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企公车改革 一场不适和阵痛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2日13:41 新华网 |
新华网上海频道9月22日消息:“再过几天,从虹桥机场到浦东机场办理公务,我只能开自己的车,公司不会再派车了。”东航股份公司综合管理部副总经理虞黎明告诉记者。 虹桥机场到浦东机场,地面距离50多公里,东航员工常常要往返于两个机场之间。以往,公司300多辆公务车是他们来往的主要交通工具,特别是对于东航的中层干部而言,找公司派车,是他们的习惯。 习惯也有彻底打破的时候。9月1日起,酝酿了近一年的公车改革方案正式推行,这一被称为东航公司内部最为慎重的改革方案,将让东航员工在虹桥和浦东之间往返不再免费———使用私家车或者坐收费的往返班车,每一次出行,都涉及员工自己的钱袋子。 “改革方案前后五次上报总经理办公会议讨论,这在东航近几年里是没有过的”。虞黎明坦言,没有公司高层领导下决心,车改没有这么快。 东航并不是上海大企业中在公车改革上第一个“吃螃蟹”的,宝钢、上汽、仪电、建工、百联等大企业的公车改革正在进行或业已完成,它们形成了上海国企中公车改革的先头部队,也经历着改革带来的不适和阵痛。 3个“1/3” 广为流传的“3个‘1/3’”说法,是对公车制度切中要害的批评。 3个“1/3”,即指公车在使用中“公务占1/3,领导私用占1/3,司机私用占1/3”。这样算来,公务车成本压缩空间有2/3之多。 在去年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第0225号提案和第0133号提案都直接向公车体制“开炮”。政协委员透露的数字显示,“社会轿车每万公里运输成本为8215.4元,而企业单位则高达数万元,每辆出租车的工作效率为公车的5倍,可运输成本仅为公车的13.5%”;“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约有350万辆公车,每年消耗费用约3000亿元人民币。” 3个“1/3”,可能算是公车“私”用的极致,对于上海国企而言,其中的窟窿可能并没有这么大,但购买和养护公车的巨额资金,确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桎梏。 建设银行上海分行,是全国首推公车改革全面服务方案的企业之一,该行个人银行业务部副经理高沙提供的数据是:在上海,如果按公务车平均车价20万元计算,1辆公车每年耗费在10万元左右,其中汽车折旧4万元,司勤人员费用3万元,汽车使用花费3万元。这样高昂的运营成本,对于每家企业而言,都是不小的开销。 车改“货币化” 按照各地进行车改的主要做法,公车改革有货币化、半货币化、加强管理型等三种药方。 专家表示,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采用“半货币化”和“加强管理型”模式比较可行,而对于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较发达地区来说,“货币化”改革既可以克服现行公务用车制度的种种弊端,也适应了小汽车进入家庭的潮流,其最大特点是“私人买车,公私兼用,公家适当补贴”。高沙透露,目前,上海企业中所进行的公车改革,基本上都是“货币化”方式,员工自己购车,按照不同职务给予一次性购车补贴和每月的交通补贴费,其余的钱由自己负责。 货币化的难点在于,如何确定公司内部员工不同的补贴尺度。让每一个员工都很满意,不太可能。因而,度身打造一套与公司情况相吻合,并照顾到大多数人利益的方案,是上海企业车改的原则。 宝钢股份在上海公车改革中,算得上先行者。2000年到2002年期间的公车改革中,宝钢为职工购车补贴牌照费,2002年之后,这一政策没有延续下来,新买车的职工不再有一次性购车补助,只有每月的交通补贴。宝钢股份内部人士透露,职工每月车贴600元,而公司中层干部在此基础上还有500元-900元不等的职务用车补贴。上汽的办法类似,但集团下属不同子公司的补贴也不同,就集团机关层面而言,公车改革时,职工在购车时享受内部折扣与适当补贴,员工和中层干部每月车贴从600元到2000元不等。 东航此次改革,中层干部在购车时给予一次性补贴。而在每月交通补贴上,由于浦东和虹桥两机场离市中心的距离相差很大,两地员工补贴不同。其中在虹桥机场的普通职工与中层干部的车贴为350元/月和1500元/月;而浦东机场则分别为700元/月和2500元/月。建工、仪电等单位没有透露他们的“货币化”具体政策,但都表示,补贴尺度与上汽、宝钢、东航等相近。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国企公车改革时都鼓励员工购买新车,而较少进行原有公车的拍卖。在他们看来,一则原本旧车不多,难以满足大家需求;二则拍卖时旧车定价是个问题,还不如让多余的公车直接进入二手车市场,减少拍卖中造成的问题。 冲突?后遗症? 既然是改革,必然有好处坏处;有人欣喜,有人抱怨。 对于企业而言,降低企业财务成本,是公车改革的最大贡献。东航有关人士表示,过去东航300多辆公车平均每年每辆用车成本在8万元以上,车改之后,平均每辆车每年在3万元左右,一年可以节约近2000万元的开销。可对于普通职工,他们更多关注的是“给每个人的补贴为什么会有明显差距”。 一些企业集团内部人士表示,在公车改革之前,无论是中层干部和普通职工,无论你在什么职位上,都是使用公车,“大锅饭”前人人平等,尽管中层领导用车较多,甚至配备专车,职工心理似乎也不会有太多疙瘩。可一旦车改,有些人认为公车补贴落入各自腰包,不同职位补贴不一,就会有冲突产生。 专家表示,担心补贴差距过大而造成新的不公,确实是改革过程中的难点。对此,根据以往实际用公车的频率来制定相对公平的补贴方案,是车改能否顺利推行的关键因素。据了解,上海几大集团的公车改革中,职工的意见多数也集中在具体的补贴标准差别上。东航和不少集团采用适当调整与耐心的解释工作,让这一冲突没有阻碍公车改革的步伐;上汽等集团采用每月车贴专款专用不能提现的办法,也消除了职工心中的不平等。 如何防止“车改”后“公车照坐”,也是各大集团监督的重点。对于不少集团而言,还保留了少量的特殊公务车,用来接待来宾。对于这支车队,建立用车工作日记,对每次出车任务一一进行登记,是普遍的监督办法。同时,严厉的惩罚也构筑了“公车照坐”一道警戒线。有集团规定,“车改”后发现领导依然使用特殊公务车办事,一次发现就扣发一个月交通补贴,三次发现,就扣发一年的交通补贴。 除此之外,“驾驶员如何安置”、“老同志不会开车”、“部分员工没钱买车”等也是改革中的技术问题,但在沪上几家集团中,通过重新培训安排驾驶员,与建设银行、人保公司等合作来为职工提供一条龙贷款服务等,都解决了这些问题。 公车改革的“后遗症”也是有的。车改后,确实出现了有的人为了节省油钱而不愿出车,造成办事拖沓的现象。面对这个问题,专家认为,如果企业体制还是传统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那么公车改革可能会造成新的效率低下。道理很简单:在干多干少一个样的体制中,用自己的钱出门跑路,自然还不如呆在办公室内看看电脑,“建立完善的考核和分配激励机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大幕刚刚拉开,对于上海———这个国有企业云集的大都市而言,公车改革的“先行者”们的经验和阵痛,将成为其它国企车改和更为艰难的政府机关车改的“探路石”。 本报记者丁波 (来源:来源:解放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