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万人看公安”活动拉开帷幕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5日12:23 南京报业网

  【南京日报报道】昨天上午9点,鼓楼广场上20辆警车齐集待命,100名高级警官组成的白衣方阵,与100名市民代表组成的红帽方阵整装待发。市公安局与本报联办的“万人看公安‘警营一日’”活动启动仪式在此隆重举行。市委副书记王浩良等出席启动仪式,并向首批参加“警营一日”的市民代表授旗。

  参加“警营一日”活动的100名市民代表分成四组,分别前往特警支队、基层派出所、交警大队、戒毒所和收教所体验警营生活,其中由市公安局与本报联合邀请的市民代表有40人。

  “万人看公安”活动将持续3个月时间。在此期间,市公安局将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员工、部队官兵、外来民工等万名社会各界代表,陆续走进警营,增进对公安工作的了解,加强与警察的沟通,并对公安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据介绍,今年以来,市公安局以创建全国最安全城市为目标,积极推行“三队一室”警务运行机制改革,将警力投向基层,实现了社区警务、巡防警务、刑侦警务的专业化、规范化,全面构筑“网格化”街面巡防机制。1—8月,全市街面案件下降17.6%;杀人案件破案率达到93.2%。基层派出所受理各类纠纷36700余起,成功调解3370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2%,化解了大量社会矛盾。

  取得如此巨大的成绩,市公安局党委深切地感到,民为邦本,人民群众是公安工作最坚强的后盾。市公安局局长孙文德说,“万人看公安活动的主旨,就是密切警民关系,让群众了解公安,理解公安,支持公安。”

  交警工作量“吓”着私家车主

  昨天,记者随同30位市民代表“看”交警。当听到“122”一天接到1400多起报警时,大家吃惊地说:“没想到交警的工作这么累!”

  上午9点半,市民首先来到市交管局交通指挥中心。在由88台彩电和一个大屏幕组成的监控墙前,交警介绍,全市所有设置了电子警察路口的路况,都会显示在监控墙上。随即,交警给大家播放了近期玄武湖隧道发生的几起交通事故的监控录像。惨烈的事故场面让在场所有的市民震惊。

  在市烟草公司工作的李先生有2年驾龄。“今天来之前,我对交警没什么好印象,每天出门就怕碰见他们。如果一大早就被拦下,将影响一天的心情。”李先生笑着对记者说,“今天一看才知道,他们是多么辛苦,一天要接警1400起。”以前,李先生也曾为自己违章掉头、超车没被交警发现而感到走运,但昨天他说,“其实这是在骗自己,万一哪一次闯了祸,我可能就是这‘1400’里的一次了。以后我一定会遵守交规。”

  近60岁的马女士是南京日报的忠实读者,“万人看公安”活动的消息在报纸上一刊出,她就报名参加了。马女士的弟弟和妹妹都是私家车主,平日他们聚在一块时,她经常听见弟弟妹妹抱怨又被交警拦下了,“他们经常跟我说,交警啊,就会找‘麻烦’。”马女士笑着说,没来之前,她真的不了解交警,每天看见他们在街上拦车,对他们确实有点误解。“一听到一天接警1400多次,我真是吃惊。”马女士说,她会把昨天看到的全都告诉弟弟妹妹,让他们改变对交警的看法。“这些交警小伙子,每天站在路上维持秩序已经很辛苦了,开车的不能再添麻烦了。”

  警察自掏腰包助外地人返乡

  昨天参加“警营一日”的市民代表来到夫子庙派出所,做了一天“编外警察”,和警察们一起值班、巡逻、办案。

  在夫子庙派出所,大家跟着民警来到各自的“岗位”,有的跟着巡逻车上街巡逻,有的跟着到社区里办案,有的在值班室接待。

  派出所的值班室不断有人来访和电话报案。中午,一个20岁左右的男青年来到派出所,说他是浙江人,刚来宁打工,钱包、身份证、银行卡都被偷了,在南京又没有亲戚朋友,没钱回家,他想叫老家的人寄点钱来,但是没有银行卡,想请民警帮忙。值班民警取出“便民卡”,把卡号抄给了他。这张“便民卡”其实就是普通的借记卡,是为没有卡但又急着等钱用的人准备的。值班女民警又从自己口袋里掏出10块钱,给男孩打长途电话回家。男孩拿着10块钱走了。一名“编外警察”忍不住问:“这人会不会是骗子?”女民警笑着说:“我相信不会。我们派出所民警自掏腰包设立了救助基金,专门为那些遇到困难的群众救急。”

  该男青年刚走,又有人捡了一张自考准考证送到派出所,准考证上只有姓名和准考证号。值班的女民警打电话与自考办公室的人取得联系,找到该考生的联系方式。然后又通知这位考生来取准考证。值班民警告诉记者,每天他们要处理20多起类似的案件,有人钥匙丢了进不了家门,也来找警察。“有困难,找警察”已成为市民的一种习惯。“有些事情虽然很小,但处理起来却很棘手,但即便再困难,只要是来找民警寻求帮助的,我们都会尽一切力量去解决。民警就应该为民解忧。”

