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剩月饼,中秋节岂不太贫乏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3日07:10 深圳商报 |
五日圆桌 周一至周五评点世事人情 周四:付克友 媒体编辑 每年的这个时候,媒体上关于“天价月饼”的报道就铺天盖地。对于“天价月饼”,媒体一致的立场是口诛笔伐,斥责庸俗的“送礼文化”者有之,剖析“天价月饼”的腐败“原罪”者有之,甚至鞭达商家大发“不义之财”者也有之。但是我想,目前的中秋节除了月饼,好像也再没有更美好的东西了。当中秋节只剩下月饼时,商家也只能在月饼上挖空心思大做文章。 然而,中秋节除了月饼本应还有更多的内涵。在我看来,它首先是个节日,而且是个传统节日。在这个日子,除了合家团聚同吃月饼,还应有文化层面的传统底蕴。据《周礼》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周朝,每逢农历中秋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活动。相传唐明皇曾于八月十五夜游月宫,于是民间就把这天作为中秋节。嫦娥奔月、吴工伐桂等关于月亮的美丽传说,也给这个节日涂抹了神秘的色彩。在这一天,人们还要相约赏月,举办拜月、烧斗香、走月亮、放天灯、树中秋、点塔灯等名目繁多的节目。而吃月饼,不过是家人团圆,共享融融亲情的仪式罢了。显然,它远远不能代表中秋节的全部。 从文化的角度来说,传统节日应该是民族文化的盛典,是民族身份认同的重要符号,是来自历史深处不可磨灭的记忆。传统文化在节日的承载下薪火流传,生生不息。只有当我们明白“我们从哪里来”,也才能回答“我们朝哪里去”。应该说,中秋节在几个传统节日中,颇具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但是当中秋节只剩下月饼,我就好像看到这个含情脉脉的节日被脱光了衣服,赤裸裸地饱受商业活动的蹂躏。除了吃月饼,中秋节该怎样过,这是一个问题。 也许有人会说,传统节日的沦落,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但是,这个理由并没有足够的说服力。因为现代社会与传统文化并不天然地相互排斥。 据新华社报道,中秋节前夕,新加坡到处是张灯结彩,一派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如嫦娥奔月等古老传说,通过一些现代手段得以栩栩如生的表达。在新加坡,传统节日与市场经济天衣无缝地结合在了一起。而在香港,中秋节有法定的假日,且这个假日不是在八月十五,而在八月十六,因为要大家在十五晚上尽兴赏月,所以十六不用上班。而在内地的大街小巷,请问哪里还有半点节日的气息?除了在商场里堆得像山峰一样的“天价月饼”,还有什么文化活动?在这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在和家人一起吃饼之余,谁还有闲情逸致“把酒问青天”? 一些传统节日的民间习俗,在中国内地已难见踪迹,反而在海外被比较完整的保存下来。此言不虚。语云,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而遗忘传统又何尝不是一种悲哀呢? 作者:付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