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策推动国家助学贷款 首批国庆前可望发放(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2日09:28 新华网 | ||||
据《湖南日报》9月22日报道今年秋季,国家推出了新的助学贷款政策。按照这一政策,普通高等院校全日制本专科生(含高职生)、研究生和第二学位学生,经济困难者可申请国家助学贷款,但每所学校的申请人数原则上不超过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20%。我省现有高校88所,在校学生总人数达53万多人,有关部门已确定按学生20%的比例对这些学校实行贷款总额包干,这意味着我省有10万多名贫困大学生可望获得这一贷款。 老政策有不足实施艰难 我省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数量多,一般占到了学生总量的20%,个别学校甚至高达40%。据湖南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负责人彭建国介绍,该校有3成左右的学生经济困难,其中又有10%左右的学生经济特别困难,得不到贷款就难以完成学业。在2002年时,该校累计拖欠学费曾一度超过4000万元,今年招收新生5000多人,又有500多人交不起学费。中南大学拖欠学费的学生更多,目前学生拖欠的学费已有8000多万元。许多贫困学生迫切需要助学贷款支持。 为帮助贫困家庭子女完成大学学业,我国于1999年推出了国家助学贷款制度,通过财政贴息、利率不上浮、免担保等众多优惠政策支持贫困学生贷款助学,我省也于2000年开始推出这一贷款。但这一政策性很强的商业贷款推行起来很不顺利,银行对这一贷款普遍缺乏热情。2002年,国家下达我省国家助学贷款指导性计划4.35亿元,当年实际放贷却只有2000多万元。有的银行与学校签订了贷款协议也难以兑现。如2002年,某银行曾与湖南农业大学签订300万元助学贷款协议,涉及困难学生1000名,但实际只给极少学生发放了几万元贷款。近两年来,尽管各方作了大量工作,但效果仍不理想,2003年新增贷款4800万元,今年新增1300多万元,但仍与经济困难学生贷款需求有一定差距。 据统计,自国家助学贷款开办以来,我省一共只有28517名贫困学生获得这一贷款,目前,全省这一贷款的余额也仅有1.36亿元。大部分贫困学生的贷款需求未能得到满足。 究竟是哪些因素让银行产生了惧贷情结?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过去的贷款政策确实让银行承载了太多的风险、作出了太多的牺牲。 助学贷款单笔业务金额小,手续繁多,贷款成本高,但银行得不到任何补偿。一些银行工作人员介绍,贷款集中在学校发放,从宣传发动、前期培训、申贷审核到贷款发放、建立档案、跟踪管理、本息回收,一个环节都不能少,且利息由财政和学生各付50%,银行得两处收息,凡此种种需投入太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都得由银行独自来承担。 这一贷款利率很低,对银行来说相对效益差。据测算,银行对一名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四年贷款24000元,应收的利息只有3507元,而同样金额的工商企业贷款、贷款利率可上浮20-30%,银行利息超过7000元,比助学贷款利息收入高1倍左右,加上本息滚动使用因素,利差会更大。 更令银行生畏的是这一贷款是无担保、无抵押的信用贷款,而银行对学生信用很难把握,尤其是新生,其家庭经济状况和信用状况证明,均来自生源地基层组织,真实程度无法一一核实,以经济困难和品学兼优为标准来发放信用贷款,操作上难以把握。同时贷款发放后跟踪管理也是个大问题。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据对全省高校调查,申请贷款的学生来源遍及全国除港澳台之外30多个省市自治区,学生毕业后各奔东西、四处流动,追讨欠款是一大难题。而且按照当时的政策规定,学生按期还款也存在困难。刚毕业就要开始还款,毕业后四年内还清本息。有的学生一时找不到工作,有的虽然顺利找到了工作,可马上又面临结婚、生子、买房等问题,还款力不从心,加上少数学生不讲信用,银行贷款回笼面临不小的风险。据权威部门统计,目前,我省这一贷款按期归还率仍不足70%。 这种种风险和不利,必然使得必须追求经济效益的商业银行畏惧不前。 新政策欲破助学贷款瓶颈 今秋推出的国家助学贷款新政策,正是主要从化解银行风险、降低银行贷款成本、增加放贷银行的利益等方面着手,来推进贷款工作的。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将申请贷款对象的资格审核工作交给了高校。