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环保 > 正文

40余城市签《深圳宣言》共同呼吁保护生态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4日10:41 广州日报大洋网

  本报深圳讯 (记者刘畅、刘启达)从明年起,持续了12年的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将全面升级为“生态园林城市”,坚持以人为本,强化“经济、社会、自然三者的和谐统一”。昨天下午,中国40余个国家园林城市的市长及其代表、中外著名风景园林专家学者,以及建设、园林部门的工作者聚首深圳,就我国生态园林与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深入研讨形成共识后,共同签署发表《生态园林城市与可持续发展深圳宣言》(以下简称《深圳宣言》)!

  这也是园博会自开办以来首次提出“生态城市”概念,首次由多城市市长共同签署支持可持续发展的宣言。

  我国始评“生态园林城市”

  作为刚开幕的第五届园博会系列活动之一,我国建设部总规划师李晓丽在昨天下午的“生态园林与城市可持续发展论坛”上指出,目前我国城市环境污染严重,生态面临危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

  为此,今年我国建设部决定,从明年起,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基础上,每年进行一次“生态园林城市”评估,积极引导城市发展建设向“生态园林城市”目标迈进。

  据介绍,申报“生态园林城市”的必须是已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的城市。评选采取城市自愿申报,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推荐,建设部组织专家评议,建设部常务会审定的办法进行,每年评估一次。

  生态园林城市是“升级版”

  据了解,我国建设部从1992年开始在全国开展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活动。到目前为止,北京、杭州、深圳、大连、厦门、石河子等56个城市(区)成为了国家“园林城市(区)”。从明年起,这56个城市(区)将有权参加“生态园林城市”评估。

  而“生态城市”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概念,其内容定为“经济、社会、自然三者的和谐统一”。与国家园林城市相比,“生态园林城市”强调以人为本、环境优先、系统性、工程带动及因地制宜的五大原则。要求不“急功近利”,利用环境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进一步完善城市绿地系统,有效防治和减少城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和各种废弃物,实施清洁生产、绿色交通、绿色建筑,促进城市中人与自然的和谐,使环境更加清洁、安全、舒适。

  《深圳宣言》精要

  保护非再生自然资源:我们积极倡导有效保护、合理适用、优化配置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

  珍惜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我们积极呼吁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和强化自然山水的整体布局,保护和建立多样化的乡土生态系统,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积极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存方式,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抢救逐渐消亡的历史文化:共同呼吁保护历史园林、历史街区、名胜古迹和古树名木等文化资源,继承和发展传统园林艺术,弘扬中国传统园林文化。

  统筹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呼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改变消费行为模式,强调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

  建设舒适宜人的绿色家园:园林是人类追求最理想生活环境的产物,我们共同倡导园林优先、生态优先的城市文化,营造更加宜居的城市环境。

  缩小区域差异与平衡发展:坚持以生态平衡为原理,建立布局合理,结构稳定,功能高效,系统完善,种群协调的城市园林绿化系统,促进大地园林化。均匀分布、科学建设各类公园游园和减灾避灾绿地,缩小地区间、城区间与城乡间的差异,让广大人民群众平等分享绿色空间,体验绿色生活。

  重视科学规划与有效实施:建设更加适宜的居住环境,共同倡导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强调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科学规划、有效实施。反对形式主义、拿来主义、避免急功近利、贪大求洋,维护绿线,保护绿色,多留精品,少留遗憾。

  承担历史赋予的社会责任: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园林城市,是各级政府重要责任和历史使命。需要政府高度重视,落实必须资金、制定有效措施,实施有效管理,更需要广泛的社会公众共同参与。(来源:广州日报)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甲午海战110周年
中国网球公开赛
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揭晓
法兰西特技飞行队访华
新一轮汽车降价潮
北京周边郊区秋日游
金龙鱼广告风波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我知道的中国监狱》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