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家”的档次和人的档次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1日10:25 今晚报

  中国的汉字很有意思,只要细心钻研,往往能发现一些深奥的道理。比如“家”这个字,就有点学问。本来是个会意字。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宀”(mi),表示房屋,下面是“豕”,即猪。古代生产力低下,能在屋子里养猪的,说明有肉吃,在《左传》里“肉食者”,指的是贵族。住在这样的房子里,难免有煞风景的气味,鼻子毕竟有点不舒畅。于是就发现了“宫”,在甲骨文中,是象形字,像的是房屋形状。在穴居野处时代也就是洞窟。上面罩的大框像洞门,里面的小框框像彼此连通的小窟。这说明,房屋不止一间,有条件把猪分出去饲养,这做起来不太费劲,但是鼻子却顿觉很爽,像进入皇宫一样。后来就用它来形容贵族的豪宅了。《释文》说:“古者贵贱同称宫。秦汉以来,惟王者所居称宫焉。”

  中国人重视家,举世闻名,但是,中国人并没有忘记国。国就是大家,是家的联合体。从理论上说,国当然比家重要,但是从实践的程序来说,在我们的圣贤那里,家却比之国有更为优先的地位。

  古时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就是说只要把一个个家搞好,国就大治了。

  问题在于如何把家治好。有一句相传下来的成语叫做“安居乐业”。要让任何人乐于做事,先要给他房子住。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一片废墟。一个德国作家回忆说,上班,只发两片面包,可是他不敢吃,要等到下班时候吃饱了,才有力气走到公共汽车站,否则会冻死在办公室里。德国从穷得叮当响,到成为欧洲的大款,其奥秘之一,就是他实行了弗莱堡学派的“社会市场经济”,他们实行市场竞争中优选强者的原则,但是,对弱者给予多种多样的社会福利;其中最精彩的是住房法,规定每个居民,都应该有十五平方米以上的住房,住房不满规定面积,就违法了,不但是个人而且是政府违法了。上世纪90年代初,我在德国,想在住房上省点银子,找到一个大学生合伙去租一间房子,不料再三碰钉子。原来以为是民族歧视,后来才知道,两个人住在二十平方米的房子里是“违法”的。幸亏有个人,心肠很好,答应把一间小房子租给我们,但是,他非常严肃地把声音放低了说,有一个条件:你们两个人的头部不得同时出现在窗口。记住,警察看到要罚款的。

  也许正是因为这一条,德国从极其贫穷,成为欧洲经济的火车头。

  美国号称世界之富国,但他们那里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房子住。不管是在摩天楼栉比鳞次的纽约、旧金山还是在西部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浪漫风情十足的小城,随处可见一些人,睡在公共建筑的屋檐下,或者地铁的过道上。在美国英语里,有一个独特的词,叫做homeless,home是家的意思,而less,表示否定,都译成“无家可归者”。但是,这样的翻译并不准确。因为他们并不是没有家,他们拖家带口的,妻子儿女一应俱全,也不是特别迷恋露天的空气,只是穷得租不起房子。没有房子,家也就不成家了。就算有人叫你“大令”(darling),叫你“爹地”(daddy),也是白搭。

  由此看来,中国圣人说的,修身就能齐家、治国、平天下,其实是有漏洞的。理想的实现得有物质基础。得有房子,还得稍微像样一点,把老婆孩子安顿下来,否则不管你怎样修身,也赢不到太太和孩子崇拜的目光。这个家,光是目光的朝向,你就没有法让它“齐”。至于用这种没有房子的理念去治国,去统一天下,把全世界都弄得没有房子住,非给人家骂死不可。

  汉语里比较正规地说到家,有个字眼很好:家庭。不但要有房子,而且要有庭院,和这相联系的还有一个词,叫做家园。其含义不言而喻,这种古老的理想,都给今天的小区景观实现了。栏杆啦,花圃啦,水池啦,草坪啦,前几年还是出国的人才能见的世面,十多年光阴,弹指一挥间,居然就飞到了自己家门口。过去大城市的平民百姓,多数住棚屋,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狗窝,棚屋只要是自己的,就是宫殿,因而,平平安安过了多少年。但是,现在不但棚屋不成了,就是没有阳台,没有小区景观,眼睛和云彩树木不能亲近,再好的房子也不被看好。房子不光是用来遮风避雨的,而且是人生竞争力的纪念碑。光是有养家、安家、持家的本事,已经不太能出彩了。要有一点家私,甚至还要有一点家珍,在像样的房子里藏着,才算有个不错的家业,更重要的是,不但要看住在什么样的房子里,而且要看在什么样的小区里。环境的档次,是你家境的名片,你自我实现的身份证。

  一旦家庭都进入了小区的现代文明的景观之中,人的自我感觉,就和住在棚屋里不一样了,对着镜子,研究自己的仪表和姿态的频率自然就要高些了,至少要对得起自家阳台上的欣欣向荣的盆花吧。连草坪上飘过来的空气都有一种压力,让你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称得上文明。在当代社区文明建设的历史潮流中,家园的档次和人的档次并驾齐驱。二者又取决于小区、城市、国家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的规划。这样一来,“家”就不能没有新的内涵,个人的家园的美好,离不开“公家”的规划,则“天下为家”、“天下为公”的对立转化为相辅相成。在这样的意义上,重温墨子的“治天下之国,若治一家”,再不能心领神会,就可能是头脑有点生锈了。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甲午海战110周年
中国网球公开赛
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揭晓
法兰西特技飞行队访华
新一轮汽车降价潮
北京周边郊区秋日游
金龙鱼广告风波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我知道的中国监狱》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