  家住龙苑新寓的程先生作为市公安局和本报联合邀请的市民代表参加了这次活动。结束了一天的“编外警察”生活,他感慨地说:“以前我总觉得警察挺威风的,今天亲身体验他们的真实生活,让我很震惊,每天,他们除了办案还要处理这么多琐事,真辛苦。我很感谢市公安局和南京日报给我这个机会,让我重新认识警察。”

  “防暴饭”真不好吃

  随同鼓楼特巡警大队25号警车巡逻的2位市民代表,陪民警吃午饭,却被2个警情打断,他们亲身体验到了“防暴饭”的滋味。

  上午9点20分,南京大学法学院学生吉广昌和南京华德火花塞有限公司姜卫,登上鼓楼特巡警大队25号巡逻车,跟车巡逻。警车缓缓地沿着中央路至新模范马路沿线巡逻。然而,在巡区转了3圈,一个警也没有接到。姜卫急得直跺脚,说真想体验一下当警察的感觉。随车民警马勇连连劝他不要着急,“现在是上午,大家都在忙,一闲下来,事就多了。”

  警车巡逻至虎踞北路时,电台里突然传来指挥中心的指令:“25号车!25号车!水佐岗32巷有人打架。”驾车民警羊惠明马上掉转车头,驶向事发地点。3分钟不到,警车就停在了水佐岗32巷路口。姜卫和吉广昌迫不及待地跟着马勇下了警车。然而,事实并非报警人所称的“打架”,只是一个经济纠纷。迅速调解后,他们继续巡逻。

  中午11点30分,羊惠明接到大队指令,回队午餐。在特巡警大队干净整洁的餐厅里,姜卫和吉广昌第一次吃到了警察的伙食:洋葱鳝片、西红柿炒鸡蛋、黄豆芽。“很丰盛啊!”大家刚坐下来,就听到邻座民警的手持电台传来指令,辖区发生伤害案,请求增援!两位刚打好饭菜的民警二话不说,戴上帽子,拔腿就走。

  就在大家讨论的时候,电台又响了,4位民警放下饭碗,坐上警车就走。姜卫眼睛瞪得老大:“这也叫吃饭啊?”羊惠明笑了笑,“这就叫防暴饭。”原来经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民警刚扒两口饭,电台响了,出警!再回来吃,有警又要走。最多的时候,一顿饭能吃上3次,民警们戏称为“防暴饭”。

  戒毒所歌声让参观者流泪

  上午9时许,记者和13位市民代表一起,前往位于浦口石佛寺农场的市收教所和戒毒所参观。

  收教所里收教的是卖淫嫖娼人员,戒毒所里安置的是戒毒人员。一路上,有市民代表说,想起这些人,心里就觉得怪怪的,特别是吸毒人员,在电视上看到他们毒瘾发作、满地翻滚的样子,不知道这些人在戒毒所里是什么样?

  上午10时许,市民代表来到石佛寺农场。农场距市区有20多公里,地势偏僻,几个老年市民觉得民警太苦,一进收教所,60岁的田启广老人就从随身的包里摸出两块煎饼,往民警手里塞,说:“我在家想吃什么都能买到,可是你们在这不方便啊,我没什么表示的,这两个饼,你们尝尝。”

  “戒毒所里忆往事,如梦的吸毒往事……”听上去有些凄凉的歌声从戒毒所的女子强制戒毒区内传出。走近后,市民代表看见30多个女子穿着整洁的病号服坐在活动室内。她们唱着歌,手里不停地忙着做节日小彩灯。听着听着,一些女性市民代表转过头,在一旁擦泪。

  据工作人员说,每一个戒毒人员从戒毒所出去的时候,他们身体上的毒都被彻底清除了,但心理上的毒瘾最难除。很多原本在戒毒所里表现得很好,也已戒掉了毒的人,回归社会后,又重新染上毒瘾,这与社会、家庭对其关注不够有很大关系。

  据了解,自1990年在南京发现第一例吸毒人员以来,如今南京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已达到7700多人。

  市民代表中的两位社区工作者金琨和方航宇觉得这次“警营一日”活动让他们很受教育,回去之后,他们将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关心社区内已戒了毒的人员。

  本组撰稿:通讯员 宁公宣 实习生 杨燕 南京日报记者 徐涛 杨青春 江瑜 许琴

  (编辑 草非)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甲午海战110周年
中国网球公开赛
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揭晓
法兰西特技飞行队访华
新一轮汽车降价潮
北京周边郊区秋日游
金龙鱼广告风波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我知道的中国监狱》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