放贷银行只根据学生总人数的20%,按照每人每年6000元的额度把指标下到各高校,在指标范围内,学校提供申请名单,银行就发放贷款,原来放贷前银行需做的许多琐事都由学校分担了。 二是由政府和高校拿出资金建立风险补偿基金,对发放贷款的银行实行风险补贴。如中央部属院校的放贷风险补偿率,中国银行中标时确定为6%-8%,那么,如果中国银行发放贷款100亿元,政府和高校就要给银行补助6-8亿元,补偿基金由财政和高校分别承担50%。原来由银行独家承担的风险分解到了政府、学校、银行三家。 三是通过还贷方式的改进和加大对拖欠归还贷款的学生的制约及处罚,提高贷款归还率,减少银行的损失。新政策规定,学生毕业之后可视就业情况在1至2年后开始还贷,还贷期限也由原来的4年延长至6年。还规定,学生毕业后自愿到国家需要的艰苦地区、艰苦行业工作,服务达到一定年限,经批准可以奖学金方式代偿其贷款本息。这使得学生 还贷能力增强。同时,借款学生将受到更加严格的还款约束,连续拖欠贷款超过1年且不与经办银行主动联系的学生,将被公开曝光,并对违约贷款金额计收罚息,银行将不再为其办理新的贷款和其他授信业务。公安部门在为高校学生换发第二代身份证时配合银行做好对违约学生的身份核查等等,这就能有效促使学生及时还贷,大大降低了贷款风险。 四是规定学校必须与放贷银行全面合作,将基本账户开在放贷银行,把所有存款业务都放到放贷银行,贷款业务优先放贷银行。高校存、贷业务市场越来越大,将这些业务交到放贷银行来做,对放贷银行可是一份丰厚的礼物,可以大大提高其贷款积极性。 政策利好但执行仍有难点 新政策出台后,各界普遍叫好。近日记者走访金融、教育管理部门及经营单位和学生,大家都看好这一政策,认为将大大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使更多的贫困学生获得贷款支持。但与此同时,也有不少人担忧政策能否执行到位。比如,实行风险补偿需要高校提供资金,学生贷款越多,学校提供给银行的风险补偿金就越多,高校是否会按规定让需要贷款的学生去贷款。又比如要求高校与放贷银行全面合作来提高银行的放贷积极性,假如高校处于种种原因,不能做到这一点,银行是否还能按政策要求提供足够的贷款。另外,民办高校和独立的二级学院没有财政的支持,国家助学贷款如何在新政策下推行也是一个颇为棘手的问题。凡此种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和需要面对的难点,都有可能使好政策大打折扣。 不过,大家也普遍认为,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和省里高度关注的大事,省政府已成立专门的协调领导小组来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以确保这一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有理由相信,政策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贫困学生获取国家助学贷款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容易。 日前,在全国116所中央部属高校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竞标中,中国银行成功胜出,成为唯一中标银行。目前,该行已对此项工作做出紧急部署和周密安排,各项工作正紧锣密鼓进行。9月中旬,记者从中国银行湖南省分行获悉,新机制下的首批国家助学贷款有望在国庆节前发放。 按照合作协议,中国银行湖南省分行负责我省3所中央部属高校的全部国家助学贷款业务,他们是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和长沙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省中行信贷处已经配备专人负责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中行在长沙市的三家支行--松桂园支行、蔡锷支行、赤岗支行,将按照就近服务的原则,加快调整网点,并采取上门服务的方式,加紧与学校协商与沟通,在学校和银行之间建立一对一的服务合作机制,并将按照每3000名借款学生配备1至2名客户经理的原则落实服务人员。为了尽快在较短的时间内培养一批为贫困家庭学生服务的专业人员,把这项工作做好,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也正在抓紧进行。此外,中行的消费信贷系统也将根据国家助学贷款的特点做相应的调整,提高工作效率,以确保在收到高校统一提交的贫困学生借款申请后的20个工作日内能够放款。 据悉,我省其他高校国家助学贷款也即将对银行招标。 (编辑 赵宇)(来源:湖南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