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心汽车跑不过自行车 专家为交通把脉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5日08:28 新华网 |
新华网上海频道9月25日消息:一项调查显示,在上海市中心城区,白天车速最快时也仅仅达到23.3公里/小时,而在浦西中心区部分路段,车速则更以9公里/小时的时速创下了新低,有人戏言:汽车不如自行车跑得快。道路增长跟不上汽车增长 尽管上海的交通建设投资不断增加,2003年已达到了创纪录的221亿元历史新高,轨道交通的日均客运量突破了100万人次,但道路交通供需矛盾依然突出。 据分析,道路资源利用冷热不均是造成车速慢于自行车的一个主要原因。由于交通需求快速增长,交通流量过于集中,中心区内占道路总长约20%的快速路和主干道,集中了近70%的交通量。交通量的过于集中导致了道路拥挤,车速慢;另一方面,车辆的高速增长也是导致交通紧张的一个客观原因。虽然上海去年一年在道路长度增加了260公里,面积增加了7%,但机动车增长的速度更快,仅去年一年私家客车和轻便摩托车就分别增长了54.2%和36.5%,2003年机动车总数已比上一年增加了33万多辆,这还不包括悬挂外地牌照的车辆。对上海22个主干道交叉路口的调查表明,高峰时段有50%的路口处于拥堵状态,高峰时段仅有20%的路口车辆通行情况良好。 中心区干道饱和 高架路压力巨大 根据统计,在早晚高峰时段,浦西中心区大约42%的干道处于饱和状态,在被调查的21条道路中,接近74%的路段行程车速在20公里/小时以下,处于时开时停状态,有29%的道路的行程车速低于15公里/小时,最低的路段仅9公里/小时,还不如自行车骑得快。由于地面交通拥挤,公共汽电车的行程车速有所下降,部分乘客转向了轨道交通或其他交通方式,加剧了轨道交通在高峰时段的超负荷运营。 据市政管理部门介绍,作为快速路的高架道路更承受着巨大的交通压力。去年,共和新路高架和卢浦大桥的通车,使得更多的外围车辆能够快速进入中心区,在逸仙路、沪闵路、卢浦大桥等入口,工作日高峰时进入市中心方向的流量达到了每小时20000辆,超过饱和度的1.25(实际车流量与设计流量之比)。 专家:合理配置道路功能 对此,除了继续保持一定的道路建设强度,有关专家认为,通过在中心城区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控制小汽车过快增长、开发建设地下车行道路等多种措施,达到改善交通的目标。 专家认为,从长远看,未来几年,上海道路建设仍需保持较高的强度,但不是单纯依赖道路扩张来增加道路容量,而是增加快速路比率、合理配置道路功能,来弥补道路总量的不足。上海的地面道路资源有限,车辆总数必须控制,在外环线以内的中心城区,应以轨道交通和公交客运为主,在中心城区以外,可使用一部分私家车。 据上海市政管理部门预测,2010年中心城交通需求将是2002年的1.66倍,内外环间交通量增长迅速。交通持续增长产生的资源供应短缺,要求道路建设继续保持较高的速度,但上海市区土地资源短缺、空间资源局限,单纯依赖于道路空间扩展增加道路容量,上海无法达到发达国家大城市的道路网络指标。必须通过增加快速路比例、置换道路功能来弥补道路容量的不足。 具体实施上分为两大块,在内环以内区域,以优化路网结构、通过道路空间置换、合理功能配置为重点,避免局部阻塞影响区域通行;在内外环之间区域,以完善骨架网络,提高道路密度与通达性为重点,建成“三环十射”快速路网系统,形成与快速路功能互补、布局均衡的主次干道系统和中心城现代化道路网络。全面建成10条快速放射线道路。 在中心城区形成“三环十射”、约300公里的大容量、全封闭的快速路网系统,提供中心城40%的网路容量,以适应大流量的交通需求。在市中心区交通繁忙的交叉口增设简易立交以改善路口的通行能力,提高整个路网的整体效应,形成约2700公里的区域路网,使主干路网的车流量,通过区域路网全面疏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