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老伯孤独辞世”新闻本报独家“漏报”疑点重重谨慎“压稿”缜密调查最终水落石出(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6日10:51 广州日报大洋网
  本报记者 刘志华

  9月13日,广州各大报纸都刊登了一篇标题相似、内容几乎相同的文章———为了不增加家人负担,一位患肺癌晚期的老伯在留下善意谎言后躲到广州友好医院悄然去世。

  这篇“凄美”的新闻故事,本报却似乎独家“漏”掉。殊不知,9月12日,本报跑线记者也收到了友好医院这一新闻的原始稿件。

  但通稿中的几处疑点,令我们将这篇催人泪下的稿件先“压”下,随后展开艰苦的调查。最终,我们独家揭开“画皮”———这是一则假新闻!
“老伯孤独辞世”新闻本报独家“漏报”疑点重重谨慎“压稿”缜密调查最终水落石出(组图)
“老伯孤独辞世”新闻本报独家“漏报”疑点重重谨慎“压稿”缜密调查最终水落石出(组图)
“老伯孤独辞世”新闻本报独家“漏报”疑点重重谨慎“压稿”缜密调查最终水落石出(组图)
初生疑窦 决定调查清楚

  9月12日上午11时35分(电子邮件上显示的时间),本报跑线记者收到了友好医院办公室主任杨某传来的一篇凄美的新闻通稿———为了不增加家人的负担,一位得了肺癌晚期的老伯在留下善意谎言后躲到广州友好医院悄然去世。

  但是,在细细分析这篇原始稿件后,本报发现,虽然当中有不少类似“老伯死后其女儿赶到医院后便悲痛得昏死过去”的“现场描写”,但都不是执笔者亲眼看到的。更何况,本报跑线记者在向其他报纸跑这条线的记者询问有关情况时,也得到了这样的答复———不仅没有记者见到死去的老伯,就连老伯的家属也都没见到。

  如果能见到老伯的家属,其中的故事经过记者的挖掘后可能更感人。相反,如果不采访家属,仅就“通讯员”的“新闻通稿”一面之辞就草草刊登,是对新闻事实的不尊重,更是对读者的不负责任。

  果然,就在9月12日晚上本报记者打电话想获知老伯家属的联系电话时,却发现杨某已经关机了。更重要的是,当本报记者再次打电话到友好医院值班室想得到杨某家庭电话时,却意外地听到值班的龙医生很肯定地说:“我们医院今天(9月12日)没有人去世呀。”

  那么,为什么杨某传来的“新闻通稿”中,却明明写着老伯的死亡时间是“9月12日凌晨”呢?这一问,加上此前的分析,本报决定将这一催人泪下的来稿“压”下。同时决定派记者就此事调查清楚。

  新闻造假 口子越撕越大

  本报派去调查的记者原本以为,这是一件非常简单的核实新闻要素的“活”,充其量再补充采访一些故事。但是,连续几天的采访却让本报记者越来越纳闷,而且杨某“新闻通稿”中的疑点也越来越多。

  9月13日下午,本报记者在友好医院采访时,几名护士和护工均告诉记者,医院的确有这么一位老伯得了晚期肺癌去世,但死亡时间并不是9月12日,而是8月26日。而且,老伯也不像当天各大报纸上写的那样姓“陈”,而是姓“麦”。

  记者分析,如果老伯的死亡时间和真实的姓都改变了的话,实际上就已经为新闻造假留下了伏笔———即使通讯员杨某未向老伯家属了解任何情况,也完全可以凭空想象出很多新闻故事情节来;而且老伯的子女看到了这样的新闻,也会误认为“新闻中的老伯不是我的父亲”。可以这样说,这样的新闻造假,如果不是本报去发现揭露,应该是“高枕无忧”的。

  但是,此次新闻造假的口子已经被本报记者撕开了,而且是越撕越大。紧接着,本报派出的记者还发现,杨某虽然自称有老伯家属的电话,但就是不愿拿出来。

  由于见不到老伯的家属,“新闻通稿”出现的“老伯临出走前给家人开了个家庭会议并撒下了一个善意的谎言”、“老伯临死前给家人留下了一封催人泪下的遗书”和“老伯孤独辞世”等,都无法核实。

  而且,关于“新闻通稿”中出现的老伯死前给友好医院写的那封“感谢信”,本报记者在连续追问了友好医院多名当事人时,他们要不就是“不知道”,要不就是“被警察拿走了”。

  绕开阻挠 侧面捅穿谎言

  虽然这一重要的新闻链条被友好医院卡断,但本报记者在3次前往友好医院后,还是知道了老伯的真实姓名:麦桃清。

  而本报记者9月16日在广州市殡仪馆下了班后,又设法查到遗体于8月29日上午10时30分运到火葬场火化的资料。并且,在殡仪馆的资料中,记者发现了为老伯办理丧事的人,正是老伯的女儿麦志敏。而且,资料中还有麦志敏的联系方式。

  于是当晚,本报记者与麦志敏在中山大学校门口见了面。果然,看了报纸上的报道,她连连否认写的是她的父亲麦桃清———“如果写的真是我父亲的话,那么文中除了‘从海南来’、‘肺癌晚期’和年龄外,其他都是子虚乌有的。”

  9月18日,本报将记者这一严谨的调查结果向社会公布。本来,事情应该到此结束,但就在本报公布这一事实的第二天,友好医院又召开了一个新闻发布会,于是,一篇与《老伯留下善良谎言悄然去世》几乎同出一辙的新闻通稿再次面世。

  但事实不容歪曲。9月20日,本报通过“点穴”,将杨某“新闻通稿”中存在的5点造假之处与本报记者的调查进行对比刊登。正是如此,友好医院当天在接受本报记者的采访时,才最终承认了杨某的此次新闻故事纯属造假。(来源:广州日报)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甲午海战110周年
中国网球公开赛
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揭晓
法兰西特技飞行队访华
新一轮汽车降价潮
北京周边郊区秋日游
金龙鱼广告风波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我知道的中国监狱》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