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吉林省城镇居民消费量高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1日16:25 新华网

  据抽样调查,2003年吉林省城镇居民人均购买食品支出1597.52元,比较近时期的1984年的283.92元增长4.6倍,平均每年递增9.5%;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42.7%,平均每年递增1.9%。刚刚解放的时候,物质不丰富,商品有限,政府实行了计划经济,发行了各种票证,人们要省着吃,计划着吃。如今,人们不仅吃还要讲营养,讲品味,讲科学,老百姓的饮食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过去粮票比钱还重要

  1953年我国宣布第一个五年计划,实行计划经济。为了适应人民生活基本的需求而采取当时最为有效的方法,印发了各种票证,有计划地分配到单位和城镇居民手中。

  在谈到粮票与百姓生活的关系时,长春市民王先生感慨万分:“民以食为天,在票证年代里粮票被百姓视为‘生命票’。如果粮票用没了,再有钱都不行,去饭店也没人招待。每逢佳节,为增加喜庆气氛,政府还会发行特殊节日粮票,很多人还拿粮票当成重礼送呢。”

  现在粮票成了收藏品

  计划经济时期的粮票,在上世纪90年代终于逐步“退休”了,但在收藏队伍中继续发挥着“余热”。长春一家古玩城的徐老板对记者说,粮票作为收藏品比邮票还好卖,原因就在于很多人和粮票共同生活了40多年,几乎每个人都与粮票有着难以忘怀的故事,有的是心酸,有的是兴奋。另外,每一段时期发行的粮票,都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如政府与投机商的斗争、计划经济的过渡等等,丰富的历史知识及内涵使它具备一定的升值功能。

  想吃啥吃啥 还要吃得健康

  如今票证时期已过去了十年有余,吉林省居民饮食发生了哪些变化呢?记者从吉林省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了解到,2003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各种副食品等营养食品食物量大幅度增长。2003年人均消费猪肉15.36公斤、牛羊肉4.2公斤、各种禽类4.8公斤、鲜蛋12.48公斤、水产品17.88公斤、分别比1984年增长28%、72%、5倍、1.4倍和1.7倍。过去绝大多数家庭除了逢年过节,在平时是很少吃鸡鸭鱼肉的,目前我省城镇居民的肉类消费量高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1980年发展中国家人均四种肉(猪、牛、羊、禽)的消费量为12.6公斤,1984年我省人均四种肉的消费量为15.24公斤,2003年达到24.36公斤。比1980年发展中国家人均四种肉消费增长93.3%。

  营养学家认为,合理的营养标准是每人每天从各种食物中摄取的热量为2700大卡,据抽样调查,2003年我省城镇居民每人每天可从各种食物中获取的热量为2830大卡,比1984年增加600大卡。大多数居民力求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脱出来,日趋欢迎方便性食品和各种熟食品。据抽样调查,2003年我省城镇居民在外饮食支出268.68元,比1984年的7.12元增长36.7。其中饮食业购买食品人均支出219.84元,比1984年的4.17元增长51.7倍。2003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啤酒10.2公斤,比1984年的4.49公斤增长1.3倍。(记者孙永亮 通讯员 许松山)(来源:新文化报)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甲午海战110周年
中国网球公开赛
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揭晓
法兰西特技飞行队访华
新一轮汽车降价潮
北京周边郊区秋日游
金龙鱼广告风波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我知道的中国监狱》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