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新闻追击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6日10:36 广州日报大洋网

  《易经》对中国人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至今未绝。但近日,它却为中国近代科学的不发达而挨了板子。打板子的,则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先生。科学家就中国近代科学的进步作出批判,却不幸击中了《易经》的“屁股”,或许正证明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但《易经》的存在与近代科学未能在中国萌发,是否存在着必然的因果联系,却值得商榷。

  按照杨振宁先生认为西方独有的“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方法,要洗清《易经》的嫌疑,不妨先“归纳”一下近代科学在西方萌芽并蓬勃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再“演绎”其在中国不能萌芽的原因。

  近代科学为什么在西方萌芽、发展?主要并不是说西方有什么传统哲学或思维方式能够“从理论到理论地”自然萌发出门类纷繁的科学体系,首先还是西方工业革命前后生产实践对科学研究产生了巨大的需求,同时也提供了实践的基础。正如对动力的需要引发了蒸汽机的发明,而蒸汽机发明和改良则离不开热力学的理论。而当时西方以外的其他地方,都不具备类似的社会历史条件,中国如此,印度如此、阿拉伯世界亦如此,后两处并没有《易经》,同样没有产生近代科学的萌芽,就足见《易经》至少不是罪魁。

  那么《易经》是不是“从犯”?似乎也不尽然。杨振宁先生在打《易经》的“屁股”时,有三个主要的理由,一是说《易经》中只有归纳而无演绎,不利于近代科学的诞生;但我认为,《易经》中卦象的推演,举一反三,要说全是归纳,未免牵强。

  二是说《易经》中倡导天人合一,把人世间的规律与自然界的规律混为一谈,而无法像西方近代科学那样正确认识自然界的规律,这也恐怕是忽视了中国古代科技的成就。古代科技与近现代科学都必然要以认识规律为依据,只是前者囿于数学的不发达,无法将规律量化、系统化,不能建立健全的理论体系而已。以建筑学为例,中国古代不仅有经典之作,也有宋代的《营造法式》、清代的《工部工程做法》两部专业书籍,只是没有上升为力学理论、美学理论,却不能说没有认识事物的规律。

  至于第三个理由,即所谓中国传统将近代科学发明看作是“奇技淫巧”,与其勉强说是受了《易经》等传统经典的影响,则不如说是输入“发明”,在当时中国人看来,对生活和生产几乎毫无用处;而后来证明火枪能杀人,机器能提高效率,则竭力鼓吹引进。

  近代科学为什么没能在古代科技发达的中国萌芽,杨振宁先生作为科学家,对此作出思考并无不妥。但认为《易经》的影响是重要原因,似乎有些武断。上世纪初,王国维在《论近年之学术界》一文提到一位自然科学家贸然闯入哲学领域作出草率论断时,认为其不宜忘记自然科学家之本分。此番关于科学进步的探讨,自然科学家抡起板子,却打了传统哲学著作的“屁股”,恐怕还是打错了。(来源:广州日报)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甲午海战110周年
中国网球公开赛
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揭晓
法兰西特技飞行队访华
新一轮汽车降价潮
北京周边郊区秋日游
金龙鱼广告风波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我知道的中国监狱》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