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教书19年拿15800元安置费“教学能手”难逃下岗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2日14:05 新华网

  一位老师教了19年书没有“转正”,今年被镇上解聘了,却连养老保险都没有。这位老师曾经获得包括“教学能手”在内的许多荣誉,教学水平在附近有口皆碑,这位老师叫陆玲。9月18日上午,记者在新开河实验学校见到了陆玲老师。

  “我的运气不太好。”说起自己落到今天这个地步,陆玲感叹说。

  1985年9月10日,陆玲进入无锡市洛社镇双庙小学任教。“那时候教师紧缺,妈妈的朋友跟妈妈打招呼,说觉得陆玲这孩子读书成绩不错,可以让她出来试试。”

  据了解,1986年前后,国家明令禁止继续吸收民办教师,但由于广大农村公办教师缺乏,而且地方无力负担公办教师的工资,因此各地开始大量使用廉价的代课教师,陆玲等人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进入教师队伍的。

  陆玲在双庙小学呆了4年,后调到红明小学,一呆就是13年,直到学校撤并。在这期间,1994年镇里有一批代课教师转公办教师的名额,陆玲因为教龄较长,教学成绩显著,论条件也在“转正”之列。当时的镇中心小学校长徐德兴却来做她的工作,让她先把名额让给别人,并答应到明年把她排在转正的第一位。

  “我是个很好说话的人,觉得反正明年还有机会,就答应了。”陆玲说。按照惯例,镇中心小学校长实际上统管全镇小学的工作,而当时陆玲所在的红明小学的校长因为刚刚上任,不在“转正”评审小组内,因此陆玲觉得缺乏支持,不好力争。

  不料第二年却没有了转正的名额,而中心小学校长徐德兴也退休了。陆玲到区里去问,得到的回答是“没有政策”。1994年那批“转正”是最后的机会,陆玲却遗憾地擦肩而过。2001年开始,镇上开始清退代课教师,陆玲因为条件过硬,一直被保留到最后。2004年7月,该镇最后一批教师“下岗”,陆玲也在其中。

  陆玲在教学上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1994年她获得了镇中心小学授予的“教学能手”称号,1996年度她又被评为镇里的“先进工作者”。

  这样的教师最终却“下课”了。

  这些“下岗”教师中,许多人都和陆玲一样,有十多年的教龄,工作也很出色,但最终都被辞退。洛社镇中心小学副校长洪永山9月19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清理辞退代课教师是根据区里的文件进行的。他说,由于当初教师紧缺,就招了一批代课老师,而她们本来就是“临时用工”性质的,现在大批的师范院校毕业生需要就业,代课老师自然要为他们让出位置来。

  “下岗”后虽有一笔安置费

  年龄大无社保生活留隐忧

  所有这些“下岗”教师都得到了一笔安置费,数额相当于个人教龄乘以其月工资收入。陆玲是她们这些人里工资较高的,按19年教龄计算,共拿到15800元左右。

  除此之外,镇里在前几年开始为她们办理了“农保”,据悉,参保者将来每个月只能拿到100元的养老金,少得几乎没有“保险”的意义,因此目前“农保”已濒临停办,大家纷纷将“农保”转为“社保”,“社保”的养老金标准是每月400多。但在这些教师“下岗”之前,学校并未为她们办理“社保”。这一点让这些“下岗”教师们十分不满。

  一位教师说,我们连下岗工人都不如,下岗工人每月还有基本生活费,还有下岗证,经商创业还可以享受优惠,而“下岗”教师什么都没有,一些有十几年教龄的人,年龄都在40岁左右,再就业不容易,以后靠什么生活?

  2004年8月12日,一件事情在洛社镇引起轰动:洛社镇中心小学校长邱建华因经济问题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这位校长正是一手操办上述代课教师“下岗”的人。据知情者透露,邱建华是因为今年从书商手里收取了一笔高达7万元的回扣而被人检举。

  熟悉教育系统内幕的人士说,校长和总务主任是最来钱的职位,一般小学的总务主任都买得起车。而相比之下,在洛社镇上,那些只知道埋头苦干的教师一年最多只有一万七、八千元的收入,而代课老师就更少。

  一位“下岗”教师向记者反映,有些领导只知道利用权力捞钱,对代课教师的处境却一点也不体谅,相反的,他们把自己的家属调进学校,做后勤工作,成为正式职工,将学校的岗位占满,这就使得代课教师想留在学校通过转岗谋一个后勤职位都没有可能。

  代课教师清退能否一刀切

  有关人士建言破格录人才

  逐步清退代课老师是国家的一项政策,意在规范教学体制,提高教学质量。但清退的具体操作由各地施行。无锡市教育局人事处的王处长向记者解释说,这些代课教师与民办教师不是一个概念,国家对代课教师没有专门的解决政策,但根据省政府2002年6月2日颁发的《江苏省政府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要求,对代课教师和各类临时人员要坚决清退,清退工作由县(区)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市里没有统一的部署和要求。

  惠山区教育局人事科的一位姓胡的人士也确认,国家有政策要求清退代课教师,但并没有统一的处理办法,此项工作主要是由学校和镇里来具体操作。他说,代课教师整体上素质比较低,由师范院校毕业生替代是必然。如果有一些教师确实水平高,学校和镇里可以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聘用,区里一般不作干预。

  一位长期从事国内基础教育研究的人士说,对代课教师不分优劣、一概辞退的做法,不符合尊重人才、珍惜人才的方针。相关部门应该不拘一格,惟才是举,将优秀的代课教师录用为公办教师。这些代课老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不少在自己的岗位上还做出了显著的成果,教育部门对优秀的代课老师应该予以留用甚至重用,特别是在全国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以后,从社会上招聘教师时,应优先将具有教师资格的优秀代课教师直接吸收录用为公办教师。对确实不符合新的教师要求的应做好安置工作,他们毕竟在老师岗位上做出过贡献,相关部门应优先考虑安排适合他们的岗位,确实无法安排的则要考虑他们下岗后的生活,妥善处理好代课老师“下课”后的基本保障问题。(记者高学军)(来源:江南时报)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甲午海战110周年
中国网球公开赛
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揭晓
法兰西特技飞行队访华
新一轮汽车降价潮
北京周边郊区秋日游
金龙鱼广告风波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我知道的中国监狱》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