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大学生婚前性行为不宜“爆炒”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3日15:32 中国新闻网

  前不久,内地几位女大学生发起了一场旨在“拒绝婚前性行为,净化校园风气”的网上签名活动,并建立了一个专门的签名网。一时间众多媒体各类评论纷至沓来,正面、负面报道频频出现。尤其在网络方面,更是热闹。

  虽说现在“性”已不是什么禁区话题,但对于性方面的问题,社会总体还是比较敏感。暑假期间有很多报道披露,内地女大学生堕胎忙、在校大学生在外租房同居成风,难得有学生喊出跟同龄人不同的呼声,此举自然备受关注。

  作为一个伦理和社会道德问题,性显得十分的微妙。尽管现在年轻一代对性自由的呼声很高,但谁都无法揭掉遮掩在性问题上那层羞涩而神秘的面纱。并且,当前内地社会处于转型时期,传统思想在重构,而新的思想尚未形成,人们观点上的差异,也属正常。当这些问题加诸在校求学的大学生身上的时候,问题便变得更加复杂起来。

  老师家长普遍认为,大学生思想尚未定型,经济尚未独立,并且还在读书期间,拒绝婚前性行为对纯净校园学风、对大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都是善举。此言固然不差,但是也应看到,性,乃是一种人格上的权益,每个成年人当有足够的性自主权,这是对人权尊重的一种表现。大学生作为年满十八的成年人,当然对自己的事情有足够的自主权,也包括性方面自主的权利。

  大学生婚前性行为在当今社会已然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全国大学生性文明调查显示,六成以上的学子赞成婚前性行为。没有婚前性行为的学生,就真的能获得更加幸福的人生?社会舆论对此也是议论纷纭,毁誉参半。对于大学生婚前性行为问题,各方态度莫衷一是,各执一词。

  性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是人类追求幸福的一种表现,并且性作为一种权利,是不可否认的。但是同时,在校大学生的婚前性行为所造成的一些恶果,如堕胎、为失恋寻死觅活,对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造成身心上的不可磨灭的损害。这也是许多人对年轻学子放心不下的最主要原因。

  笔者认为,对大学生的性问题,若一味禁止扼杀反而不妥,毕竟性作为一种私权,不应受到侵犯;但也不能听之任之,毕竟大学生婚前性行为作为一种伦理道德问题,并非可以脱离社会伦理而任其泛滥。而对大学生本身,学校当以教导为主,对大学生进行身心健康等方面的教育,令大学生对性问题本身有更充分的了解,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观念。

  此外,媒介更不能为哗众取宠,以大学生的婚前性行为做噱头,进行大量报道。媒介在对大学生的性问题上不宜多报滥报,而应当客观报道,公正评价,引导大学生走向更为健全的人格。

  文章来源:香港《大公报》 文/文佳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甲午海战110周年
中国网球公开赛
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揭晓
法兰西特技飞行队访华
新一轮汽车降价潮
北京周边郊区秋日游
金龙鱼广告风波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我知道的中国监狱》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