来对预算外资金的监督有实质性的突破。而作为国有资产的重要部分,固定资产也应该纳入人大的监督视野。

  “集体有权,个人无权”

  “和政府不一样,人大是‘集体有权,个人无权’。”郑国强与记者见面开始就来了一句“先行声明”。他解释说,因为人大常委会是集体行使权力,集体作出的决定才有法律效力。外界经常把人大常委会某个成员的话当成代表常委会的意见,这是对人大性质的一种误解。

  执法检查不直接处理问题

  “人大执法检查和政府执法检查有性质的区别!”郑国强说,人大执法检查组不直接处理具体单位的具体问题,不进行具体执法,比如查扣物品、罚款等。而是提出执法检查报告,由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后交由执法机关办理,督促“一府两院”及时解决法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郑国强表示,现在广州在执法检查工作中还存在两者关系不清的现状。政府有关负责人作为人大执法检查组成员,参加人大执法检查工作,容易出现混淆监督者与被监督者关系的现象。在今后的执法检查工作中,应当杜绝人大、政府共同组织执法检查组。

  固定资产要纳入人大监督

  郑国强透露,市人大正准备加强对预算外资金、固定资产这两块的监督力度。“政府预算监督可分为预算资金、预算外资金、固定资产三大块。”郑国强举例来说,预算资金、预算外资金、固定资产就好比一个“家庭问题”,“工资”(预算资金)多少清楚了,现在“奖金”(预算外资金)也知道了,可是家里的房产(固定资产)却还没搞清楚。今后固定资产也要纳入人大监督范围,保证这些固定资产不流失,还要不断增值,管好政府“财”、“钱”问题。

  创新:监督听证让百姓站到前台

  监督听证是广州市人大近来在人大监督形式上的一大创新。

  人大搭台市民唱监督戏

  2003年12月10日,在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召开的《广州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规定》监督听证会上,小学老师、广告公司经理、律师……普通市民第一次站到了人大监督的前台,就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市容环卫问题与政府官员展开“车轮舌战”。这一精彩场面,还通过电视在数百万市民的眼前公开“上演”。

  立法听证在广州早已深入人心,但监督听证还是个新鲜事。第一次评说政府执法,听证会如何出台?听证会主要筹划人———广州市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李力说,为筹办此次听证会,市人大经过无数次的磋商、大量材料的收集,精心准备。

  听证会完全向公众开放,任何人和社会组织,哪怕是外省人、外国人,只要关心广州的市容环境卫生,均可报名参加。消息一经媒体发布,立刻引来市民热烈报名参加,经过遴选,具有较广泛代表性的13位普通市民代表和3位政府部门代表作为听证陈述人,就“牛皮癣”和乱吐乱扔的治理、垃圾压缩站和厕所的设置等市

  容环卫焦点问题展开激辩

  “现在制造‘牛皮癣’的很多都是受雇于造假证等违法者,政府部门可以从内部瓦解嘛!”、“治理牛皮癣,要堵也要疏,可多设立临时的张贴栏”……辩论不断升温,广告公司经理、律师、小学教师等市民代表纷纷大胆亮出自己的观点,3名政府代表根据治理实际状况步步为营。李力说:“无论老百姓与政府部门的辩论再怎么激烈,也透露出‘要把广州的事做好’的一股精神!”

  探索人大和公众监督结合之路

  一直以来,地方人大行使监督职能主要是听取政府的报告,对一些政府部门或者政府官员进行评议,大会期间的询问和质询,闭会期间的执法检查等等。如何使监督形式有所突破、使权力机关的监督和公众的监督有机结合起来,监督听证就是市人大常委会的一次大胆探索。

  2004年2月底,市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有关决定,向市政府发出《广州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规定》执行情况监督意见。(完)(来源:广州日报)


 【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甲午海战110周年
中国网球公开赛
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揭晓
法兰西特技飞行队访华
新一轮汽车降价潮
北京周边郊区秋日游
金龙鱼广告风波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我知道的中国监狱》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