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勇者有心自高翔--记福建杰出科技人员易自翔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4日11:33 新华网

  2004年对易自翔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2月,研究课题“耳硬化症的临床和基础系列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9月,再次登上领奖台,获得福建省“杰出科技人员”称号及重奖。

  此时,易自翔已经75岁,主持福建医大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工作已经超过40年。记者近日走近易老,得以领略一位杰出科学家的不凡人生、无上高德。

  十几年,人到哪里,实验室就建在哪里

  易自翔34岁时获得“耳硬化症”领域的第一次成功。他与两位年轻同事一道,为一位耳硬化症病人成功施行国内首例镫骨底板切除术。几年后,正当中年的易自翔认准方向、全身心投入到这项科研中时,“文革”开始了。

  在同事眼里,易自翔是个“科研痴”。曾与他一同共事的福建医大附属医院眼科主任医师林发森说,全国都热衷于政治运动,只有易自翔一个人埋头搞科研。这十几年,易自翔人到哪里,实验室就建在哪里。1969年冬,易自翔被下放到政和县的山区医院工作。初去时,四家人共一个屋檐煮饭,刮风下雨要打伞才能烧火。可易自翔在一个楼梯底下用旧柜子和木桌布置了一间小实验室。后来被调到址在泉州的医科大学,他再一次动手把一间堆满破烂、低矮闷热的传达室整理成实验室。为了防暑降温,还在室外搭起竹架,种上丝瓜。

  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初,福建医学院耳鼻咽喉研究室成立,易自翔才有了像样的实验室,踏上了科学研究的坦途。

  170篇文献,自己看一遍,学生还重读一遍

  易自翔谈起去世的恩师孙鸿泉教授,至今感激在心。当年,他读研究生师从孙鸿泉教授时,孙教授亲自带他作一系列颞骨手术,要求无论医生体位、标本固定姿态、器械的排列均应仿如临床手术,做到一丝不苟。

  今天,易自翔的弟子还可举出很多例子:

  叶胜难还记得,做细胞生物学研究时,他们曾经认为硫酸软骨素可能会促进软骨细胞的生长。但是,实验结果与预期的不一样。易自翔毅然决定推翻原有假设,把实验结果如实写进报告。他另辟蹊径,进而研究论断硫酸软骨素应具有保护软骨细胞的作用,可用于防治耳硬化症。这一实验结果,得到国外文献的印证和支持。

  据说,易自翔在撰写耳源性肥厚性硬脑膜炎一文时,曾在互联网上检索,查到170多篇文献,亲自一篇篇从头到尾读后,又叫学生重读一遍才放心。他常说,科研成果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经得起同仁的验证,决不能马虎从事,决不能“大概如此”。

  病愈患者,结婚时先拜易自翔,再拜父母

  今年2月,易自翔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消息传出后,曾经在易自翔手下实习的魏瑞尾医生给记者来信,讲述了易自翔一些鲜为人知的旧事。

  他说,当年在泉州,有个病人需要做脑脓肿和胪突根治两种手术,但是没有钱,易自翔发动大家捐钱,自己又迎难而上,把两种手术一次性完成;病人出院那天,易自翔早早来到病房送他,谁知病人因为穷,打算步行回家,早就离开了;易自翔当即掏出5元钱交给魏瑞尾,让他骑自行车追病人,务必要买张车票,看病人上了车才能回来。

  有一位长乐姓谢的男青年患了鼻咽血管纤维瘤,面目受损,生活很痛苦。后来经易自翔手术病愈,结婚那天,他特意用车子把易自翔及其夫人接到长乐,拜堂时,先拜天地、再拜易自翔夫妇,第三才拜父母。

  在易自翔近50年的从医生涯中,这样的事不胜枚举。 (记者 李华)(来源:福建日报)


 【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甲午海战110周年
中国网球公开赛
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揭晓
法兰西特技飞行队访华
新一轮汽车降价潮
北京周边郊区秋日游
金龙鱼广告风波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我知道的中国监狱》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